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 观察健侧C7 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修复臂丛上干损伤重建肩外展、屈肘功能的中期效果.方法 健侧C7 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修复臂丛上干损伤患者15例,男14例,女1例;年龄15~43岁,平均30岁.全臂丛撕脱伤7例,上、中干撕脱伴下干不全损伤6例,上、中干损伤2例.健侧C7 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到患侧臂丛上干的距离平均(7.6±1.7)cm,8例同时行副神经或膈神经移位单独修复肩胛上神经.结果 随访36~63个月,平均50个月.健侧上肢用力内收时,12例患者的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锁骨部、冈上肌肌力(8例来自副神经或膈神经的支配)均达到4级,大脑皮层运动支配中枢发生临床转化;另3例肌力为3级或以下,尚未发生大脑皮层运动支配中枢的临床转化.健侧上肢用力内收时,8例肩胛上神经单独修复者的肩外展角度平均78.0°,另7例平均43.1..结论 健侧C7 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可用于修复臂丛上千损伤,桥接神经的距离短,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的效果良好,大脑皮层运动支配中枢可发生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健侧C_7,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下干直接吻合,重建儿童创伤性臂从神经撕脱伤屈指功能的效果.方法 健侧C_7,在其前后股的远端切断,向近端游离至椎间孔,经椎体前通路牵至患侧.游离患侧臂丛下干及内侧束,切断下干后股及胸前内侧神经.将正中神经、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自内侧束的起始处一直游离到上臂中段.息肩前屈、内收至0°位,肘关节屈曲90°,上提患侧下干并与健侧C_7,直接吻合.2004年8月至2008年3月对20例患儿进行了健侧C_7,与患侧下干或内侧束直接吻合术.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5-18岁,平均13岁;伤后到手术时间1-11个月,平均4.6个月.全臂丛撕脱伤13例,中、下干撕脱伤7例.为减少吻合口张力,11例进行了肱骨短缩,短缩长度2.5-4.5 cm,平均(3.1±0.7)cm.结果 术后患者随访时间12-51个月,平均 27.4个月.屈指肌力4级18例,2级2例;屈拇长肌力4级10例、3级8例、2级2例.小指展肌肌力3级l例,2级1例;拇短展肌肌力3级1例.结论 健侧C_7,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由于只有一个吻 合口及缩短了神经再生的距离,其重建屈指、屈拇功能的效果满意,并可恢复手内在肌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53.
自2003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启动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以来,吉林省先后有16个县(市、区)被评为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多年来,他们按照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的"六好"标准,紧紧围绕创建活动目标、效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全省人口计生各项工作中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扶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创建与发展,人口计生部门能够不断创新,巩固成绩,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立足技术服务,放眼工作全局,树立全新的大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于激光医学治疗和研究中对所用激光参数进行检测的数字直读式测试仪。主要指标:分辨力为1微瓦/1微焦耳;光谱响应范围为0.25~25微米;峰值功率密度为100Mw/cm~2;响应时间小于0.4秒。激光医学中激光功率与能量测定的意义激光  相似文献   
55.
五个组织瓣组合移植修复全手脱套伤伴五指缺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用双足供区 5个组织瓣的组合移植 ,修复全手脱套伤伴 5指缺损的优缺点。方法  1999年 7月 ,为 1例患者设计并应用了该新术式。 ( 1)患侧供足 :设计并切取以足背动脉为蒂的携带甲瓣的足背皮瓣 ,修复手背、虎口及重建拇指。足背动静脉与桡动静脉吻合 ,大隐静脉与头静脉吻合。切取以第一、二趾足底总动脉为蒂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示指。第二足趾的桡侧趾足底固有动脉通过血管桥接与足背皮瓣的足底深支作串联吻合 ;尺侧趾足底固有动脉与另一组足内侧皮瓣的足底深支作串联吻合 ;趾静脉与足背皮瓣远端及前臂背侧浅静脉吻合。 ( 2 )健侧供足 :设计并切取以足背动脉为蒂的携带第二足趾的足内侧皮瓣 ,修复手掌、虎口及重建中指。足背动静脉与尺动静脉吻合 ,大隐静脉与前臂内侧浅静脉吻合。足背创面用中厚皮片植皮。结果  5个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 2个多月 ,虎口大小基本同健侧 ,再造拇指对指、掌侧外展功能基本恢复。重建 3指的痛觉开始恢复。足部活动时无不适感。结论 该术式是修复全手脱套伤伴 5指缺损方法中最新最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6.
