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注射用水膀胱黏膜下注射联合肿瘤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9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处理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处理组先予内镜下注射用水肿瘤基底周围注射,再行肿瘤电切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切术。所有患者术后均予规律膀胱灌注化疗,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并随访。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及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等。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期、分级、手术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处理组有3例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和输血患者,对照组有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1例因膀胱穿孔行开放手术修补,1例因贫血术后输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处理组有2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处理组有6例复发,对照组有15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时,有7例患者失访(处理组2例、对照组5例),处理组患者有7例复发,对照组中有17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镜下注射用水膀胱黏膜下注射联合肿瘤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操作安全,并发症少,肿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等离子电切术对超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PK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25例,同时使用气压弹道碎石处理并发之结石。结果25例超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满意,术中无特殊并发症,电切时间延长100~110min,3个月随访最大尿流率由术前7ml/s提高到18ml/s。结论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PKRP同样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割法剜除联合耻骨上小切口治疗中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8例中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患者,应用等离子电切镜经尿道将增生前列腺从精阜水平沿外科包膜分块(两块或三块)剜除后推入膀胱,于耻骨上作小切口(3~4 cm)将剜除的前列腺组织块及膀胱结石完全取出。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前列腺组织65~256 g,平均87.6 g,膀胱结石3~21枚,平均6.3枚。剜除前列腺时间20~40 min;经耻骨上小切口取出腺体和膀胱结石时间15~30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术后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时间24~48 h,拔除尿管时间4~5 d。1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经提肛训练5 d症状消失。18例随访2~34个月,平均19.8个月,无再出血,排尿良好。术后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平均25.6分降至术后7.4分;最大尿流率(Qmax)从术前平均6.3 mL/s提高至17.6 mL/s。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分割剜除联合耻骨上小切口治疗中重度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多发结石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2010年8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21例,其中发生并发症31例,经相应处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21例患者中,男71例、女50例,平均年龄47岁。肾盂单发性结石27例、多发性结石94例,合并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嵌顿性结石11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剜除睾丸肿瘤并同时保留睾丸正常组织治疗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部分手术治疗的10例睾丸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仅1例患者无生育需求;其中2例行睾丸部分切除术,3例行显微镜下睾丸肿瘤剜除术,5例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保留睾丸组织术中均行快速病理确认良性肿瘤及手术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示畸胎瘤1例,表皮样囊肿4例,恶性肿瘤5例。术后患者经随访6个月~5年,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在保留睾丸正常组织前提下切除睾丸肿瘤对治疗睾丸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中显微镜下睾丸肿瘤剜除术可作为治疗睾丸良性肿瘤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改良Kelly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对28例Ⅱ度以上女性尿失禁患者施行改良的Kelly手术(经阴道前壁尿道下筋膜横形双褥式折叠缝合+阴道前壁修补术),分析其术式改良特点及手术近期疗效.结果 改良后术式平均手术时间35 min,术后尿道平均延长1 cm;全部病例术后5 d拔管排尿通畅,尿失禁消失;无阴道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3年,27例患者实现尿控,1例合并重度阴道膨出高龄患者6个月后出现Ⅰ度尿失禁.结论 改良Kelly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经典Kelly手术近期治愈率明显提高,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排尿性MR尿道成像对损伤性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因排尿困难前来本院就诊的73例男性患者进行排尿性MR尿道成像,利用生理盐水或尿液充盈尿道,在患者排尿时进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行X线尿道造影及手术治疗。观察尿道狭窄位置、程度、长度、有无瘢痕形成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对排尿性MR尿道成像、X线尿道造影所测得的尿道狭窄的长度与手术所见尿道狭窄的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例后尿道狭窄,16例前尿道狭窄;12例尿道完全离断伴有断端错位,38例尿道闭锁无错位,14例尿道重度狭窄,9例尿道中度狭窄;损伤尿道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瘢痕组织。排尿性MR尿道成像对尿道损伤的定位与X线尿道造影及术中所见结果一致,对尿道周围组织结构的显示与术中所见一致、明显优于X线尿道造影。对于尿道狭窄的长度的判断,MR尿道成像测得的狭窄长度[(1.634±0.6481)cm]与术中测得的狭窄长度[(1.615±0.684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2,P=0.2183),X线尿道造影测得的狭窄长度[(2.100(1.990,2.290)cm] 与术中测得的狭窄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排尿性MR尿道成像可以准确显示狭窄尿道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高位隐睾采取常规开放手术,创伤大,常不能充分游离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可致睾丸下降位置不满意。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开展腹腔镜下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12例19侧,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腺病毒为载体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Ad-TK)/N氧鸟苷(GCV)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旁观者效应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TRA作用前后前列腺癌细胞株PC-3表达连接蛋白(Cx)43的水平和位置,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ATRA处理前后Ad—TK/GCV系统治疗PC-3细胞旁观者效应的变化。结果 PC-3细胞弱表达Cx43,总体表达率为27.7%;在浓度〉1×10^-6mol/L的ATRA作用下,Cx43水平表达阳性率达75.7%,以胞膜表达为主,明显高于ATRA处理前(P〈0.05)。在达到明显旁观者效应(细胞生存率50%)时,Ad—TK/GCV系统组需要TK^+PC-3细胞数为50%,而ATRA联合Ad—TK/GCV系统组需要TK^+PC-3细胞数仅为3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Ad—TK/GCV治疗的旁观者效应与Cx43表达及定位有关,AT—RA可以通过提高Cx43的表达增强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