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信息动态     
临床营养支持已成为许多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近20年来发展突飞猛进.营养支持分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EN是指经口摄入或管饲途径补充各种营养素,以满足病人代谢需要.EN支持方式不仅符合人体正常生理过程,并发症少,而且还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了解广州市胃部不适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况,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饮食相关因素.方法 广州市3所医院因胃部不适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626例,对其采用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饮食因素等方面的资料收集.应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广州市3所医院胃部不适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47.9%.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1).饮食因素中,酸奶、绿茶和豆类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保护因素,而腌熏食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3所医院被调查的胃部不适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健康宣传,提倡酸奶、绿茶和豆类饮食,减少腌熏饮食,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腹腔高压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治疗时降低微误吸发生率的对策.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入住南京总医院ICU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试验组采用强化护理措施:(1)检测气囊压力1次/4 h;(2)声门下吸引1次/4 h;(3)检查有无腹胀及听诊肠蠕动次数,1次/4 h.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转归,腹腔压力、呼吸道压力和肠蠕动次数,呼吸道分泌物染色及pH值,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及病原菌培养结果.结果 试验组院内死亡2例,对照组院内死亡4例,直接死因均为感染性或失血性休克,与误吸无关.两组患者的腹腔内压力、呼吸道压力、肠蠕动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自呼吸道吸出少量蓝色分泌物的比例(2.38%)高于对照组(14.28%)下呼吸道分泌物pH值(7.76)高于对照组(7.17)VAP发生率(30.95%)低于对照组(5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结论 强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腹腔高压行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的微误吸,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4.
背景 ABCG2是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与多药耐药和SP(side population)表型相关。研究表明,ABCG2在多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探讨ABCG2在大肠癌的表达方式与临床病理学变量以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功能鉴定奠定基础。方法 225例大肠癌组织免疫组化染色(SP法),分别进行细胞膜和细胞浆染色的半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分别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资料的相关性,并对随访的69例大肠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225例大肠癌组织中,83.1%的组织在细胞浆有ABCG2的表达,而66.2%的组织在细胞膜有ABCG2的表达;15.6%的组织在细胞膜上呈现ABCG2的强表达。ABCG2在细胞浆上的表达,与大肠癌高的肿瘤分期(Dukes)(P=0.039)相关;ABCG2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与大肠癌高的肿瘤分期(Dukes)(P〈0.01)、淋巴结(P〈0.01)和远处转移(P〈0.01)相关。随访的69例大肠癌患者的生存分析表明,ABCG2在细胞膜的强表达与生存率的降低相关(Cox回归:P=0.038)。结论 ABC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是普遍升高的,其在大肠癌的转移过程中可能起作用,是一种新的预测大肠癌预后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 在利用粪便DNA筛查大肠癌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31例大肠癌患者、28例大肠腺瘤患者以及20例来医院体检的正常人新鲜粪便标本,应用HRM法检测粪便中APC、K-ras、p53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31例大肠癌患者粪便中APC基因突变检出率为41.9%(13/31),K-ras基因突变检出率为35.5%(11/31),p53基因突变检出率为54.8%(17/31),3个基因联合检出率为67.7%(21/31);28例大肠腺瘤患者粪便中APC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5%(7/28),K-ras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4.3%(4/28),p53基因突变检出率为46.4%(13/28),3个基因联合检出率为64.3%(18/28);20例正常对照粪便中APC基因突变检出率为5%(1/20),K-ras基因突变率为0(0/20),p53基因突变率为0(0/20).大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基因突变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大肠癌和大肠腺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HRM法检测粪便中APC、K-ras和p53基因突变在大肠癌筛查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广东省本地居民散发性结直肠癌及腺瘤的临床症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以3 894例进行初次结肠镜检查的广东籍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临床症状并进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排除增生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炎症性肠病、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息肉对照组、非进展型腺瘤组、进展型腺瘤组及肠癌组,应用2检验比较临床症状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筛选对结直肠癌及腺瘤的影响因素.结果 便血多发生于进展型腺瘤组及肠癌组,体重下降多发生于肠癌组,非进展型腺瘤及进展型腺瘤发生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年龄>40岁、男性、体质指数增加、吸烟为其危险因素,而阿斯匹林的应用为其保护因素,针对结直肠癌,年龄>40岁、吸烟、饮酒、糖尿病为其危险因素,阿斯匹林的应用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对便血及体重下降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肠道肿瘤的存在,肠道肿瘤预防上应从年龄、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及阿斯匹林的应用几方面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7.
108.
背景: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诊断BK病毒相关性肾病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联合检测诊断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方法,并初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留取84例肾移植患者的尿液和外周血标本,进行BK病毒感染负荷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尿液巴氏染色检测,同时进行移植肾病理穿刺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用于早期诊断BK病毒相关性肾病。结果与结论:2例患者诊断为BK病毒相关性肾病,占移植肾活检病例的2.5%。2例患者证实BK病毒相关性肾病后予以免疫抑制剂减量,肾功能明显好转。结果显示以上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诊断率,简便、可靠、准确,为进一步研究BK病毒感染与肾移植后移植物丢失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家庭肠外营养的历史及现状自1968年起,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在全世界广泛实施[1-5]。其中,家庭肠外营养(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HPN)将肠外营养的实施地点由医院转入家中,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与安全性。据统计,1992年美国已经有40 000例HPN病人,增长比例约为25%/年[6];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ESPEN)调查发现,1997年欧洲每100万人中仅有3~4例HPN,到2009年时,HPN实施率已达2~40/100万人[3]。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在复苏前静脉输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的抑制以及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n=60,(250±30)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休克组、休克复苏组、ω-6组、ω-3组。氯胺酮腹腔麻醉后,暴露右侧股动静脉并插管,诱导休克,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35~40 mm Hg间,持续60 min。后利用回输1/2失血量的全血和Ringer液进行复苏,复苏过程持续30 min,平均动脉压维持在休克前的90%,ω-6组和ω-3组在复苏前30 min经尾静脉注射脂肪乳和鱼油(0.2 g/kg)。各组分别在复苏后30 min和4 h处死50%大鼠,取血清、肺标本。结果:ω-3组大鼠血清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肺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并明显低于其他3组;血清GSH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ω-3组肺组织病理评分及湿重/干重比明显低于休克组、休克复苏组及ω-6组。结论:复苏前给予ω-3PUFAs制剂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并减轻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