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自8 0年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问世以来,腹腔镜手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泌尿外科,早期腹腔镜主要应用于肾囊肿去顶减压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等手术。1991年,Clayman等[1] 进行了第1例腹腔镜肾切除术。但是,由于腹腔镜手术要求较高的操作技术,需要一个较长的训练阶段,在某些难度较高的手术如根治性肾切除、活体供肾切除时,单纯应用腹腔镜操作有一定的困难和危险性。1997年,Nakada等[2 ] 报道了第1例应用手助装置的手助腹腔镜肾切除术。现在,手助腹腔镜已在泌尿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就手助腹腔镜肾切除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一、建立手助通道…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7年6月149例经舒尼替尼治疗、112例经索拉非尼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舒尼替尼5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4周停2周,6周为1个周期;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口服,1个月为1个周期。每1个周期进行1次安全性评估,每2个周期进行1次疗效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病情进展而耐受良好时,增加药物剂量。结果: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后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分别为15.5、2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31.5、3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96个月,索拉非尼组疾病控制率为63.4%,舒尼替尼组疾病控制率为83.2%。舒尼替尼疾病控制率优于索拉非尼(P<0.001)。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可控且患者可耐受。结论: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疗效均较好,舒尼替尼疾病控制率更优,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可控。  相似文献   
53.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汶川地震中口腔颌面部伤员的面部功能损伤情况,从而为地震中颌面部创伤医学以及救治规范的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四川汶川地震中419名口腔颌面伤员的面部功能损伤特点,采用四川大学自主研发设计的颌面部创伤伤员数据库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419名颌面部伤员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功能障碍。包括神经损伤症状、咬合错乱、张口受限、复视,其中以张口受限的伤员人数最多。结论地震导致的颌面部伤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的种类和比例与受伤类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4.
晚发型太田痣目前在临床上尚未给予足够重视,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效果及预后也知之甚少。目前关于太田痣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早发型太田痣,而针对晚发型太田痣的报导还非常少。笔者曾接诊1例晚发型太田痣,对临床表现进行报道,并回顾以往散发病例中的发病年  相似文献   
55.
56.
Objective To discover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retroperitoneoscopic surgery. Methods Twenty Chinese adult cadavers including 12 men and 8 women were anatom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rves, vessels of the lateral abdominal wall, retroperitoneal structures and the path of retroperitoneoscopic surgery were measured. Results In male cadaver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iliac crest and trigonum lumbale was 4.02±1.26 cm on the left, and 3.83 ± 0.90 cm on the righ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iliac crest and iliohypogastricus nerve was 0.82 ± 0.13 cm on the left and 0.84±0.08 cm on the righ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ubcostal nerve and Ⅻ rib in the posterior axillary line and midaxillary line was 0.79 ±0.26 cm,1.65± 1.12 cm on the left and 0.78 ± 0.30 cm, 1.59 ± 1.07 cm on the right respectivel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ureter of inferior pole of kidney and extra-border of psoas was 2.24 ± 0.67 cm on the left and 2.19 ± 0.73 cm on the right. The distance between crossing of the ureter and iliac ve  相似文献   
57.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无张力阴道吊带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常见的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有很高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其总体发病率高达30%~60%。Thom总结了21组关于尿失禁发病率的研究报告,认为老年女性中尿失禁发病率为17%~55%。最近,Maral等报道在15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SUI的发生率达20.8%;在老年妇女及多次生产的女性中,其发病率更高,65岁女性为33.7%。我国尚未有人群中发病率的大样本调查。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口腔颌面部清创缝合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2017级学生86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T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口腔颌面部清创缝合术实验课教学,通过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生技能考核合格37人,不合格6人;对照组学生技能考核合格28人,不合格15人;研究组学生技能考核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03,P = 0.024)。研究组学生在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学生喜欢该组教学方法的占比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课堂效率方面,两组学生的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T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可改善口腔颌面部清创缝合术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探讨CT尿路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诊断异位血管导致的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以来本院收治异位血管导致的UPJO患者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32岁。病变位于左侧8例,右侧13例。反复尿路感染10例,患侧腰背部胀痛8例,患侧肾绞痛5例,肉眼血尿3例,体检发现8例。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及CTU检查,同时采用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检查者16例,行膀胱镜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retrograde ureteropyelography,RP)者6例。 结果 21例患者CTU检查均显示狭窄部位,其中20例患者发现肾下极异位血管而明确诊断,诊断正确率95.2%(20/21)。16例行IVU检查者2例未见患侧肾脏显影,14例患者显示患侧肾积水,仅2例患者显示肾盂输尿管狭窄部位。行RP检查6例,均显示狭窄部位,但未能明确原因。21例患者中共发现异位血管21根,动脉20根,静脉1根。20根动脉皆在CTU中显示而确诊,1根异位静脉于手术探查时发现。18根异位血管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后方通过,3根从前方通过。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证实为肾下极异位血管导致的UPJO,行开放手术异位血管离断术12例,同时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5例;行腹腔镜下异位血管离断术8例,同时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例,1例行患肾切除术。17例获得随访,时间3~30个月,16例肾积水好转。结论  CTU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可以为异位血管导致的UPJO患者进行“一站式”检查(one stop examination),在提供大量超过IVU诊断信息的同时避免RP检查的创伤和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