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何希站  王文林 《吉林医学》2010,31(28):4991-4991
目的:探讨患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关联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1例AMI患者的血脂与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MI血脂正常者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显著,血脂异常者超敏C-反应蛋白多正常。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血脂测定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应用解剖学的方法对胸骨旁“门式切口”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对10具尸体前胸壁深层结构的血供规律、胸廓内动脉的分支、走行特点进行观察,测量胸骨外侧缘与胸廓内动脉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含有复合组织瓣的胸骨旁“门式切口”,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前胸壁深层各结构均由胸廓内动脉及其分支供血,胸廓内动脉距胸骨外侧缘的距离为1cm左右,紧挨胸骨外侧缘切开肋软骨,可以避免胸廓内动脉的损伤。根据这些特点,可于胸骨旁设计出数种“门式切口”。右侧胸骨旁“门式切口”对心脏右侧诸结构显露良好,对升主动脉也可以良好显露,可用来完成数种心脏手术。结论:胸骨旁“门式切口”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切口,具有切口隐蔽、长度短、不需要强大牵引等优点,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24.
MMP-9和TIMP-1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纤维化是一类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并最终以瘢痕组织取代正常肺组织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生包括早期的肺泡炎阶段和后期的肺纤维化阶段。肺纤维化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与肺纤维化关系密切。本文就MMP-9和TIMP-1与肺纤维化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丰宫并殖吸虫囊蚴、后尾蚴的超微结构。 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 结果 囊蚴壁是由电子密度中等而均匀的物质构成 ,未见细胞和微管道结构。囊内幼虫和后尾蚴的体被由外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 ,外皮层为一合体层 ,包括外质膜、基质、基质膜 ,外皮层表面呈指状突起 ,皮层基质内有皮棘 ,其根部位于基质膜 ,顶端被外质膜覆盖。 结论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 ,囊内幼虫和后尾蚴的体被结构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检测蛋白激酶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是否可导致肺组织细胞发生自噬。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后3、 7、 14 d组,每组10只,感染组每鼠腹壁皮下注射6条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分别在感染后3、 7、14 d取各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ELISA检测血清中IL-1、 IL-6水平。取肺组织用于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程序性死亡受体-1 (Beclin 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LC3Ⅱ)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3、 7、 14 d组血清中IL-1水平分别为(1 558.0±123.6)、(1 511.0±213.1)和(1 448.0±176.8) 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 222.0±112.8) pg/ml (P <0.05);感染后3、 7 d组IL-6水平分别为(1 481.0±197.9)、(1 423.0±210.0) 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 221.0±138.9) pg/ml (P <0.05)。透射电镜观察在不同的感染阶段,肺组织中线粒体均出现自噬现象。大鼠组织肺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各感染组细胞排列紊乱,肺泡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各感染组Akt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后3、 7 d组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ser473)蛋白表达水平为(1.288±0.109)、(1.619±0.132),均高于对照组(0.733±0.135)(P <0.01);感染后3、 7、 14 d组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ser2448)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4±0.278)、(2.384±0.125)和(1.808±0.121),均高于对照组(1.260±0.087)(P <0.05);感染后3 d组mTOR、 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14±0.217)和(2.736±0.333),均高于对照组(1.345±0.067)和(1.974±0.225)(P <0.01);感染后14 d组LC3Ⅱ蛋白表达(1.938±0.191)高于对照组(1.401±0.200)(P <0.01)。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肺组织细胞呈蓝色,阳性呈棕黄色,各因子阳性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各感染组Akt、 mTOR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细胞中棕黄色显色不明显,A450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后3、 7、 14 d组p-Aktser473、 p-mTORser2448及Beclin 1与对照组相比,棕黄色显色加深明显,A450值分别为(0.104±0.010)、(0.143±0.022)、(0.088±0.013),(0.100±0.007)、(0.151±0.006)、(0.120±0.012)和(0.129±0.005)、(0.047±0.004)、(0.050±0.005),均高于相应对照组(0.032±0.001)、(0.065±0.002)和(0.031±0.001)(P <0.05);感染后3、 14 d组LC3Ⅱ与对照组比较棕黄色明显加深,A450值分别为(0.056±0.006)、(0.120±0.007),均高于对照组(0.042±0.004)(P <0.05)。结论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所致的肺损伤,炎症反应可诱导肺组织细胞发生自噬,该自噬作用可通过检测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来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三氯苯达唑、吡喹酮对斯氏狸殖吸虫作用后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氯苯达唑治疗组、吡喹酮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腹腔注射感染。于感染后60 d,两治疗组粪检阳性鼠分别给予三氯苯达唑和吡喹酮治疗,对照组不作治疗。用药后第3 d剖杀各组大鼠,检获虫体,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三氯苯达唑治疗组的虫体皮层消失,基质膜受破坏,肌肉层坏死;吡喹酮治疗组虫体皮层外质膜及基质层消失,肌层存在但较紊乱;对照组虫体体壁结构完整。结论三氯苯达唑和吡喹酮对斯氏狸殖吸虫体壁均有损伤作用,以三氯苯达唑所致的虫体损伤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对 1例植物状态病人的双瓣置换手术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34岁男性患者 ,因心脏瓣膜病变而出现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 ,病人一直处于植物状态。由于患者有严重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难以维持正常水平。经充分的术前准备 ,于心肺复苏后 83d施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转换。结果 :手术顺利 ,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 ,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神经系统症状没有因手术而加重。结论 :植物状态病人存在很大的康复可能 ,合理处理危及生命的各种病症是其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前提  相似文献   
29.
首次报道了在勐腊县农贸市场市售的溪蟹中查到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和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溪蟹从偏远的山区贩运到城镇的农贸市场,可能导致城镇居民并殖城镇居民并殖吸虫病的流行或暴发,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开放性心脏外伤的救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开放性心脏外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近十年收治的36例开放性心脏外伤病人的救治过程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对28例行急诊手术,其中21例在急诊室手术,7例在手术室手术。使用左前外侧切口6例,右前外侧切口15例,正中切口7例。18例直接缝合心脏伤口,10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本组17例死亡,其余病人均康复。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入院前病情延误。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气胸(3例),胸腔感染(2例),创口感染(1例),经合理处置均消失。对6例右心室损伤病人、2例左心室损伤病人和6例瓣膜置换病人随访6个月-4年,手术效果满意,无明显后遗症。结论:明确的诊断、快速合理的急救方法是心脏开放性外伤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