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42例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42例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术前仅18例(42.9%)诊断正确;余24例中20例疑为肺癌,4例误诊为结核瘤或良性肿瘤。结论:该病病程长,症状较轻。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上很难与肺癌鉴别。强调术前纤维支气管镜和经皮肺穿刺检查十分重要。肺部炎性假瘤虽属良性,亦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式以局部切除和肺叶切除为主,尽量多保留正常肺组织。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中长波紫外线治疗肋软骨炎(Tietze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164例Tietze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2例,紫外线组采用超红斑量直接照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加强的松龙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紫外线组1次治愈率达95.1%;对照组为63.4%(P〈0.01)。结论;中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Tietze综合征1次治愈率高,不良反应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3.
纤支镜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内周围型病灶症状出现较晚 ,早期不易发现。即使由于其它原因在胸部X线平片上发现较小病灶 ,也因其特征不明显常难与炎症、结核及良性肿瘤鉴别。观察治疗或开胸探查则有可能延误诊断或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此 ,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检查技术获得肺内周围型病灶的病理学和细胞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 5 4例患者 ,年龄 2 7~ 6 8岁。首发症状为咳嗽 2 8例 ,胸痛 2 3例 ,咳痰带血 19例 ,发热 7例 ,由于其它原因X线检查发现 4例。胸片检查发现肺野内结节阴影 ,影像学特征不明显。1.2 技术操作 纤维支…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心电图及心肌代谢标记物改变的临床意义,评价其在围术期心肌缺血及心梗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42例CABG术后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每天1次,如果有心电图改变,则每天2次,连续3—5d。检测术后4—6h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如果有异常,则连续检测3d,每天1次。结果在142例病人中,心电图单纯ST-T改变41例,其中ST段上移32例,ST段下移9例,出现Q波者10例,其中单纯Q波者7例,伴ST段抬高3例,无阳性改变91例。CK-MB阳性8例。cTnI阳性5例。诊断围术期心梗2例。结论CABG术后心电图及心肌代谢标记物的改变须综合分析,结合麻醉、手术过程和病人病情特点可有效提高围术期心肌缺血及心梗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5.
26.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三尖瓣反流在左心瓣膜疾病纠正后难以自行改善,如果不对三尖瓣病变加以处理,三尖瓣反流可持续存在并可逐渐加重导致右心功能衰竭[1].因而,目前普遍认为,三尖瓣关闭不全尤其是中度以上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应积极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2].文献报道,使用成形环的三尖瓣成形术远期效果优于不使用成形环的三尖瓣成形术[3].但使用成形环的术式中,究竟应选择何种成形环,无统一标准,自2007年9月至2010年5月我院对110例左心系统瓣膜疾病合并三尖瓣反流的患者在实施左心系统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同期以三尖瓣硬质三维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手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7.
高等医学院校附属临床医院成立康复病房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卒中所致偏瘫、车祸和意外伤害所致截瘫、颅脑外伤,以及随着社会老龄化,各种慢性疾病和老年病引起的功能障碍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康复问题日显突出,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早期康复介入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的勇气,为他们自食其力、生活自理,重返社会提供有力的帮助。但是,具有医、教、研功能的高等医学院校附属临床医院目前没有足够的床位接纳这些患者,使患者失去康复治疗的黄金时期。因此,为缓解临床科室的压力,防止患者的流失和更好地为各种功能障碍患者服务,高等医学院校附属临床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康复病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心内膜垫缺损合并三尖瓣隔瓣发育不良患者的三尖瓣隔瓣重建术,并探讨此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三尖瓣隔瓣和前瓣瓣叶及腱索的发育情况,采取不同的三尖瓣隔瓣重建方法,并于术前、术后(出院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此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全组病例于三尖瓣成形术后,反流面积均较术前明显较少,其中87.5%的病例为轻度以下反流,未出现重度反流者。结论:改良三尖瓣重建手术方法既能达到三尖瓣环缩手术法的效果,又能保证有效的三尖瓣面积,且操作简单,取材方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9.
右腋下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右腋下小切口剖胸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例疗效。方法:117例患儿均采用右侧腋下长约6~10 cm的弧形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补片修补缺损72例,小缺损直接缝合45例。 结果:右腋下小切口组患儿与同期经正中剖胸入路组62例患儿相比,心肌阻断时间[分别为(34.3±12.5)和(35.9±16.9)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6.5±4.1)和(7.2±3.4)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胸液引流量[分别为(187.6±110.0)和(230.6±92.5)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8.2±1.3)和(10.5±2.5)d]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剖胸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较常规正中剖胸入路可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及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经验,旨在进一步拓宽体外循环技术在综合医院多学科领域里的应用范围。方法 2005年1月~2012年3月共完成的9例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及急诊抢救中的应用。4例采用股-股转流技术,1例采用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转流技术,2例分别采用降主动脉和右心房插管输血技术,2例分别采用升主动脉与股静脉和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股静脉插管转流技术。结果 9例体外循环转流顺利实施,体外循环时间17~180 min,3例阻断时间29~46 min,8例手术及急救成功,术后顺利康复出院,1例心脏骤停的冠心病患者抢救无效,心脑复苏失败,死亡。结论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高难度非心脏外科手术获得成功,也为非心脏外科手术术中大出血的急诊抢救提供新的救治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