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纤维发育不良(FMD)引起的颈动脉狭窄临床少见,现报告2例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英连降胃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9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英连降胃颗粒;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61.7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英连降胃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达立通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根除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Hp根除情况。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为84.48%,对照组为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个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疼痛、烧心反酸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胀痞满、纳呆食少、嗳气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烧心反酸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4.
李博林  王志坤  张纨  张晶  闫丹丹 《中医杂志》2014,(17):1454-1456
从胃癌的病因病机及治法用药规律等方面探讨总结了刘启泉教授辨治胃癌的经验。阐述了"主病机"及"病下辨证"的诊疗思路在胃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基础用药与分期辨证论治用药相结合,证候与症状相结合,中药辨治与西医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与摄生调护相结合,注重对证分层用药,针对症状特定用药。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比较后路短节段固定伤椎不置钉与伤椎置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轻中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后路短节段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轻中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5~55岁(39.4±8.4岁),男33例,女27例,骨折节段:T11 3例,T12 8例,L1 10例,L2 6例,L3 2例,AO分型均为A3型,载荷分享评分(load-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为3~5分,胸腰椎损伤分型和严重评分(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4分,随访时间超过1.5年(18.8±2.8个月)。其中伤椎不置钉组(SSPF组)29例(4钉固定),伤椎置钉组(PSFFV)31例(6钉固定)。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折节段、LSC评分、TLIC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与费用,术前、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伤椎椎体楔形角、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骨折愈合时间,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折节段、LSC评分、TLIC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SPF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PSFFV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术中均未出现血管损伤、脊髓神经根损伤,术后无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患者术后1周时的伤椎椎体楔形角、椎体前缘高度、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楔形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后1周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与术后1周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椎体楔形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重返工作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固定伤椎不置钉与伤椎置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轻中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均安全、有效,能恢复及维持脊柱稳定。  相似文献   
67.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刘启泉教授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有效病案286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利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规律及常用处方的药物特点。结果:286首有效病例中,药性多苦、辛、温、寒,主归脾、胃、肝经;出现频次在40次以上的药物有44味,按功效分类,共计使用14类药,其中清热药和理气药使用频次最高;得到8味核心药物,包括石菖蒲、郁金、百合、白芍、延胡索、茯苓、当归、蒲公英;得出药物核心组合18个,新方9首。结论: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临证用药多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认为热毒血瘀是病机关键,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贯穿始终,同时不忘顾护阴液及情志的调护。  相似文献   
68.
通调五脏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多由于情志、饮食、劳倦等多种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弱,中焦痞塞不通.病位虽在脾胃,但又涉及肝、肾、心、肺.FD既是脾胃系的一个病证,又是涉及到全身的、多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上或虚实并见,或寒热错杂,或病机单一,一脏独病,或多脏同时受累.因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所以在临证之时,要有整体观念,全面分析,把握动态变化,从而达到"安五脏以治脾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热毒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采用解毒活血方(蒲公英、连翘、茵陈、石菖蒲、黄连、延胡索、当归、川芎、郁金、佛手、八月札、仙鹤草、三七粉、丹参、枳实)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胃复春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89.39%、62.12%、86.21%,对照组分别为65.00%、43.33%、40.38%,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毒活血方能有效改善PLGC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促进胃黏膜修复,改善微循环,并有根除HP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胃痞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胃痞颗粒一号与胃复春片一号,对照组和胃痞颗粒二号与胃复春片二号,均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和93%,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腺体萎缩总有效率,分别为86.27%和66.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化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6.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总有效率,分别为86.9%和6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痞颗粒优于胃复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