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小儿动脉导管堵闭术后九例溶血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溶血为动脉导管未闭 (PDA)堵闭术后罕见、严重的并发症。我院 1994年 9月~ 2 0 0 1年 8月使用不同类型堵闭器堵闭PDA 4 12例 ,发生溶血 9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男 2例 ,女 7例。年龄 1 1~ 8 5 (4 7±2 3)岁 ,体重 7~ 2 5 (13 9± 5 6 )kg。 8例为单纯性PDA ,1例为纠正型大血管转位合并PDA。PDA均为漏斗型 ,最窄处为 2 1~ 6 6 (4 3± 1 7)mm。使用Rashkind双面伞、COOK弹簧圈、Amplatzer蘑菇伞堵闭器各 3例。堵闭后 15min主动脉造影 9例均显示有少量残余分流 ,B超显示残余分流…  相似文献   
42.
射频消蚀术(RFCA)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新技术,但在儿科报道不多。现将我科1992年3月~1995年7月应用RFCA治疗小儿阵发性空上性心动过速(PSVT)30例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本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14岁(平均10岁),均有SVT发作史,病程4月~11年,曾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欠佳或不能长期坚持眼药。临床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所有患儿行食道心房调博均可诱发SVT,并初步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6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4例。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常规放置电…  相似文献   
43.
酚妥拉明,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1例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用洋地黄、利尿剂后心功能仍未改善时,加用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于用药前后用心血管功能微机检测分析仪检测心功能,以观察疗效。结果显示,心功能中心排指数、射血分数、左室射血间期比值、外周血管阻力等指标用药后明显改善。从而证实血管活性药物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4.
婴儿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介入治疗1例@谢育梅 @张智伟 @罗建方 @王慧深 @钱明阳 @李渝芬~~~~  相似文献   
45.
经导管介入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9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广东省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9例,先行心导管检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瘘管的形态及引流情况,建立达到或通过瘘管欲堵闭处的输送轨道。6例瘘管最窄处内径≤3mm的病例选用可控弹簧圈进行堵闭,3例内径>3mm的病例应用Amplazter动脉导管堵闭器进行堵闭。结果8例堵闭成功,1例瘘管扭曲严重的病例堵闭失败而行外科手术。全部病例随诊2个月至3年,随诊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创伤性小、疗效确切的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  相似文献   
46.
某钢铁厂工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钢铁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钢铁厂生产主线工人1386名为接尘组,生产副线工人498名为对照组,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尘组SCL-90量表总分为139.90±55.93,对照组120.89±40.18;接尘组阳性症状均分为2.69±0.65,对照组2.43±0.51;接尘组阳性项目数为26.86±24.03,对照组19.22±14.39,接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接尘工龄20年以上组的躯体化因子得分和阳性症状得分均明显高于10年以上组及<10年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尘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多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儿童常见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中评价肺动脉高压(PAH)的价值。方法 2006~2010年54例介入治疗住院的左向右分流CHD伴PAH的患儿,男25例,女29例,年龄(7.5±5.2)岁(0.5~15岁)。单纯室间隔缺损20例,房间隔缺损11例,动脉导管未闭23例(含并主动脉缩窄1例),以右心导管检查测得肺动脉收缩压(PASP)≥30mmHg(1mmHg=0.133kPa)为PAH,30~40mmHg为轻度,41~70mmHg为中度,≥70mmHg为重度。心功能改良Ross评分>3,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以及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血肌酐>115μmol/L的患儿排除在外。血浆NT-proBNP浓度测定应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免疫夹心分析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血浆NT-proBNP浓度与PASP的相关性和血浆NT-proBNP浓度诊断PA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ROC曲线。结果 PAH轻度15例、中度25例、重度14例,血浆NT-proBNP浓度(中位数)分别为99.9(75.8~131.6)pg/ml、437.3(194.6~1815.5)pg/ml、2740.0(505.9~3508.2)pg/ml(P<0.001),与PASP呈正相关(r=0.57,P=0.001)。血浆NT-proBNP浓度为128.7pg/ml时,诊断PA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100%,ROC曲线下面积0.97(95%可信限0.92~1.00,非参数检验P=0.000)。血浆NT-proBNP浓度为1456.8pg/ml时,诊断重度PA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6%、83%,ROC曲线下面积0.79(95%可信限0.67~0.91,非参数检验P=0.000)。结论左向右分流CHD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能一定程度反映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可作为评价PAH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20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20例先天性心脏病无肺动脉高压患儿及24例门诊体检健康儿童,分别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左心室侧壁二尖瓣环附着处、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附着处收缩期S波峰速度(Sm)、舒张早期负向E波峰速度(Em)、舒张晚期负向A波峰速度(Am)、等容收缩间期(ICT)、等容舒张间期(IRT)、射血时间(ET),计算左心室、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各组间差异,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组患儿右心室组织多普勒参数与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相关性.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组患儿左心室、右心室Em及左心室ET降低,而左心室、右心室Am、ICT、IRT、Tei指数均异常升高.右心室IRT与sPAP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右心室功能均受损,以右心室舒张功能及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下降为主,右心室IRT可作为预测肺动脉高压的新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49.
正儿童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介入封堵术后出现洗肉水样尿并不罕见~([1-2]),其病因常与术后残余分流、手术时间长、肾血管损伤、血栓及抗凝药物等有关,根据鉴别血红蛋白尿还是红细胞尿有助于明确病因。本研究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集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VSD介入术后出现洗肉水样尿的2例患儿临床资料,通过总结分析临床特点,进一步深入探讨儿童VSD介入术后洗肉水样尿的病因及处理。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进口和国产膜部窜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封堵小儿先天性膜周部VSD术后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的改变和差异.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成功封堵的膜周部VSD患儿396例,应用进口膜部VSD封堵器和装置封堵膜周部VSD组186例;国产膜部VSD封堵器和装置封堵膜周部VSD组210例.术中严密监测心电图(ECG)改变,术后常规持续心电监测3~7 d,必要时1~2周.观察ECG各波段的变化,分析各组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的发生率及评价重度心律失常病例的临床转归.结果 膜部瘤样VSD较其他类型膜周部VSD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48.8%比29.1%,X~2=5.21,P<0.05;12.5%比0.9%,X~2=23.31,P<0.01);进口封堵器封堵膜部瘤样VSD均较封堵其他类型膜周部VSD易于导致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68.2%比28.0%,X~2=14.18,P<0.01;36.4%比1.2%,X~2=40.44.P<0.01);封堵膜部瘤样VSD进口封堵器较国产者更易导致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68.2%比41.4%,X~2=4.60,P<0.01;36.4%比3.4%,X~2=15.60,P<0.01),而封堵其他类型膜周部VSD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国产封堵器封堵膜部瘤样VSD和其他膜周部VSD导致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则无差异.进口和国产2组各出现3例Ⅲ度房窜传导阻滞(Ⅲ度AVB)或间歇Ⅲ度AVB.出现Ⅲ度AVB的6例中除1例应用进口封堵器者为膜周部VSD,其他5例均为膜部瘤样VSD.结论 进121和国产封堵器封堵膜周部VSD均可导致Ⅲ度AVB等严重心律失常发生.但国产封堵器封堵膜部瘤样VSD发生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较进口封堵器少.术中和术后应密切观察ECG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