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Cs)对男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6例男性A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22例,予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和GCs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激素),检测2组治疗6个月前后血清骨保护素(OPG)、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BASDAI评分、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OPG水平显著升高(P〈0.05);ESR、CRP、BASDAI评分显著降低(P〈0.05);M-CSF水平亦降低,其中GCs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OPG和M-CSF水平及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BASD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联合应用小剂量激素影响AS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炎性指标,对BMD影响不大,其在AS治疗中是安全有益的。  相似文献   
82.
目的:系统评价带状疱疹并假性肠道梗阻相关研究文献,以减少带状疱疹致假性肠梗阻的误诊误治,提高诊断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VIP及Cochrane等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表格并评价质量。结果:(1)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免疫力低下为主要诱因,国内诱因不详;(2)皮肤及腹部症状为主要症状,腹部X线平片为确诊手段;(3)国内外以一般治疗、胃肠减压及抗病毒治疗为主,国内外治疗效果相近,无并发症报道。结论:免疫力低下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皮肤及腹部症状为主要症状;国内外各研究一致性认为腹部X线平片为确诊手段,一般治疗、胃肠减压及抗病毒为主要治疗手段,疗效相近;纳入证据级别低,该病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尚需结合临床医生经验及患者价值观。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小圆肌压痛点与局部痛点联合阻滞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应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混合液,联合阻滞组(n=35)分别阻滞患臂小圆肌压痛点与局部痛点;痛点阻滞组(n=33),只对肱骨外上髁处局部痛点阻滞。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效果评价显示,联合阻滞组与痛点阻滞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2.86%和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圆肌压痛点与局部痛点联合阻滞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可降低肱骨外上髁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4.
延髓的写翮和闩部是血管母细胞瘤常见的好发部位之一,该部肿瘤完全切除是很危险的。显微外科的应用使这一手术得到改进,并有成功切除的报道.然而呼吸、循环功能核团聚集的延髓,手术处理仍有很大争论。本文报道径直接入路成功地全切了二例延髓血管母细胞瘤。例1:男、42岁,81年1月出现右手指麻木、年底发展至整个右半身。82年1月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盐酸丁丙诺啡复合局麻药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单侧上肢或(和)手外伤患者96例,据伤情行腋路或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复合液20mL。随机分为单纯局麻药组(N组)、在局麻药中加入丁丙诺啡3μg/kg组(B组)、在局麻药中加入吗啡75μg/kg组(M组),每组32例。观察术中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时间、患者心率(HR)、血压(BP)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后随访48h,记录有效镇痛(VAS评分<3)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可满足手术要求,术中HR、BP及SpO2平稳;B组、M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有效镇痛时间均优于N组(P<0.05),而B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较M组少。结论:丁丙诺啡3μg/kg复合局麻药行臂丛神经阻滞可加速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阻滞完善时间,并能有效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增强术后镇痛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6.
通过剖腹取胎,用SPF昆明小鼠代乳仔沙鼠,培育SPF沙鼠核心群,然后扩大清洁沙鼠生产群,繁殖的清洁级沙鼠,供出血热疫苗研制用。  相似文献   
87.
翼点眶上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鞍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翼点眶上小骨窗入路显微手术冶疗大型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大型鞍区肿瘤均采用经翼点皮切口眶上小骨窗入路进行开颅手术。皮瓣按翼点入路切开,但仅采用经眶上小骨窗开颅,骨窗呈椭圆形,最大直径仅为3.5~4.0cm,前部尽量靠近颅前窝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鞍区肿瘤切除。结果 取得显微镜下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无1例手术死亡。仅有1例64岁老年病人术后并发高血压脑出血,于术后3个月死于8市部感染。其他多数病人术后仅出现较为短暂的多尿和低钠血症,经应用脑垂体后叶素和(或)长效尿崩停以及浓氯化钠溶液后效果良好,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经翼点皮切口眶上小骨窗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区大型肿瘤,均可做到显微镜下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且对脑组织损伤轻,肿瘤显露好,是较为理想的鞍区肿瘤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8.
元江县鼠疫流行区鼠类及鼠蚤调查及防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2年3~4月,对云南省元江县鼠疫流行区的鼠及鼠蚤进行了调查和防制。共获得鼠213只,隶属3属5种;蚤294只,隶属2属2种。用0.05%敌鼠钠盐毒谷饱和投饵,取得了96%的灭鼠效果,即时控制了疫情,说明在鼠疫疫区紧急处理时灭鼠应首选慢性杀鼠剂。用0.05%溴氰菊酯和5%滴滴涕加0.5%敌敌畏混合剂,分别于灭鼠前后对地面作滞留喷洒,灭蚤率为93%;而只用5%滴滴涕加0.5%敌敌畏在灭鼠前喷洒一次,灭蚤率仅达74%,笔者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89.
本文报告了1987~1991年在大兴安岭东南部平原草原、丘陵草原及中低山山谷草原达乌尔黄鼠的垂直分布及鼠疫流行病意义。黄鼠数量、有鼠样方率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前二者同时亦是影响鼠疫动物病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0.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endogenous opioids play an important pathophysiological role inthe lesions secondary to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rauma.Opiate antagonists and opioid antisera havebeen found to improve the outcome of experimental brain injury,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which appears to act in part as a functional antagonist of opioid system,has also been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brain injury.The developments of these as-pects in our laboratory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