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能否参与血流导向支架治疗动脉瘤的早期愈合过程.方法 选择清洁级大白兔5只,采用胰弹性酶制备右侧颈动脉动脉瘤模型.自体培养EPCs后,用Hoechst 33342和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进行双标记.利用血流导向支架治疗兔的动脉瘤,将标记的EPCs经静脉自体回输,2周后利用细胞示踪技术观察EPCs参与动脉瘤内膜的修复情况,结合扫描电镜、病理、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EPCs参与内膜修复的过程.结果 ①单纯血流导向支架治疗后2周复查,动脉瘤完全不显影(5/5),动脉瘤完全闭塞,瘤颈口覆盖新生内膜;②在2只实验动物(2/5)的动脉瘤切片中发现Hoechst 33342和CFSE双标记的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位于新生的内膜内;③扫描电镜及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内膜面仅有少量内皮细胞修复内膜.结论 EPCs参与了动脉瘤的早期内膜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作为抗血小板新药,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作用机制、用法、用量等方面都不同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传统药物.认识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状况,对血管内介入放射学,尤其是对于抗血小板要求比较严格的神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是否参与兔动脉瘤血管损伤的修复过程。方法取清洁级兔10只,利用弹性酶诱导动脉瘤模型。按照EPCs回输方式不同,随机分为颈动脉原位回输组和耳缘静脉回输组,每组5只。自体培养EPCs后,用Hoechst33342和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对细胞进行双标记。采用荧光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EPCs参与新生内膜修复的过程。结果①培养的EPCs经Hoechst33342和CFSE双标记后,颈动脉原位回输组自体回输EPCs(1.45±0.09)×10^6个,耳缘静脉回输组自体回输EPCs(1.47±0.17)×10^6个。②颈动脉原位回输组的动脉瘤内血栓中及新生内膜内均可见双标记的细胞直接黏附(5/5),内膜表面未见内皮细胞生长。③静脉回输组的部分动脉瘤壁新生内膜内(非内膜表面)可见到双标记细胞(3/5),未见有内皮细胞生长。④两组动脉瘤组织的HE染色均未见内膜上皮样细胞分布,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内膜Von Willebrand因子(vwF)染色阴性。结论EPCs参与了动脉瘤损伤血管的早期内膜修复,但未以转化成内皮细胞形式参与修复。  相似文献   
14.
兔特异性动脉瘤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兔特异性动脉瘤数值模型并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外科手术结合弹性蛋白酶诱导法建立兔特异性动脉瘤数值模型,计算动脉瘤体颈比(AR),采用ANSYS CFX软件对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如壁面切应力、流场、冲击域、压力场等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统计分析。结果动脉瘤AR值最大为1.79,最小为0.49。壁面切应力在动脉瘤流入道最高(28.39 Pa),瘤顶次之(11.39 Pa),流出道最低(6.64 Pa)。动脉瘤流入道和流出道壁面切应力梯度变化与AR值均无相关性(r=-0.016,P=0.957;r=0.185,P=0.527)。流场复杂性与AR值显著相关(r=0.627,P=0.016),而动脉瘤颈口的冲击域宽度与AR值相关性不显著(r=0.38,P=0.18)。动脉瘤顶压力最高(3 046.72Pa),动脉瘤流入道和流出道压力梯度变化与AR值均无相关性(r=0.202,P=0.489;r=-0.147,P=0.616)。结论兔特异性动脉瘤数值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与病人特异性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基本吻合,是研究动脉瘤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弹性蛋白酶诱导的兔囊状动脉瘤与人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形态学差异.方法 采用弹性蛋白酶诱导的方法制作兔右颈总动脉起始部囊状动脉瘤模型18例,3周后行DSA并三维重建.测量动脉瘤瘤高、瘤宽、瘤颈宽、高径比(AR值)、颈宽角、载瘤动脉直径和载瘤动脉夹角,并与人眼动脉段动脉瘤对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瘤高:兔动脉瘤组(5.32±1.65 )mm,人眼动脉段动脉瘤组(3.69±1.95)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R值:兔动脉瘤组1.34±0.57,人眼动脉段动脉瘤组0.94±0.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动脉瘤组与人眼动脉段动脉瘤组的瘤宽、瘤颈宽、颈宽角、载瘤动脉直径和载瘤动脉夹角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蛋白酶诱导的兔囊状动脉瘤在形态学上与人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虚拟血流导向装置(FD)与基于微型CT机重建真实FD对兔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14只,利用弹性蛋白酶诱导兔右侧颈总动脉瘤模型14个.于造模后3周,行DSA检查重建三维动脉瘤模型,并在载瘤动脉内置入FD.置入FD后3个月处死动物,切取包含FD在内的整段载瘤动脉.用微型CT机扫描所有标本,计算出瘤颈处FD的金属覆盖率(MC).根据微型CT扫描FD数据,重建真实FD三维模型,运用 Solid Works 软件绘制虚拟三维FD模型.运用计算机软件将真实FD模型和虚拟FD模型分别置入兔动脉瘤三维DSA模型中,并将FD模型与动脉瘤融合.运用CFD的方法,比较虚拟释放FD与真实释放FD对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差异.结果 ①14个真实FD模型中,MC≥35%组8个,MC〈35%组6个.14个虚拟FD模型的MC为29.4%~31.1%.②在MC≥35%组中,真实FD模型的入射血流量、入射血流速度及归一化的平均壁面切应力(WSS)明显低于虚拟FD模型,相对滞留时间长于虚拟FD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壁面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MC〈35%组中,真实FD模型与虚拟FD模型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在真实FD模型中,MC≥35%组的归一化的平均WSS低于MC〈3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虚拟FD模型中,MC≥35%组与MC〈35%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微型CT重建的真实FD模型,在MC≥35%时,与虚拟FD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差异.在两种模型的MC接近时,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差异,提示采用虚拟FD释放技术可用于评估FD置入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方法显示弹性酶诱导的兔囊状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取10只新西兰兔,采用弹性酶诱导方法制作兔右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3周对所有动物分别进行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根据造影结果测量动脉瘤短径、长径和瘤颈宽。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造影方法显示的动脉瘤相关参数测量结果差异。结果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方法均能较清楚的显示的动脉瘤,比较不同造影方法测量的动脉瘤短径、长径和瘤颈宽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是0.646,0.427和0.625)。结论不同的造影方法均能较准确显示弹性酶诱导的兔囊状动脉瘤大小,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条件可选用不同的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血流导向支架(flow diverting stent,FD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新装置,其治疗动脉瘤的机制是通过对载瘤动脉的血管重建,干扰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从而诱发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并促进瘤颈部内膜的修复。目前,FDS主要用来治疗颅内复杂或难治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8岁,因突发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于2011年6月15日收入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时查体:意识模糊,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d=3 mm,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行头颅CT检查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Ⅲ级.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动脉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