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ISO,探讨其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稳定表达情况,为后续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以Caco-2细胞的总RNA为模版,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大小为1770bp的人异麦芽糖酶(hISO)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到pET-28a(+)中,构建重组载体pET-28a(+)-hISO。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利用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ting对重组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 结果: 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pET-28a(+)-hISO构建正确,表达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8860,将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经40和60mmol·L-1咪唑缓冲液洗脱后能够得到浓度和纯度相对较高的蛋白。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hISO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融合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42.
信息动态     
自20世纪60年代末,Dudrick与Wilmore创用静脉营养以来,临床营养支持历经将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发展快速,疗效显著,同时输注技术、营养制剂、疾病代谢研究等方面也有着迅速的进步.“营养支持”这一名词已逐渐被“营养支持治疗”所替代,可见临床营养在现今医疗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临床营养的发展,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概念、技术的改进和更新,不同国家的不同学会都意图在使用的选择、应用方法、制剂、效果判定等方面作些建议,以求合理应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2009年,在危重症协会(SCCM)和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协会(ASPEN)的合作下,通过收集文献资料、研究讨论,撰订并发表了第一份报告,即关于成人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实施与评价指南.2016年1月,SCCM/ASPEN总结近年来的研究,相对于旧版本的指南进行了修订更新,在早期肠内营养(EEN)、免疫营养的应用、慢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等方面更新较多.  相似文献   
43.
结构脂肪乳剂对腹部中等手术后病人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结构脂肪乳剂(STG)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对腹部中等手术后病人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腹部中等手术后、需要肠外营养支持至少5 d以上的病人40例,按前瞻、随机、盲法、对照原则分为STG组20例和MCT/LCT组20例.术后第1 d至第5 d两组病人按等氮、等热量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于手术前、术后第1 d营养支持前及术后第6 d的清晨6:00留取血标本检测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术后第2 d输注前与输注结束时抽取静脉血检测三酰甘油、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结果:与术前值相比,两组病人三酰甘油与胆固醇在术后第1 d均明显下降,术后第6 d 两组三酰甘油水平又逐渐上升.但与STG组相比,输注物理混合MCT/LCT后,病人的三酰甘油及中链脂肪酸升高幅度更大一些,而STG LCFA的升高要更明显.结论:在对术后病人三酰甘油以及中链脂肪酸的代谢影响等方面,STG影响要小于MCT/LCT;对长链脂肪酸的影响STG要大于物理混合MCT/LCT,这与STG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44.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与护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实施的难点,探究一整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的方法.方法:选择普通外科ICU内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65例,APACHEⅡ评分均≥8分.在发病后2周内,病人肠道功能存在或恢复时,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65例病人在ICU内共行肠内营养1 141 d,65例病人均在发病后1周内开始输注肠内营养,54例病人在1周内达到肠内营养全量;11例病人1周后仍出现腹泻、腹胀、呕吐等而不得不减量或暂停,好转后重新开始,2周内也达到全量.1 141 d的肠内营养中,共发生堵管18次,管道移位3次,管道脱出2次,腹泻43 d,腹痛、腹胀21次,呕吐2次,便秘11 d,气管切开病人无一例出现误吸,代谢观察中发现高血糖17次,均被及时处理.65例肠内营养的病人中,除1例自动出院外,均按期完成肠内营养计划.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急性期实施肠内营养,需通过反复尝试,对症处理.预防和处理胃肠功能紊乱、误吸、代谢紊乱等并发症,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时护理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45.
46.
Podocin是一种在肾小球足细胞特异表达的跨膜蛋白 ,具有离子通道和信号转导功能 ,在足细胞形态形成和足突裂孔隔膜的结构组织与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遗传学研究揭示 ,编码podocin的基因NPHS2的突变可导致多种形式的类固醇抵抗型肾病综合征。podocin在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中的进一步研究 ,对蛋白尿相关的肾小球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1999年2月~2003年10月在北京中医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患者,共58例。符合标准:①WHO 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同时符合②《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胸痹病诊断标准;及③中国中西医结合会血瘀证及气虚证诊断标准。年龄大于70岁,或/  相似文献   
48.
王新颖  齐京 《北京中医药》2011,30(12):898-900
关幼波为一代中医大家,他继承并活用八纲辨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总结,重视气血的作用,将气血辨证提高到与八纲辨证同等重要的地位,补充“气血辨证”,创立了“十纲辨证”学术体系,形成其“气血辨证”“痰瘀学说”“络病说”“虚证说”的学术特点.“气血辨证”是关老学术思想的主体,是对中医复杂辨证体系的高度概括,执简驭繁有效地...  相似文献   
49.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肠屏障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5例发病7d内入院的SAP病人,评价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并在相应时间点检测病人血清I-FABP、C-反应蛋白(CRP)和瓜氨酸浓度。结果:病人入院时,血清I-FABP浓度升高,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和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值,血清瓜氨酸水平下降。I-FABP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CRP呈显著正相关,与瓜氨酸呈负相关。结论:I-FABP可用于评价SAP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和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0.
现代临床营养支持理论的形成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以外科医师为先驱开始应用,所以又称为外科营养,包括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营养支持的理论和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成为外科病人救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外科病人的代谢改变,早期以应激所致营养不良为主,后期以应激加饥饿所致的营养不良为特点。由于外伤、手术和感染等应激,病人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体内营养物质大量消耗。胃肠道常是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