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结肠癌手术治疗的实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结肠的形态特点结肠外观上的特点是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由于肠管纵肌发育不全,结肠壁上形成3条纵行的带,称结肠带。一条位于系膜附着处,称为系膜带。一条位于大网膜附着处,称为网膜带。另一条为独立带。结肠带较肠管为短,因而使结肠收缩成连续的袋状,称...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直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1例左半结肠、直肠癌合并急性梗阻的手术资料,其中采用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16例,Hartmann手术6例,一期横结肠造口、二期切除肿瘤吻合、同时造口关闭4例,结肠次全切除1例,先置肛管减压再行根治切除1例.肿瘤未能切除采用永久肠造口或肠捷径3例.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共发生吻合口漏3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合并切口感染4例.结论: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是左半结肠、直肠癌合并急性梗阻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3.
端侧胰管空肠黏膜-黏膜吻合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端侧胰管空肠黏膜-黏膜吻合法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问10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分析影响胰瘘的术前及术中危险因素. 结果本组胰瘘发生率为9.9%(10/101),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黄疸程度(χ2=5.814,P=0.016)、黄疸持续时间(χ2=4.17,P=0.041)、胰腺质地(χ2=5.286,P=0.021)、胰管直径(χ2=4.165,P=0.041)、手术失血量(χ2=5.273,P=0.022)是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胰腺质地(OR=13.355,P=0.023)、术前黄疸程度(OR=12.126,P=0.006)、手术失血量(OR=5.92,P=0.032)是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P=1/[<1+e-(-6.378+2.592胰腺质地+2.495术前黄疽程度+1.778手术失血量)],此方程预测发生胰瘘的正确性为92.1%.结论 胰腺质地、术前黄疸程度、手术失血最是端侧胰管空肠黏膜-黏膜吻合法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技术提高,减少术中失血量,可降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刘丽  王正康  牟丽琴 《四川医学》2012,33(5):844-846
目的探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时使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对阿托品剂量、时间使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03~2009年共收治8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为阿托品、碘解磷定加长托宁,对照组为常规使用使用阿托品、碘解磷定组,分析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维持时间及病死率。结果长托宁可以使轻、中、重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减少阿托品用药总量,治疗组分别为15、76、101mg,对照组分别为43、83、840mg减少阿托品用药次数,治疗组分别为:15、23、30次,对照组分别为:20、35、94次,缩短阿托品化时间,治疗组分别为:1.5、3、5h,对照组分别为:3、5、8h,缩短治愈时间:治疗组分别为:3、4、5d,对照组分别为:4、5、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配合使用长托宁,减少阿托品使用总量及维持时间,并且不易发生反跳,病死率降低,长托宁是一种比阿托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新型抗胆碱能药。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连续切片及免疫组化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微转移和孤立癌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用99mTc-SC和异硫蓝联合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所有SLN和非SLN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78例(97.5%)成功检出SLN,其中76.5%的SLN同位素和染料检查均为阳性.32例(41%)SLN转移阳性,其中13例(40.6%)为微转移.共有14例(43.8%)患者SLN是惟一阳性的淋巴结.SLN预测腋窝状态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9%,100%和98.7%.SLN转移的患者,其SLN之外的转移率明显高于仅有微转移的患者(78.9%vs.23.1%).结论 连续切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是乳腺癌SLN转移诊断的敏感方法.仅有SLN微转移患者的SLN之外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但其预后意义及对手术方案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6.
�᳦����ת�����������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结肠癌术后转移主要有血行转移、腹膜转移和远隔淋巴结转移 ,同时常存在局部复发。血行转移是结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是肝转移 ,其次为肺转移和卵巢转移 ,少量的还有骨转移、脑转移等。1 结肠癌肝转移肝转移的高发生率是结肠癌的一个特征 ,日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据文献资料 ,15 %~ 2 5 %的病人在诊断时已发生肝转移 ,2 0 %~ 35 %病例转移灶仅出现在肝脏[1] 。而5 0 %~ 70 %的晚期病人会出现肝转移[2 ] 。结肠癌的病例尸检材料中 ,肝转移率达 6 0 %~ 71%。而所有的肝转移癌中 ,也大部分为结直肠转移癌。如F…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VEGF血浆浓度、肿瘤组织含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血浆VEGF浓度与肝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肿瘤组织含量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VEGF染色阳性率与肝转移显著相关。VEGF和MVD正相关。术后肝转移患者的血浆VEGF浓度、肿瘤组织含量和染色阳性率以及MVD均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病例。结论VEGF和MVD与大肠癌的进展相关,是术后肝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微创化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方法 2004年7月至2006年10月,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284例,随机分组,其中152例采用微创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132例采用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结果 微创化手术组术後平均住院日2.26d,平均费用4528元,无伤口感染,无尿潴留,当天下床活动,1例阴囊血肿,1例复发;常规手术组术後平均住院日7.57d,平均费用5734元,1例切口感染,常规卧床三天,8例阴囊血肿,3例复发,均需导尿。结论 微创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组。微创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是一种可行的专业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39.
ֱ���²����IJ෽�ܰͽ���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肠癌的侧方淋巴结清扫已开展 30多年,但目前在国内外对其治疗效果的认同还很不一致,本文拟就此进行介绍。1 直肠的侧方淋巴引流直肠有上方向、侧方向、下方向的淋巴引流,腹膜返折以上的直肠一般只有上方向的淋巴引流,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有上方向和侧方向的淋巴引流,而肛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收集1998~2005年收治的4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抗体为CD117、CD34、SMA和S-100蛋白。结果 危险程度极低2例,低度危险8例,中度危险19例,高度危险12例。肿瘤是否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与危险程度相关(χ^2=4.85,P<0.05)CD117、CD34、SMA和S-100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90%、83%、37%和25%,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危险程度无关(χ^2=0.34、0.04、0.01、0.02,P>0.05)。结论 Fletcher的危险程度分类符合临床治疗与预后的需要。肿瘤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是危险性的重要指标,而免疫表型与危险程度无关。肿瘤完全切除联合使用伊马替尼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