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2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11篇
内科学   229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650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62篇
  8篇
中国医学   313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都是相对保守的信号通路,贯穿哺乳类动物的一生并可以调节很多生物学进程。研究显示,Wnt/β-catenin通路与NF-κB通路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共同参与多方面的调控。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是涉及炎性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的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62.
目的检测β连环素(β-catenin)和锌指E盒结合的同源盒蛋白1(ZEB1)分子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的关联及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9例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标本,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ZEB1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可分布在胞膜、胞质或胞核内,在较低临床分期和较低病理分级膀胱癌中主要以胞膜和胞质表达为主,而在较高临床分期和较高病理分级膀胱癌中主要以胞质和胞核表达为主;ZEB1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主要位于胞核中,并且表达强度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二者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膀胱癌组织中β-catenin和ZEB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且β-catenin和ZEB1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二者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的准确诊断和预后分析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3.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肿瘤,随着危险度分层治疗的不断完善,其完全缓解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仍是白血病死亡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就儿童CNSL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4.
骨整合即在光镜水平下正常的改建骨和假体之间看不见软组织,假体与骨组织直接接触,其承受的负荷能通过这种直接接触持续不断地传递并分散到骨组织中.当今多数学者倾向于骨整合结合方式.纤维骨性结合是指假体与周围骨质之间不直接接触,而是有一层类似牙周膜的纤维膜相隔.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以及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影响影响假体-骨界面骨整合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希望能促进假体-骨界面骨整合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5.
肿瘤是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疾病,它的死亡居世界第一位.肿瘤患者易发生院内感染,为提高护理质量,防止院内感染[1].现将住院的肿瘤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6.
1病例资料患者女,75岁,因下腹痛、腰痛伴发热1个月,发现盆腔积脓10余天,于2013年2月12日急诊以“宫腔积脓”收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患者1个月前发热伴下腹痛、腰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1周停药(具体用药不详),患者发热好转,腰痛未见明显好转。自诉10 d前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盆腔积脓(未见报告单),因个人原因未行治疗。近20 d饮食差,睡眠欠佳。近10 d未排便,下腹痛、腹胀,小便极少。绝经25年,孕5产5,绝经后宫内节育器未摘除,2个月前脑血栓后右半肢体活动受限。入院查体:体温37.3℃,脉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反应淡漠,腹稍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全腹轻度肌紧张,下腹为重,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萎缩,宫颈管周围可见大量灰白色脓液,味恶臭,子宫增大如妊娠10周大小,质软。妇科彩色超声检查:子宫前位,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保留不同程度的再生面神经对面神经-舌下神经侧-侧吻合术后大鼠眼轮匝肌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分组的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4组大鼠均行面神经钳夹线拴损伤及面神经-舌下神经侧-侧吻合术(简称吻合术)。术后3个月,A组(对照组):模型建立后不做任何处理;B组:横截断结扎线近头端面神经1/3部分;C组:横截断结扎线近头端面神经2/3部分;D组:于面神经结扎线近头端全部离断面神经。分别于吻合术后1、2、3个月和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采用瞬目反应评分评估大鼠患侧眼睑的闭合程度;行运动诱发电位(MAPs)检测大鼠患侧眼轮匝肌的动作电位幅度及波幅下面积;神经元逆行示踪检测面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内阳性神经元的数量;面神经及移植神经半薄切片计数髓鞘数目。结果4组大鼠吻合术后1、2、3个月的瞬目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47、11.00、10.61、19.13,均P<0.05);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4组瞬目反应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06,P<0.05),其中D组分别低于A组和B组(均P<0.01);横截断面神经1周后,刺激面神经吻合口近头端及移植神经中点,4组的MAPs波幅及波幅下面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56、11.86、6.33、4.65,均P<0.05),其中D组的MAPs波幅及波幅下面积均低于A组(均P<0.05)。神经元逆行示踪显示,4组的面神经核内阳性神经元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2,P<0.05),其中D组的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低于A组和B组(均P<0.05)。4组的面神经干及移植神经中段髓鞘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33、6.35,均P<0.05),其中A组分别高于C组和D组(均P<0.05)。结论面-舌吻合术中保留面神经结构完整性具有积极意义,至少保留2/3再生面神经对眼轮匝肌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肺磨玻璃结节(GGN)肺腺癌中微浸润性腺癌(MIA)与浸润性腺癌(IAC)病例临床及CT影像特征,建立IAC诊断模型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本院肺GGN中MIA与IAC病例影像及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训练组中IAC为实验组,MIA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AC的危险因素并建立IAC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列线图量化危险因素。结果 479例GGN病灶纳入研究,其中训练组335例,验证组144例。病灶质量(P=0.001)、深分叶征(P=0.029)和空泡征(P=0.014)是IAC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验证组AUC为0.762,IAC列线图诊断模型预测概率的截断值为0.634。结论 基于临床及影像特征建立IAC列线图诊断模型对IAC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关系,为减少或预防暴力犯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冲动性和攻击性量表、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hildhood Tmuma Questionnaire.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0名犯人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暴力犯组的运动冲动性、冲动总水平、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水平、敌意水平、自我攻击水平及攻击性总分等因子得分高于非暴力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力犯中无计划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冲动总水平和童年期创伤各因子均呈正相关;敌意水平、自我攻击水平、攻击总水平与童年期创伤的五个因子均呈正相关,而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水平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呈正相关.结论 暴力犯有明显的冲动及攻击性,更容易失去理智,产生暴力攻击行为;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的冲动、攻击性,从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