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甘草β-香树酯醇合成酶的编码区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甘草β-香树酯醇合成酶(β-amyrin synthase,bAS)编码区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根据已报道的光果甘草bAS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以甘草主根总RNA为模板扩增出甘草bAS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bAS基因编码区长为2 289 bp,编码762个氨基酸残基,命名为GubAs(GenBank注册号:FJ627179),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光果甘草、光叶百脉根、豌豆、截形苜蓿、大豆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达99%,92%,90%,90%,89%.结论:首次报道了甘草bAS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进一步研究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制及为甘草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2.
王学勇  崔光红  黄璐琦  高伟  袁媛 《药学学报》2008,43(12):1251-1257
本文首次从丹参毛状根中克隆得到了丹参4-(5′-二磷酸胞苷)-2-C-甲基-D-赤藓醇激酶(简称为SmCMK)的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EF534309。KEGG软件分析表明:SmCMK位于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上游途径——非甲羟戊酸途径(DXP),是DXP途径上唯一的激酶。所克隆的SmCMK基因序列全长1 493 bp,包括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ORF),推测编码396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质量为43.302 kDa,等电点(pI)值为6.78;含有71 bp的5′非转译区(5′ UTR)和232 bp的3′非转译区(3′ UTR)。末尾具有完整的AATAA加尾信号和PolyA结构,说明所克隆基因的序列较为完整。经序列比对分析表明,SmCMK与其他植物CMK激酶家族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受茉莉酸甲酯(MJ)诱导后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丹参酮类成分含量受MJ诱导后的增加趋势一致,初步证明了SmCMK基因表达量与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丹参酮类成分的次生代谢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前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对于晚期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的治疗已逐渐开展,但对TMLR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拟对TMLR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进行监测,以了解TMLR围术期对机体氧供给和氧消耗的影响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院自1997年2月~2001年2月对2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本文总结了此类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经验,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65例冠心病病人,男209例,女56例,年龄29~79岁,ASAⅡ级180例、Ⅲ级85例。术前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劳力性心绞痛98例、不稳定心绞痛167例、伴有陈旧性心肌梗死12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40%~60%213  相似文献   
45.
挤压伤导致手指离断,因离断手指远端挫伤严重,使皮下静脉网破坏,毛细血管床、指动脉均广泛损害,再植后不容易成活,或者短期成活后再坏死,再植失败.另外因软组织损伤严重,再植后功能恢复不良,因此临床上对此类损伤是否适合再植有一定的争议.我们以往对此类损伤不积极主张进行再植.但此类损伤往往是多手指离断.而且伴有拇指及食指等重要手指损伤,如果不进行修复对患者手功能影响很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根据这种情况,2001~2002年我们在临床及解剖观察的基础上,对挤压伤导致手指离断的16例患者共37指进行了再植,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麻醉科OPCABG围术期数据库,回顾性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2 379例OPCABG患者围术期资料,将与术中及术后10 d内死亡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组围术期死亡患者32例,病死率为1.3%。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后应用透析(P<0.01,OR=23.791)、术前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40%(P<0.001,OR=6.903)、术中室颤(P<0.025,OR=5.292)、急诊手术(P=0.009,OR=4.539)、术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P=0.009,OR=4.488)、性别(P=0.018,OR=2.312)、术前心肌梗死史(P=0.025,OR=2.180)与年龄(P=0.027)为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女性病死率高于男性(男性19/1 830,女性13/54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应用透析(P<0.001,OR=26.141)、术前射血分数<40%(P<0.001,OR=8.436)、急诊手术(P=0.003,OR=5.039)与性别(P=0.026,OR=0.418)为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应用透析治疗、性别、术前EF<40%和急诊手术是OPCABG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围术期肾保护、积极维护心功能、提高急诊和女性OPCABG患者围术期处理水平,有利于控制OPCABG围术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泽泻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颈部注射硬化剂建立痰浊眩晕模型,按照均匀设计原则将48只家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泽泻汤配比1,2,3组和西比灵组,每组8只,3个泽泻汤配比组分别按5∶2(泽泻50 g,白术20 g),1∶1(泽泻20 g,白术20 g),1∶1(泽泻35 g,白术35 g)组方投药,均按煎剂6 g·kg-1·d-1 ig,2次/d,连续ig给药2周,10周后分别观察舌苔、眼震持续时间及颈动脉血液动力学.结果:模型组比正常组体重明显增加(P<0.01),出现厚腻舌苔,眼震持续时间明显变长(P<0.01).与模型组相比,配比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P<0.05),甘油三酯(TG)水平有更为明显的差异(P<0.01);配比1,3组TG,TC,LDL-C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配比2组相比,配比1,3组TG,LDL-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 <0.05,P<0.01).配比3组左侧椎动脉(LV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较模型组加快(P<0.05),其右侧椎动脉(RVA)的Vs,Vd和Vm较模型组明显加快(P<0.01),基底动脉(BA)的Vs,Vd,Vm较模型组有明显加快(P<0.05或0.01).与西比灵组比较,配比3组实验动物RVA,BA的Vd有明显加快现象(P<0.05).结论:泽泻汤不同配比均能调节血脂代谢,改善眩晕模型的眼震症状,其中1∶1(泽泻35 g、白术35 g)配比能获得优于其他配比组和西比灵组的疗效.  相似文献   
48.
针对目前传统鉴定方法在中药鉴定过程中的不足(如多来源药材品种鉴定),结合分子鉴定的技术优势与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较为精确的中药鉴定方法,中药系统鉴定法.文章介绍了中药系统鉴定法的概念、原理及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中药系统鉴定法的提出,不仅从性状、显微、化学等“表型性状”方面揭示中药“种”的特征信息,还从其遗传物质DNA信息(基因型)的角度,更深层次的揭示“种”、“亚种”、“居群”等分类及演化关系等,为中药鉴定学科的深入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丹参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与有效成分积累之间的关系,为揭示丹参药材质量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采用自己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3个功能基因SmAACT,SmCMK,SmIPPI的表达量,探讨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与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丹参质量差异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道地产区河南、山西产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及SmAA CT与SmCMK的表达水平相关系数相对较高,相关性明显,北京栽培丹参的这种相关性则较低.结论:SmAACT,SmCMK基因表达水平与丹参酮类成分积累具有一定相关性,而SmIPPI基因表达则对成分积累影响不大,说明丹参酮类成分的积累受上游途径SmAACT,SmCMK基因调控作用明显,SmAACT,SmCMK基因及其表达可作为丹参植物质量差异分析的分子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共聚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2例42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同时行角膜病灶组织刮片染色检查。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2例42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到真菌菌丝为39例39眼,检出阳性率93%(39/42),行角膜病灶组织刮片染色镜检,观察到真菌菌丝为30例30眼,检出阳性率71%(30/42)。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5)。结论: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无创、高效、直观的检查设备,对真菌性角膜炎的初步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