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基因A116 6 /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H)及其并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PCR加酶解方法检测 15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及 15 2例EH无并发症患者 (EH组 )和 80例EH并发脑梗死患者 (EH并发脑梗死组 )ACEI/D基因多态性的ACE及AT1RA116 6C突变。结果 :EH组及EH并发脑梗死组的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频率为 5 0 %及 4 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3% (P <0 .0 5 )。AT1R基因的C等位基因频率在 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ACE基因可能是EH及EH并发脑梗死的重要遗传因素 ,而AT1R基因与EH发病及EH患者是否易患脑梗死无关 相似文献
72.
从基因水平来研究器官发生学,将以往的形态发生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到分子水平。一些基因在肾脏发生,特别是后肾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这些基因被破坏时,导致肾脏不能正常地发生,并且对肾脏疾病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对近年来一些基因与肾脏发生的关系,以及这些基因破坏时对肾脏发生影响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与肾脏发生相关的基因主要在后肾发生阶段发挥作用,它们对后肾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基因异常可引起后肾的发生、发育障碍。1 WT1基因WT1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1990年由Call等克隆,其主… 相似文献
73.
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铜绿假单胞菌是最严重的院内获得性感染条件致病菌之一,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天然耐药,使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控制其传播和流行十分困难.在抗生素领域内,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唯一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媲美的合成抗菌药.但随着其广泛应用,细菌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下不断出现新的耐药机制而导致耐药性不断增强,造成临床治疗困难甚至失败.因此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发生以及新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75.
补阳还五汤对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沙土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影响。【方法】复制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于缺血后15min再灌注48h,取脑组织测定天冬氨酸(GJu)、谷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的含量。【结果】缺血15min后,脑组织Glu、Asp、GABA含量升高(P<0.05或P<0.01),补阳还五汤可降低脑组织Glu含量(P<0.05);缺血15min再灌注48h后,脑组织Glu及Asp含量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可使脑组织Glu含量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对抗脑缺血及再灌注后EAA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与脑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150名健康人(normotensive controls,NT)及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ACEI/D基因多态性。结果 脑出血患者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ACE基因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是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77.
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特发性少精症、严重少精症、无精症患者与 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针对 19例特发性少精症、 10例特发性严重少精症、 6例特发性无精症患者与对照组 30名已正常生育的男性 ,进行 AZFa、AZFb、AZFc、AZFd4个区域共15个序列标签位点 (sequence tag site,STS)的微缺失分析。 结果 少精症 19例中发现 Y染色体微缺失 1例 ,严重少精症 10例中发现 Y染色体微缺失 3例 ,无精症 6例和正常对照组 30例均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缺失形式有 3种 ,分别是 AZFb区的 SY12 7、 S134Y、 AZFd区的 SY15 2。 结论 精子发生障碍性不育与 Y染色体微缺失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8.
破瘀通络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TNF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破瘀通络汤(补阳还五汤加石菖蒲、水蛭、白僵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破瘀通络汤加西医常规疗法,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患者血液中TNFα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治疗前TNFα水平较正常组增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中西医结合组 相似文献
79.
黄芪对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证实 ,兴奋性氨基酸 (EAA)在脑缺血及其再灌注后的脑组织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1] 。黄芪是治疗中风的常用药物 ,为了探讨其对脑缺血损伤后的作用机制 ,笔者采用黄芪在沙土鼠脑缺血及再灌注后对EAA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 ,现介绍如下。1 实验材料1.1 试剂和仪器 黄芪注射剂由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批号 0 0 0 112 3) ,生药含量为 2 g/kg ,以生理盐水稀释成0 .2 5g/ml。GL - 2 0A型高速冷冻离心机 (湘仪总厂离心机厂 )、LC - 6A高效液相色谱仪和RF - 5 30荧光检测仪 (日本岛津 )。谷氨酸 (Glu)、天冬氨酸 (Asp)、γ -氨基丁酸 (… 相似文献
80.
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了探讨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AS)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于脑缺血15min再灌注24h和48h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星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表达。结果:缺血15min再灌注24h后,GFAP免疫阳性反应达高峰,黄芪可使GFAP免疫反应减轻;缺血15min48h后GFAP表达减弱,黄芪可使其增强。结论: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可能与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