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对比分析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唇龈沟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9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A组给予鼻内镜揭盖术治疗,B组给予唇龈沟进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C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三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A组、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B组(P<0.05),但A组、C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短(P<0.05),但A组、C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A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均是有效的,且效果相当,但是考虑到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仪成本更高,不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因此可将鼻内镜下揭盖术作为首选治...  相似文献   
32.
闭合性胰腺损伤2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水平,掌握好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来22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过程.结果闭合性胰腺损伤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呕吐、腹膜刺激征,其中伴休克3例,早期血淀粉酶检查18例,15例阳性;尿淀粉酶12例,6例阳性,腹水淀粉酶检查6例,均为阳性,腹穿12例均为阳性.B超检查18例,确诊9例,CT检查10例,确诊8例.并发症发生率50%(11/22)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闭合性胰腺损伤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淀粉酶检查和B超及CT检查.各种辅助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术前提高对胰腺损伤程度的认识,掌握好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IOS管理结合预警系统在血液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站血液库存中的2845份血液制品管理资料,其中2020年1月~2020年3月采取常规管理期间进行管理的1362份血液制品为对照组,2020年4月~2021年6月采取10S管理结合预警系统期间进行管理的1483份血液制品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血液库存管理质量、血液库存管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血液制品的放置规范率98.04%、取放流程合理率98.31%、血液制品标识准确率98.79%,高于对照组的95.65%、95.45%、9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库存管理满意度97.77%,高于对照组的8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OS管理结合预警系统能提高血液库存管理质量,改善血液库存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4.
腹腔镜腹腔入路嗜铬细胞瘤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腹腔镜腹腔入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经验,探讨腹腔镜腹腔入路切除嗜铬细胞瘤的效果.方法 22例患者中男9例,女13例,年龄42岁(18~67岁),双侧3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入路肾上腺手术.对手术方法、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60~240 min,平均90min,术中失血量20~150 ml,平均80ml,无需输血者.中转开放手术1例(4.5%),其余手术均成功,无血管及胃肠道并发症.患者术后第1d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6~9 d).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适用于直径<6cm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具有安全、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5.
为阐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我们记录并分析了我院24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9例,冠心病心力衰竭3例)行CABG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心电图,测算其QTd和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同时观察其心绞痛缓解程度、心功能改善状况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前病人QTd、QTcd(91.47±27.57、96.76±25.88ms)均明显高于正常(40~50ms),而术后dl即明显减小(64.80±23.38、76.18±21.12、P<0.001),术后10d基本恢复正常(35.91±11.59、40.19±9.83),且这一结果与其它临床指标明显相关。结论:CABG能有效地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提高心功能;QTd、QTcd无论在CABG术前病情判断还是在术后疗效观察中,都是一项可靠而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观察腰痛VAS评分、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按照Nakai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50~290 min,术中出血350~700 m L。所有患者均获18~24个月随访,腰痛缓解,腰椎功能明显改善。腰痛VAS评分0~3分。ODI指数11%~38%。无螺钉松动、装置移位、组件磨损断裂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按照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8例、良8例。结论应用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将腰椎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稳定范围,最大限度保留脊柱功能,有效缓解腰痛,腰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两种前路减压融合术的疗效。方法:对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分别采取单纯自体髂骨植骨(A组)和钛网自体椎骨植骨加Zephir钢板内固定(B组)。对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骨融合时间、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单节段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融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节段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融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自体髂骨植骨方法简单,但植骨不融合、塌陷等并发症较多。钛网自体椎骨植骨加Zephir钢板固定牢固,符合颈椎生物力学特性,术后椎间骨性融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8.
<正> 我们对一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眩晕患者安装了AAI起搏器,并进行了血流动力学观察。女性患者,47岁。以头晕、黑矇、胸闷反复发作,持续性心动过缓8年,出现眩晕而入院。查体:Bp12/9.3kPa(90/70mmHg),心界正常,心率42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双肺(一)。ECG: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P-R间期及QRS波群时限正常。DCG:24小时平均心率为49次/分,最快心率99次/分,最慢为30次/分,连续出现窦性停搏,P-P间期>3000ms共325次,最长为4600ms。心房调搏SNRT:3730ms,CSNRT:2382ms,文氏阻滞点150次/分,IHR75次/分。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起搏功能障碍,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J形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耳内,测P波幅度4mV,起搏阈值电压1.0V。将起搏器(Pinnade  相似文献   
39.
病例选择 第1组选自1995~1997年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猝死30例,平均住院时间8±8天。平均年龄61±12岁,广泛前壁心肌梗塞10例,前壁心肌梗塞5例,急性下壁、后壁、右室梗塞10例,心内膜下心肌梗塞3例,心绞痛2例。第2组选自1997年6月~12月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好转病例30例。平均住院时间17±13天,平均年龄58±10岁。广泛前壁心肌梗塞5例,前壁心肌梗塞10例,急性下壁、后壁、右室梗塞12例,心内膜下心肌梗塞3例。  方法 第1组选取发病时心电图及距死亡时间最近的心电图。第2组选取…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和比较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非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药物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09午9月于我院住院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105例。根据患者意愿是否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将患者分为介入治疗组(PCI组)51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MT组)54例,临床观察6~18个月内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发生情况。结果PCI组和MT组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PCI组发生1例为心脏性死亡,MT组发生3例为再次血运重建术。两组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1.4%和37.0%,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19.6%和29.6%。以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行PCI与MT治疗相比发生心绞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