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结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ASCP)手术中脑保护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以上)62例,体外循环均采用DHCA技术和在DHCA基础上行ASCP,应用离心泵头,控制脑灌注的流量及压力。术中监测血液稀释度、平均动脉压、电解质和血糖等变化,使用降温期间用PH稳态、低流量及复温期间用α-稳态的联合方法进行血气分析,调节酸碱平衡,给予常规超滤与零平衡超滤相结合,记录尿量。结果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为104~206 min,平均(164.8±38.1)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7~125 min,平均(90.1±32)min;停循环时间为(n=53)18~61 min,平均(36.2±15.7)min,脑灌注时间15~55 min,平均(37.8±10.6)min辅助时间13~79 min,平均(47±20.9)min;常规超滤54例,超滤液量为1 200~5 000 ml,常规超滤和平衡超滤相结合4例,超滤液量为5 000~7 000 ml,全部患者手术顺利,血流动力学平稳,顺利停机,安返监护室,术后14~70 h清醒,术后早期出现躁动3例,短期低氧血症5例,肾功能不全2例,61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肾衰竭及脑出血。结论在DHCA期间合理安全的脑保护,有利于提高老年DeBakey主动脉夹层患者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的质量,确保术中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手术中脑保护方法的应用,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双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技术(SACP)、血液超滤技术和药物辅助保护技术,为16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及2例弓部动脉瘤患者施行全主动脉弓四分支人工血管替换术。通过观察术后患者双侧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球结膜有无水肿及水肿程度,术后清醒时间及清醒程度,清醒后有无神经功能异常,有无躁动及四肢活动情况,初步判断患者有无脑缺血、缺氧表现,有无脑水肿及脑水肿程度,有无脑梗塞和脑出血情况发生,如果怀疑有上述情况发生,可以进一步通过头部CT检查加以证实,从而对患者术中脑保护效果作出综合判定及评价。结果:18例患者手术顺利,14例患者术后早期完全清醒,未出现脑缺血、缺氧、脑水肿、脑梗塞和脑出血引起的短暂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无呼吸功能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治愈出院;死亡4例。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06~371(253.9±65.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1~299(186.7±53.8)min,DHCA时间22~136(68.0±24.1)min,DHCA时最低鼻咽温度11.6~22.2(16.1±3.1)℃,DHCA时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流量控制在在5~10 mL·kg-1·min-1,经右侧桡动脉监测脑灌注压力,一般在40~60 mmHg,超滤液量1 000~7 200(4 078.0±1 350.7)mL,血液红细胞压积达到25%以上。 结论: 深低温是停循环时脑保护方法之一,但受时间限制;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延长了停循环安全时限,避免了大脑Willis环不完整缺陷,使双侧脑供血更均匀;药物保护技术和超滤技术的应用使脑保护效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指瓣膜性心脏病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曾是引发房颤的最常见的病因,但近年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日益增多,已逐渐成为年长者房颤的主要因素<'[1]>.如何合理、有效地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笔者为1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实施心内直视手术的同时施行双极射频消融改良MazeⅢ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大肌胸腔内移植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有效性。方法 :用带蒂胸大肌瓣移入胸腔内封闭支气管残端 ,同时行胸开窗造口术 ,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 3例。结果 :支气管残端瘘封闭良好 ,改善了呼吸功能 ,无手术死亡。结论 :胸大肌胸腔内移植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大规模房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总发病率为0.77%。以往房颤多被看作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然而近20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同时也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因此,房颤的治疗成为了临床上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0公斤以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2006年12月-2011年7月共对153例10公斤以下婴幼儿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例心脏直视手术,男82例,女71例,年龄为5个月-5岁,平均(20.0±8.4)个月,其中5-12个月31例,13-24个月82例,25-36个月39例,37-60个月1例;体重4-10 kg,平均(8.9±1.3)kg。69例使用膜肺,84例使用西京87型(小号)鼓泡式氧合器;19例采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其余均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浅或中低温高流量灌注。结果体外循环时间为18-166(57.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8-123(39)min,开放主动脉后148例患儿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为97%,辅助时间为4-60(16)min。术后患儿死亡3例,死亡率为2%,死亡原因2例为严重低心排,1例为突然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临床死亡。结论根据婴幼儿的体重、病情及手术操作难易程度选用膜肺或鼓泡肺,尽量减少预充晶体量,提高胶体预充量,采用高流量灌注,通过给予速尿、超滤、加入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及良好的心肌保护、肺保护、脑保护有利于患儿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法乐四联症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一期矫治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法乐四联症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一期矫治术的方法与经验。