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06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频率振动应变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频率振动应变(vibration strain)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及分化的影响,确定最佳振动频率.方法 应用自制复合振动仪,将振动强度0.5g(g为加速度),不同频段3~10、15~30、25~45、50~80和80~100Hz振动应变分别作用于成骨细胞,振动应变加载后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能力(MTT法)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的变化.结果 15~30和25~45Hz频段诱导成骨细胞周期循环(P<0.01),促进细胞增殖(P<0.01),增强ALP活性(P<0.01);80~100和3~10Hz频段抑制细胞周期循环(P<0.01);80~100Hz频段抑制细胞增殖(P<0.01);50~80和80~100Hz频段抑制ALP活性(P<0.01).结论 不同频率振动应变对成骨细胞周期、增殖能力、ALP活性均有影响,振动应变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最佳频率为15~45Hz.  相似文献   
12.
邻近非主干动脉重建椎动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邻近非主干动脉重建椎动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20具(40侧)成人防腐固定尸体标本,观察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颈横动脉、甲状颈干及椎动脉颅外段的形态学参数,并在2具尸体标本上模拟行吻合血管椎动脉重建术。结果 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及颈横动脉均有2mm以上的外径及合适的可游离长度,具备进行端侧吻合重建椎动脉的解剖学条件。甲状颈干的外径与椎动脉相似,适合端端吻合,但仅有38.5%具有合适的血管干(大于10mm)。模拟手术示这些邻近非主干血管重建椎动脉可行。结论 邻近非主干重建椎动脉具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适合椎动脉第1、2段疾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软骨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退变日益成为骨科最普遍、最重要的问题,而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怎样促进关节软骨修复重建一直是骨科工作者不断追求,渴望解决的难题。然而,无论是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软骨膜或骨膜移植、软骨细胞移植,还是三维立体细胞培养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都仅能在早期生成透明和类透明软骨组织,且随后不可避免会发生退变 [1]。而这些再生的软骨组织,无论是其结构、生物化学或者生物力学特性都与正常透明软骨不同 [2]。因此怎样提高再生软骨质量和防止其发生退变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腰椎前凸角(LL)及胸腰椎转折椎间隙(IP)为基础对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型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7月至8月对223名志愿者进行脊柱全长正位X线检查,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11名,女性56名,男性55名.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值,包括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LL、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指数(PI)、各椎体间终板夹角、脊柱骶骨角(SSA)、矢状面垂轴(SVA)、IP.根据LL、IP将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为3型,Ⅰ型:LL>-40.,IP为L2~3以下;Ⅱ型:-60.≤LL≤-40.,IP为L1~2或T12 ~L1;Ⅲ型:LL<-60.,IP为T11~12以上.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Ⅰ~Ⅲ型组间各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 经测量LL为-49.±10.,TK为36.±7.,TLK为6.±7.,PT为11.±7.,SS为34.±8.,PI为45.±9°,SSA为127.±9.,SVA为(-2.7±22.8)mm.仅LL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与TK、PI、SS、SSA呈负相关(r=-0.387、-0.536、-0.858、-0.801,P<0.05),与TLK、SVA、PT呈正相关(r=0.319、0.296、0.262,P<0.05).入选志愿者均可纳入分型:Ⅰ型19例,Ⅱ型75例,Ⅲ型17例.各型间LL、TK、TLK、PT、SS、PI、SSA、S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4.559、7.431、14.099、4.217、53.856、6.252、35.995、8.626,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示LL、SS、SSA、PI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是脊柱矢状面平衡的核心参数,以腰椎前凸角及胸腰椎转折椎间隙为基础可将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为3型.该分型系统可较好反映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形态差异及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胫骨-股骨单隧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组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46例ACL损伤患者进行胫骨-股骨单隧道双束解剖重建ACL,先后钻取胫骨、股骨隧道,屈膝120。由前内侧入路建立股骨隧道,之后引入双束同种异体肌腱(或自体肌腱),肌腱胫骨端、股骨端(沿肌腱间打入钉鞘形成双束)固定,术后随访,按照IKDC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最后随访时,所有患者前抽屉试验阴性,45例患者(97.8%)Lachman试验阴性,1例患者Lachman试验I度阳性。KT-1000检查显示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平均为(-0.47±1.39)mm,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t=36.07,P〈0.01);其中30例(65.2%)〈0mm,即患侧关节稳定度高于健侧;15例(32.6%)为0~2mm;1例(2.1%)〉2mm。