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患者男,29岁,因头痛3个月伴右眼视力下降7d入院.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示右眼视力下降,Karnofsky评分80分.头颅MRI示右侧鞍结节区见2.9 cm×2.4 cm×2.9 cm的不规则囊实性混杂信号影,实性区呈稍短T1等T2信号,囊性区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明显强化,前颅窝底局部脑膜增厚并可见脑膜尾征.病灶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局部向左侧移位.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压包绕其中.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3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PEH)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PEH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EH临床表现较少且症状轻微,缺乏明显特征性,多表现为咳嗽、胸闷及活动后气促等.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弥漫性小结节影,病理学表现多呈结节状分布,细胞形态以上皮样或梭形细胞为主,瘤细胞胞质丰富,呈巢团状不规则排列,结节周边细胞较丰富,间质黏液变.瘤细胞一般缺乏多形性,核分裂及坏死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1、CD34阳性,广谱角蛋白偶见灶性阳性,其他抗体阴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预后介于良、恶性之间.结论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为一种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其他肺疾病,但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需要引起重视.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3 cases of pulmonary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PEH)and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tumor. Methods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3 cases of PEH were described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etiology of this rare disease remained unknown. Symptoms were scanty and usually mild. Chest radiograph or computed tomography usually revealed multiple bilateral pulmonary nodules. Histologically, crown-like clusters of epithelioid tumor cells or spindle cells were filled in the alveoli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tumor nodules, while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nodules contained myxoid to hyaline matrix. Tumor cells generally lacked pleomorphism, mitotic activity and necrosis. They were immunohistochemically positive for CD31 and CD34.CK staining was positive in some cases. There wa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his disease and its prognosis was unpredictable. Conclusions PEH is a low grade malignancy and represents a distinct clinical pathological entity. It is rare and often misdiagnosed as other pulmonary diseases.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性 ,5 3岁。左上腹间隙性隐痛 5年 ,持续性疼痛伴消瘦 3个月。 4年前 ,腹部B超检查、CT扫描 ,脾脏未见肿块。入院前 3个月查体 ,左上腹扪及脾脏肿大 ,肝肾功能化验正常 ,B超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 ;CT扫描显示脾脏内数个肿块直径 1 2~ 3 8cm ,中等密度 ,边界清楚。剖腹手术探查 ,脾脏肿大 ,脾实质内见 3个结节 ,最大直径 4 0cm ,脾门淋巴结不肿大 ,行脾脏及大网膜切除术。病理检查 切除灰褐、灰红色脾脏一具及大网膜组织 ,脾脏大小 17cm× 8cm× 5cm ,片状切开脾脏 ,脾实质中可见肿块 3个 ,其中大者直径 3 8cm ,距脾…  相似文献   
24.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使用的方法主要有自体软骨膜移植,自体骨膜移植,培养的软骨细胞移植,组织工程软骨移植等.近年来,关节镜下的带骨软骨镶嵌移植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开展和应用.该技术通过特殊的取骨工具,将关节非负重部分的正常软骨连带部分软骨下骨取下后转移到受植区域,修复该区域的软骨病损[1,2].[关键词] 带骨软骨;移植;软骨,关节;创伤和损伤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Carney三联征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Carney三联征临床资料,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并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结果:患者年轻女性,先后出现肺多发性软骨瘤及胃肠道间质瘤.镜下肺软骨瘤由境界清楚的软骨小叶构成,小叶间被纤维血管分隔;胃肠道间质瘤表现为胃黏膜下多发结节,镜下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在肌壁间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呈上皮样,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显中度异型性,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CD34、CD117、Vimentin和PDGFRA阳性.结论:Carney三联征好发于年轻女性,包括肺多发性软骨瘤、胃肠道间质瘤和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可同时出现,也可仅存在二联征.  相似文献   
26.
垂体转移癌     
患者男性,51岁,因右侧肾透明细胞癌行右肾摘除术后21个月、右肾上腺转移性癌行腹腔镜肿瘤摘除术后8个月,出现头痛、多饮多尿、畏寒、纳差、双眼视力减退3个月,头颅MRI检查发现鞍区肿瘤而人院。经多学科讨论,认为该鞍区肿瘤以垂体瘤并卒中可能性大,但不排除垂体转移癌,需手术治疗,垂体转移癌临床极为罕见。经常规术前准备后行经右眉锁孔人路、鞍区肿瘤摘除术,术中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垂体转移。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胃胰腺异位(Ⅲ型)上皮癌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胃胰腺异位(Ⅲ型)上皮癌变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形态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常有胃潴留。胃镜示黏膜粗大伴糜烂,幽门狭窄,十二指肠无异常。镜检:腺上皮和平滑肌异型增生,增生腺上皮形成腺管状、乳头状并有明显异型性,其周见平滑肌束穿插,可累及全层,胃小弯淋巴结,网膜组织见异型腺上皮转移或种植。免疫组化:CK7(+),CK20(-)。结论胃胰腺异位(Ⅲ型)是少见的良性病变,其上皮恶变更为罕见,应与皮革胃、先天性幽门肥大及胃肠道间质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28.
多器官粟粒性结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7岁 ,未婚 ,无固定职业。因发热、头痛 3周 ,意识不清 3d急诊入院。病程中患者反复发热 ,体温 38~39℃ ,少许咳嗽、咳痰 ,无胸闷、胸痛。因经济条件有限 ,未做系统检查和治疗 ,入院前 3d出现神志不清 ,大小便失禁 ,抽搐 ,呕吐。体检 :昏迷状态 ,消瘦 ,心、肺、肝、脾无异常 ,颅神经无异常 ,四肢软瘫 ,颈软无抵抗 ,未引出病理反射。血白细胞 7 1× 10 9/L(4~ 9) ,中性 0 94,淋巴 0 0 5 ,红细胞 3 9×10 12 /L(3 5~ 5 5 ) ,血红蛋白 10 9g/L(110~ 16 0 )。肝肾生化无异常 ,结核抗体阴性。胸片检查无异常 ;脑CT示全脑…  相似文献   
29.
患者女 ,6 0岁 ,发现右下腹包块 1年余 ,明显增大 3个月。患者于 15年前已停经 ,停经后 ,阴道无血性分泌物 ,亦无腹胀、腹痛、呕吐及大小便改变 ,患者未曾服用避孕药及其他性激素药。 1997年 1月体检时B超发现右下腹占位性、实性包块5cm× 4cm ,尔后 3个月 ,右下腹包块增大明显。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 ,右下腹扪及包块 8cm× 5cm ,质稍硬 ,边界清 ,活动度差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子宫未见特殊 ,右附件可触及结节性实性包块 ,似儿拳大 ;B超检查、CT扫描提示右髂腰前内侧占位性病变 ,大小 8cm× 6cm ,血生化及免…  相似文献   
30.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8F-FDG(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诊断恶性淋巴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行PET/CT显像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随后与其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46例中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43例,其中1例右侧颈部及腹膜后多发高代谢结节患者经活检确诊为活动性结核,2例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伴代谢增高患者病理证实为转移性腺癌,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3.5%,93.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恶性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与少数活动性淋巴结核以及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难以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