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吸入麻醉药对兔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吸入麻醉药对交感神经活动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8只兔被随机分为三组:安氟醚组、异氟醚组和地氟醚组。兔麻醉、肌松和人工通气后,暴露肾交感神经并记录其电生理活动。分别吸入呼气末浓度为0.8%、1.6%、2.4%、3.2%安氟醚,0.6%、1.2%、1.8%、2.4%异氟醚,或3.0%、6.0%、9.0%、12.0%地氟醚。结果交感神经活动在兔吸入2.4%安氟醚、0.6%异氟醚和6.0%地氟醚时分别增加到44%、36%和32%,当进一步增加吸入麻醉药的浓度则抑制肾交感神经活动。血压随着吸入麻醉药浓度的增加不断下降而心率除了2.4%异氟醚诱发心率减慢外无明显变化。结论安氟醚、异氟醚和地氟醚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兴奋交感神经,高浓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和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82.
0.75%罗哌卡因脊髓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手术时罗哌卡因脊髓麻醉(脊麻)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180例下腹部择期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R组(R1、R2、R3组)、B组(B1、B2、B3组)(n=30例),蛛网膜下隙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0.75%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原液。评估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结果罗哌卡因脊麻的麻醉效果和同浓度同剂量的布比卡因相似,运动阻滞开始晚,持续时间短,消退快;感觉阻滞的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的发展和持续时间及脊麻的成功率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的例数并没有随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比同浓度同剂量的布比卡因脊麻发生的例数明显减少。结论罗哌卡因脊麻在高龄患者手术方面,呈现出一定优势,用于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经皮穿刺胆囊引流术(PTGD)后的二期手术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35例PTGD术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34例临床治愈,治愈率约为97.1%;1例术后发生心肌梗死死亡,围术期病死率为2.9%.本组17例(48.6%)术后出现并发症,肺部感染10例,切口感染7例,术后胆漏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切口裂开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治疗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应先行PTGD,避免胆囊壁发生坏死穿孔,待非发作期行二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4.
患者,男,55岁,我市中心医院骨外科患者,近期有输血史。临床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湿肺、左转子间骨折及多发性肋骨骨折。入院查血红蛋白含量:100g/L,临床要求手术治疗,需备血4.0U红细胞悬液,医院输血科做抗筛阳性,遂将患者血样标本送我室检测,检出罕见的抗-Dia抗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卫生人才是深入推进医改的重要支撑。运用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理论,针对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实际,分析探讨我国公立医院引入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的必要性.尝试提出关于我国公立医院相应成熟度分级的思考,并对当前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加以评述,为逐步改进和完善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re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NSCLC组织中APE1、VEGF的表达情况,血管内皮特异标记物CD34标记并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APE1、VEGF与MVD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生存分析。结果:APE1、VEGF在NSCLC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8.2%和64.1%。APE1表达与吸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表达则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VD值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APE1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计数分别呈正相关(P〈0.05)。APE1、VEGF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PE1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CLC组织中APE1表达与VEGF表达存在相关性,APE1过表达可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与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寻找降低术后糖代谢异常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分组 ,通过对实验组术前连续输糖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糖耐量及胰岛素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血糖明显高于术前 ,实验组术后血糖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胰岛素术后低于术前 ,实验组术后胰岛素高于术前和对照组。结论 术前连续输糖有利于降低术后血糖 ,提高糖利用率。  相似文献   
8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我国人口寿命明显延长,老年手术病人日益增多。全身麻醉与区域麻醉对于3个月后(长时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影响并无明显差异;而在术后早期,区域麻醉却能明显减少POCD和死亡的发生。本文就区域麻醉的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病理生理基础、可能原因以及防治手段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在芬太尼所引起的低血压伴随心动过缓中的作用.方法 14只兔被随机分为2组:正常和双侧迷走神经横断兔.兔麻醉、肌松和人工通气,暴露肾交感神经并记录其电生理活动.间隔10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4,15,30和50μg/kg.结果静脉芬太尼在总剂量20μg/kg以上无论在正常或去迷走神经兔均显著抑制肾交感神经活动,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静脉芬太尼在总剂量50和100μg/kg所引起的肾交感神经活动抑制和血压下降在正常兔明显多于去迷走神经兔(P<0.05),但是心率减慢在正常与去迷走神经兔之间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芬太尼只有大剂量才会引起明显的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主要因为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造成.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丙泊酚、七氟烷及咪达唑仑对颅内占位手术患者氧自由基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组、七氟烷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各20例。于麻醉诱导前、切皮后1h、切皮后2h、手术后4h及手术后48h行血气分析,计算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2)、脑氧摄取率(CO2ER);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丙泊酚组SOD活力、MDA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水平。术中脑氧代谢三组皆呈下降趋势,术后4h呈一过性升高,术后48h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丙泊酚在抑制颅脑手术患者氧自由基的产生方面强于七氟烷和咪达唑仑;在维持脑氧供需平衡方面术中三药相似,术后半衰期长的咪达唑仑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