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背景:在临床上,超硬石膏广泛应用于制作固定义齿、大支架可摘义齿等需精细复制口腔情况的工作模型,其抗弯强度足够抵抗脱模时的力量不会发生模型牙体的折断。但当印模为硬质材料如聚醚橡胶印模等,存在牙体折断现象。 目的:比较4种超硬石膏YCG,丹特纳,贺利氏,穗诚模型的尺寸精度及抗弯强度。 方法:制作三单位固定桥和长方体(50 mm× 10 mm×5 mm)的金属模具,灌注4种超硬石膏模型,分别采用万能工具显微镜和万能试验机测量其尺寸精度及抗弯强度。 结果与结论:YCG、丹特纳、贺利氏、穗诚4种超硬石膏近远中方向尺寸精度均值分别为:15.043,15.034,15.037,15.040 mm,颊舌方向为:7.020,7.015,7.019,7.019 mm,牙体长轴方向为:8.022,8.018,8.019,8.02  mm。4种超硬石膏模型抗弯强度均值分别为:15.687,13.000,22.521,18.675 MPa。4种石膏模型尺寸精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但抗弯强度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 < 0.01)。贺利氏石膏抗弯强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石膏 (P < 0.01),穗诚石膏抗弯强度显著高于丹特纳(P < 0.01)。说明贺利氏石膏的抗弯强度是4种超硬石膏中最高者,穗诚的抗弯强度高于丹特纳,提示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择抗弯强度大的石膏材料。  相似文献   
22.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已成为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新手段,并且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然而,tDCS治疗脑卒中的神经生理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纳入了30例大脑左侧受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tDCS真刺激组(15例)和tDCS伪刺激组(15例)。采集两组受试者刺激前、后的静息态脑电(EEG)信号,分析对比刺激前、后EEG信号δ、θ、α和β频带的功率谱密度差异,并计算了δ/α功率比值(DAR)。结果发现,真刺激后δ频带能量在左颞叶区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α频带能量在枕叶区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θ和β频带能量在整个脑区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伪刺激前、后δ、θ、α和β频带能量在整个脑区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一方面,真刺激后脑卒中患者的DAR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伪刺激后DAR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tDCS治疗脑卒中的神经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不同病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电图(EEG)非线性复杂度特征。方法对20例不同病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0例健康人各频段EEG信号进行样本熵特征提取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全频段EEG信号样本熵在大部分导联处显著小于健康人;不同病程卒中患者α频段样本熵在额叶、颞叶及枕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导联处α频段样本熵与卒中后时间显著线性负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异常神经元放电活动,利用样本熵探究脑卒中患者EEG复杂度异常改变初步可行,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4.
李宽  王春方  孙长城  张颖 《中国康复》2020,35(8):413-417
目的:探讨不同限弧等速肌力训练对髌股关节炎患者髌骨轨迹的影响。方法:诊断为髌股关节炎患者60例,按接诊顺序分为A组(0°~30°)、B组(30°~60°)和C组(60°~90°)不同角度限弧运动训练组,每组各20例,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训练系统按分组对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进行4周的限弧等速肌力训练。训练前、后拍摄膝关节负重正侧位及屈膝45°轴位片,测量髌骨轨迹参数(即髌股指数、外侧髌股角、髌骨合适角);记录每个膝关节的等速肌力测定值,即峰力矩(PT)、总功(TW)及平均功率(AP);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包括疼痛、僵硬、日常功能)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训练4周后,A组髌股指数、髌骨合适角较训练前明显降低,外侧髌股角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A、B、C组峰力矩PT、总功TW及平均功率AP值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WOMAC评分比较,A组疼痛、日常功能评分较训练前明显降低(P<0.05)。训练后,髌骨轨迹参数比较:髌股指数、髌骨合适角A组明显低于B、C组(P<0.05),外侧髌股角明显高于B、C组...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除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外,治疗组增加了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照组增加了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共治疗4周,5次/周,每次30min。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法、Brunnstrom分期评定(上肢和手)、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eoGo得分、MBI评分、Brunnstrom分期、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周后治疗组ReoGo得分、MBI评分和Brunnstrom上肢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runnstrom手和F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利用3D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3DHR-ARM)观察针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NBD)的疗效。方法:选取外伤致脊髓损伤术后神经源性肠道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进行肠道功能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配合针刺治疗,应用3D HR-ARM、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评分、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BD)评分、Barthel指数(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肛门括约肌收缩压、直肠压力、直肠肛管压力差、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便意阈值、神经源性肠道(NB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静息压、高压带长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研究组肛门括约肌收缩压、直肠压力、直肠肛管压力差、便意阈值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肛门括约肌收缩压、BI评分与ASIA评分成正相关(P<0.05),便意阈值、NBD评分与ASIA评分成负相关(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3D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结果与量表评定具相关性,有望成为神经源性肠道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脑电的影响,探讨针刺疗效的客观评价方法。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脑电信息采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 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 UE)、Wolf运动功能评定(WMFT)、Brunnstrom上肢运动功能分期对患者进行评定,并对脑电指标与康复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2组C3、C4以及O1、O2导联α波平均功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FP1、FP2以及C3、C4导联δ波平均功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MBI、FMA UE和WMLF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Brunnstrom上肢和手分期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均P<0.01);C3、C4以及O1、O2导联α波功率值与MBI、WMFT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FP1、FP2以及C3、C4导联δ波功率值与MBI、WMFT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疗效较好,脑电指标可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评价伽马刀治疗肿瘤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肿瘤术后复发患者,在伽马刀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根据CT显像的病灶大小、PET显像的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变化以及SUV变化率(△SUV)分别进行近期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前PET/CT全身检查后检出病灶并行伽马刀定位病灶65个,平均直径(3.32±3.57)cm;平均SUVmean5.92±2.62。伽马刀治疗3个月后复查,PET/CT检出病灶50个,平均直径(2.54±2.76)cm;平均SUVmean3.82±3.40。伽马刀治疗后病灶最大直径普遍较前缩小(P〈0.05),伽马刀治疗后SUVmean显著降低(P〈0.001)。伽马刀治疗后CT显示的总有效率为38.46%(25/65),PET SUVmean显示总有效率为55.38%(36/65),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5)。△SUV的总有效率为49.23%(32/65)。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从病灶的大小和代谢两方面评价伽马刀治疗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穴位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的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就诊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收治顺序,分为穴位刺激组35例(含脱落3例)、经颅直流电刺激组35例(含脱落5例)及穴位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组35例(含脱落2例)。患者每周进行5次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对患者进行Brunnstrom分期评定、Fugl-Meyer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及8周后,3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组的改善情况最佳,经颅直流电刺激组次之,穴位刺激组改善情况最差。结论:穴位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效果优于两种治疗方法单独实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学特征及听觉诱发电位-失匹配负波(MMN)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自闭症儿童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阳极刺激组(19例)和伪刺激组(16例)。阳极刺激组采用阳极tDCS加常规康复的治疗方法,伪刺激组采用tDCS伪刺激加常规康复的治疗方法。tDCS治疗每周3次,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