脊髓造影后64排螺旋CT诊断臂丛神经节前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造影后64排螺旋CT扫描对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脊髓造影后,采用东芝Aquilin64排CT扫描机薄层螺旋扫描。分析CTM图像,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直接征象包括神经根缺失、神经根断裂、神经根部分根丝断裂;间接征象包括创伤性脊膜囊肿、硬膜囊变形、脊髓表面部分裸露等。本组患者CTM检查共检出异常神经根73个。计算CTM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4%、93.3%和93.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3%和84.8%。结论64排螺旋CT在扫描层厚与曲面重建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特异度,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57.
膝上外侧动脉为蒂股骨远端骨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膝上外侧动脉为蒂股骨远端骨皮瓣游离移植或局部转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下肢标本,解剖观察了膝上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膝上外侧动脉在股骨外上髁近侧(2.8±0.4)cm处起于动脉,起始处动脉外径(2.1士0.3)mm,主干长(2.5±0.4)cm,至外侧肌间隔处发出上、中、下三支骨膜支分布于股骨下端前外侧及前、后、远三支皮支并分别于股骨外上髁近侧(3.8±0.5)cm、(4.9士0.6)cm、(1.5士0.4)cm处进人股骨下段外侧皮肤,远侧皮支及下支骨膜支发出交通支与膝关节血管网吻合。结论膝上外侧动脉为蒂可构成皮瓣或骨皮瓣,既可游离移植也可局部转位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采用多组神经移位术结合后期手功能重建恢复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主动拾物功能的疗效。方法 33例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一期手术均采用多组神经移位术,即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恢复肩外展,健侧C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重建屈指、屈腕功能,同时将下干发出的前臂内侧皮神经移位修复肌皮神经恢复屈肘功能,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直接吻合同时重建伸肘、伸指功能。术后选择肌力获得有效恢复(肩外展恢复到30°或以上, 伸肘、伸指肌力达到3级或以上,屈肘、屈腕、屈指肌力达到4级或以上)的患者进行二期手功能重建恢复患手的主动抓握功能。主要包括腕关节固定术、拇外展功能重建及掌板紧缩术等。结果 一期神经移位术后平均41±7.7(36~73)个月。10例患者的肌力恢复达到二期手功能重建的条件,其中8例已进行二期手功能重建。6例患者恢复了部分主动拾物功能,1例因爪形指纠正失败,另1例因腕融合术后伸指肌腱粘连致伸指功能丧失。结论 新设计的多组神经移位术可同时恢复全臂丛撕脱伤患者的肩外展、屈肘、屈腕、屈指及伸肘、伸指的有效肌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后期手功能重建,可成功重建患侧上肢的部分主动拾物功能。  相似文献   
59.
腓动脉穿支为蒂小腿远端骨皮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小腿创伤后骨皮肤缺损的临床修复。方法:通过解剖学观察,设计了腓动脉穿支为蒂的小腿远端骨皮瓣顺行转位术,该骨皮瓣以穿支的升支及降支分别供应皮瓣及骨瓣。结果:临床应用8例用于修复小腿中远段骨皮肤缺损,全部取得成功,效果满意。结论:腓动脉穿支为蒂的小腿远端骨皮瓣可以治疗小腿中、下段骨皮肤复合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肩部创伤致肩胛上神经与腋神经同时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9月,手术治疗13例男性肩部创伤后诊断为肩胛上神经与腋神经同时损伤的患者资料,年龄8~59岁,平均28 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个月,平均3.7个月。其中肩胛颈和锁骨同时骨折2例,浮肩损伤3例,肱骨颈及关节盂骨折1例,锁骨骨折3例,肩峰骨折1例,肩胛骨骨折2例,寰枢椎骨折1例。13例临床检查均示单纯肩外展、外旋功能完全丧失,三角肌及冈上、下肌肌力均为0级。电生理检查示腋神经、肩胛上神经完全失神经支配。肩胛上神经断裂10例,其中6例通过1股腓肠神经移植修复,1例通过1股颈丛浅支移植修复,3例因远端撕脱而放弃神经修复;另3例肩胛上神经仅进行松解。腋神经断裂12例,其中10例采用2~3股腓肠神经移植修复,2例采用正中神经束支移位修复;另1例腋神经于四边孔处进行松解。13例患者中,10例患者的肩胛上神经及腋神经同时断裂。结果 13例患者随访时间36~134个月,平均85个月;7例肩关节上举恢复正常达180°,该7例的三角肌力均为4级,肩外旋40°~70°,平均56°;5例肩外展达30°~50°,平均38°;该5例肩外旋为-40°~30°,平均10°,三角肌肌力4级1例,3级2例,2级2例;另1例无恢复。结论 对于肩部创伤后出现的单纯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完全丧失,应考虑肩胛上神经与腋神经同时损伤的可能。此种类型的神经损伤修复后的效果满意,应尽早进行神经移植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