所有患者轴移试验检查均为阴性。活动度检查发现42例伸屈活动度均正常,1例有5。屈膝欠缺,1例患者有10。屈膝欠缺,2例有5。过伸欠缺。从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分析,45例(97.8%)IKDC评级为正常,1例(2.2%)评级为接近正常。综合分析,44例(95.7%)IKDC评级正常,2例(4.3%)为接近正常。术后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为(94.9±3.7)分,Lysholm评分为(93.71±3.3)分。受伤前Tegner评分平均为7.3分,最后随访时为6.9分。结论对膝关节ACL断裂患者施行胫骨一股骨单隧道双束解剖重建,能够建立具有高度稳定性的膝关节,使所有患者获得IKDC评级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珍珠层人工骨促进成骨细胞的体外成骨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珍珠层人工骨对人成骨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珍珠层人工骨、聚乳酸(对照组)与人成骨细胞共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细胞活性、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基质钙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细胞形态、细胞活性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在培养7d及14d后ALP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培养21d后可观察到骨结节,对照组没有骨结节产生。结论:珍珠层人工骨可促进成骨细胞的体外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1 403例成年女性骨密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本地区成年女性人群腰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随年龄、绝经年限、体重、身高的变化规律、各部位骨密度的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情况,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公司的XR-46系列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 403例成年女性人群腰椎(L2-L4前后位及L3侧位)、非优势(左)股骨近端各部位(股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BMD值,按10岁一个年龄组分7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地区成年女性腰椎骨峰含量出现在30~39岁组,而股骨近端骨峰含量出现在20~29岁组,腰椎及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值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腰椎和Ward's三角部位在50~59岁和60~69岁两年龄组骨量呈快速丢失现象.各部位骨密度的偏相关分析显示各部位的骨密度均呈相关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体重对绝经前女性股骨颈的骨密度有影响(P<0.01),而绝经后女性腰3侧位骨密度除了年龄和体重的影响外,身高和绝经年限均对其有影响(P<0.01).成年女性在达到峰值骨量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部位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结论女性机体BMD随年龄而变化,年龄、体重、绝经年限及身高等对机体BMD均有一定的影响,保持合适的体重和体型,有利于BMD的增加与维持.对不同年龄段的成年女性人群,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应以测量不同部位的BMD作为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人成骨细胞在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上的粘附能力。方法 将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与人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 ,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 ,观察人成骨细胞在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上的粘附能力。结果 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与人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 1周后 ,细胞通过伪足贴附于人工骨表面。透射电镜下成骨细胞形态正常 ,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 ,并可观察到细胞之间形成的连接。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附着在珍珠层复合人工骨的成骨细胞增殖指数增高。结论 珍珠层复合人工骨材料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9.
髓核是椎间盘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保持椎间盘高度、缓冲脊柱震荡、维持脊柱运动功能.因此对于椎间盘突出症,人们很早就开始设想采用人工髓核的方式进行置换,以保持椎间盘的功能,并在临床上有初步应用.但是由于人工髓核材料的问题,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开展.最近,Raymedica公司开发了椎间盘髓核假体(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R),该髓核假体由高分子聚乙烯外套和处于其内的半流动性水凝胶(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组成,其完全膨胀后可吸收本身重量80%的水分,而且其容积可随载荷而变化.目前该项腰椎间盘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简称PDN手术)已在欧洲广泛开展,全球已有1000多例患者接受了PDN手术.作者结合临床初步应用对该手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髓核置换是保留脊柱运动功能的非融合技术之一.随着材料科学、组织工程、制造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髓核假体取得了快速、全面的发展.现就人工髓核假体、人工髓核置换的进展动态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