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9岁,以"间断性抽搐6天,昏迷1天"入院.于入院6天前晚上睡眠过程中突然出现尖叫,神志不清,双眼向上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发绀,双上肢屈曲,握拳,双下肢伸直症状.无发热及尿便失禁,无舌咬伤.持续约2分钟后缓解,无明显后遗症状.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当归、白芍、藤梨根、瓜蒌、茯苓等)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3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胃组织PCNA及RegI的表达量。结果 (1)PCNA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比较,能明显降低PCNA的表达水平(P<0.05)。(2)RegI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PCNA及RegI的表达的影响,逆转胃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四逆痛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四逆痛泻方高剂量组和四逆痛泻方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番泻叶冲剂灌胃及夹尾刺激建立IBS-D大鼠模型。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5-HT、IL-1β的含量及结肠组织VI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5-HT、IL-1β的含量及结肠组织VI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5-HT、IL-1β的含量及结肠组织VIP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四逆痛泻方通过降低5.HT、IL.1B和VIP的含量,使肠道的动力和敏感性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恢复正常.恢复胃肠道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IBS-D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治疗极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52例极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随访资料,其中行PVP 25例(PVP组),保守治疗27例(保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伤椎前后缘高度、...  相似文献   
25.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胃部疾病,本病病情迁延难愈,治疗周期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刘启泉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胃,病机为气机郁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瘀血停滞、阴液亏虚。针对以上病机,刘教授在常规四诊基础上结合中医腹诊,确立了气滞腹证、湿阻腹证、热结腹证、血瘀腹证、阴虚腹证五种常见腹证,在明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指导遣方用药、判断转归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6.
咽异感症临床发病率高,常作为慢性脾胃病的兼症出现。刘启泉教授认为脾与咽异感症联系密切,其病机关键是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治疗以健脾为中心,整体辨证,通过除湿化痰、升清理气、养阴生津、补虚实卫、活血散结等方法恢复脾升胃降之功能,使经脉通利,咽部气血运行顺畅,咽部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27.
总结刘启泉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验。功能性便秘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且迁延难愈,多由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多种因素导致大肠传导失常、气机不畅、糟粕内留而引起。刘师认为病位主要在大肠,同时与肺、脾胃、肝、肾、心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五脏相通,移皆有次,因此在治疗上以“通调五脏”为基本原则,辨证施治,治以健脾和胃,使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升降有常;疏肝养肝,使肝体得养,疏泄得宜,气机畅达;宣发肃降,调理肺气,使津液畅通,糟粕得泄;补益肾气,调节阴阳,使阴阳调和,以平为期;清热养阴,使郁热得清,心神得养,五脏安和。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枳实陷胸方及电针,对照组用雷尼替丁合吗丁啉,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胃镜、病理等客观变化,评价其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9.
胃黏膜的萎缩伴肠上皮化生临床较为多见,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轻、中度肠上皮化生者,用活血解毒方及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05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依照受试者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和对照组86例,其中治疗组男性70例,女性49例,年龄24~69岁,平均49.14岁,病程2~19年,平均11.1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轻度肠上皮化生35例,并中度肠上皮化生84例;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31例,年龄28~70岁,平均48.91岁,病程1~2…  相似文献   
3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以"右上腹部疼痛半月"入我院普外科,住院号:****489.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阵发性钝痛症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症状,体温波动在38.2℃左右,无盗汗,无呕血黑便,无腹泻,但近半月体重下降约10斤左右,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结石,给以抗炎对症治疗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