方法 :采用涤纶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及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手术治疗法乐四联症 1 0 7例。结果 :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1 6例 ,其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8例 ,死亡 4例 ;灌注肺及胸腔积液各 4例 ,均治愈。生存病例随访3个月~ 5年 ,无晚期并发症或死亡病例。结论 :加深对法乐四联症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认识 ,完善手术矫治技术方法 ,可明显地降低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发生及死亡 ,取得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壁微创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PDA患者32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16例接受开胸动脉导管结扎术,实验组16例接受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壁微创封堵术。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48h内平均体温、术后心率、术后血压、呼吸机辅助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血管活性药物及止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巾及术后输血、拆线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无患者术I}1中转开胸。实验组在切口长度【(4.24±1.74)cm】、术中出血(18.27±5.38)mL]、手术时间[(0.96±0.33)h1、术后心弓墨【(98.45±9.72)次/min】、术后血压【(15.38±1.26)/(8.79±0.86)kPal、呼吸机辅助时间【(1.45±0.32)h1、抗生素使天数I(3.26±0.53)d】、m管活性药物【(3.26±0.53)d】、止痛药物的使用f12.5%(2,16)】、术巾及术后输【0.00(0/16)1、拆线时间【(3.52±0.39)dl、住院天数【(7.38±1.07)d】等优于对照组f(24.13±4.92)(127.52±26.63)mL、(3.7l±O.50)h、(126.5l±12.94)次min、(16.68±1.19)/(9.91±0.84)kPa、(20.24±4.12)h、(5.37±0.74)d、37.5%(6/16)、62.5%(10/16)、81.3%(13/16)、(8-2l±0.43)d、(14.92±2.42)d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平均体温比较I(37.34±0.61)、(37.53±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6.3%(1/16)】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37.5%(6/16)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l,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壁微创封堵术治疗PDA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不影响体表美观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研究高龄(≥70岁)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行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手术的优势并总结其经验。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中心共收治≥70岁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27例,经充分术前准备,均行急诊手术,手术均在全麻、中度深低温停循环加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改良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支架象鼻术,其中合并有瓣膜病变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行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1例因肾功能不全、感染死亡,1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肾功能不全5例,低氧血症2例,手术切口感染3例,一过性脑神经功能障碍3例。结论对70岁以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行改良主动脉弓置换手术,能大大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并降低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使手术存活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管理策略,总结新型手术中体外循环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8月122例病人实施微创心脏手术,其中男性54例,女性68例,年龄14-65(36.7±14.5)岁,体质量31-76(57.3±10.6)kg。61例采用常温非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非停跳组),其余病例于浅或中低温体外循环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停跳组)。术式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左房黏液瘤摘除术。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病例采用股动脉插管、二级股静脉插管建立循环回路,必要时加用上腔静脉插管引流。其余病例均采取股动脉插管、同侧股静脉插管及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回路。停跳组阻断升主动脉后,顺行灌注4∶1冷血停搏液,行浅或中低温高流量灌注。必要时配合超滤。结果体外循环时间20-161(72.4±27.9)min,最低鼻温27.7-35.4(33.0±1.9)℃,最低肛温31-35.7(34.1±1.3)℃。停跳组61例病例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7-107(49.9±21.0)min,其中36例病人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为58.9%。转中常规超滤3例,超滤液量1 500-3 000ml;平衡超滤8例,超滤液量2 000-7 000ml;常规超滤±平衡超滤6例,超滤液量3 800-6 500ml。122例患者均安返监护室,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4-18(6.5±2.5)h。监护室停留时间为13-37(19.0±4.8)h,术后胸腔引流量50-420(150±203)ml。术后住院时间为6-21(7.2±2.0)天。治愈出院121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0.8%。结论综合而全面的进行体外循环管理对微创心脏手术是有效而必要的,同时还应注重与术者及麻醉师等相关手术人员的有效配合与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