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障碍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住院天数及院前生活环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治疗,治疗模式为心理治疗系列活动,时间为4周。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1周分别对两组患者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综合生活质量量表,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4周后观察组抑郁量表(HAMD)总分21.4±5.8,明显低于对照组24.6±6.7(P〈0.01);综合生活质量评分在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在躯体功能(53.09±7.89、44.12±2.70),心理功能(59.09±7.14、43.25±8.01),社会功能(57.75±7.59、47.36±7.65)及总体生活质量因子方面(15.67±2.48、9.97±2.14)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老年抑郁障碍患者效果良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儿童阴囊急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8例患儿的117个急性病变的阴囊,将其分为3组:睾丸扭转(12个),睾丸附件扭转(76个),附睾炎和(或)睾丸炎(29个).对下列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影像特征进行分析:阴囊壁水肿,睾丸肿胀,睾丸实质回声不匀,附睾增大,睾丸外结节,鞘膜积液,睾丸内血漉分布(正常、增多、减少或消失)及精索扭转.结果:与睾丸扭转相关的声像图特征是睾丸肿胀、睾丸实质回声不匀、睾丸内血流分布减少或消失及精索扭转;与睾丸附件扭转相关的特征为附睾与睾丸之间的小结节、正常的睾丸形态实质回声及血供;与附睾睾丸炎相关的特征是病灶内血流分布明显增多(以上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阴囊壁水肿、附睾增大及鞘膜积液等声像图表现是急性阴囊疾病共有的特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儿童阴囊急症.  相似文献   
43.
病历摘要 患者男,91岁.患者10余天前无诱因出现活动后心悸,胸闷,气短,喘息,休息后略好转.渐加重至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尿少,纳差,无发热,咳嗽,咳痰.2006年6月6日于我院急诊查超声心动图(UCG)示"大量心包积液,左房增大,升主动脉增宽,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71%,脏层心包表面可探及多量纤维素附着",X线胸片示心脏增大,心功能不全,双侧胸腔积液,右下肺膨胀不全.收入急诊病房.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高陵县布鲁杆菌病(布病)新发疫点形成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调查方法确定感染来源,按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开展高危人群监测,病例判定依GB 15988-1995确定.结果2004年9月发现病例为该县建站以来首例确诊急性布病,高危人群监测708人,皮试阳性25人,皮试阳性率3.54%,明显高于历年监测结果(X2=210.819);血检阳性5人,阳性率20.0%,经判定均为感染者.结论提示当地高危人群存在爆发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眼内镜治疗泪道阻塞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对93例(109眼)泪道阻塞病人使用眼内镜系统检查和手术治疗并给予围术期配合.[结果]眼内镜能有效对泪道进行观察,并可通过激光、微电钻进行有效治疗,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医护配合默契,手术时间15 min~30 min.[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助手与术者的密切配合、内镜器械的正确使用是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09年6月30日医院老年内科及呼吸内科住院的65岁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49份痰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种类和药敏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病原菌690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2%,革兰阳性球菌占26.3%,真菌占17.5%;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前10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9%),白色假丝酵母菌(13.9%),铜绿假单胞菌(13.0%),鲍氏不动杆菌(10.9%),肺炎克雷伯菌(8.3%),大肠埃希菌(6.4%),阴沟肠杆菌(4.3%),溶血葡萄球菌(3.2%),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2%)及副流感嗜血菌(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比例高,占68.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性仍较高。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菌株比例高,同时应注意真菌感染,治疗中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7.
目的:考察小青龙汤加味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信必可都保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变化及血清IgE、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信必可都保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FVC、PEF、FEV1、FEV1/FVC均显著优于信必可都保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IL-4水平均显著低于信必可都保组患者、INF-γ显著高于信必可都保组患者(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味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进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08/2006-01在河北省人民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68例,均符合CCMD-2-R中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合用氯丙咪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氯丙咪嗪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疗效以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T)评定:T≥75%为痊愈,50%≤T<75%为显效,25%≤T<50%为有效,T<25%为无效。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痊愈 显效 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u=2.297,P<0.05)。治疗第2、4、8周末,实验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09,3.90,5.58,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用氯丙咪嗪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氯丙咪嗪治疗。  相似文献   
49.
血府逐瘀汤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分层随机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08/2006—01在河北省人民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68例,均符合CCMD-2-R中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合用氯丙咪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氯丙眯嗪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疗效以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T)评定:T≥75%为痊愈,50%≤T〈75%为显效,25%≤T〈50%为有效,T〈25%为无效。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u=2.297,P〈0.05)。治疗第2、4、8周末,实验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2.09,3.90.5.58,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用氯丙咪嗪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氯丙咪嗪治疗。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联合治疗方法与常规血液透析(HD)方法对比(自身对比)。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肌酐、白蛋白、血细胞及临床症状。结果血液灌流能显著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中分子物质,单次使用治疗2h MMS平均下降25.0%,最高达44.4%。而普通透析对MMS无多大影响,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患者的睡眠、食欲、皮肤瘙痒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其他任何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结论作为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治疗措施,血液灌流临床使用安全、疗效可靠,无毒副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