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5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216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799篇
内科学   378篇
皮肤病学   250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270篇
外科学   665篇
综合类   1471篇
预防医学   423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666篇
  9篇
中国医学   520篇
肿瘤学   20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风洞噪声环境对豚鼠听功能及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上凋亡标志物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噪声暴露前给予预防用腹腔注射雌激素研究雌激素对噪声暴露后豚鼠听力损伤及内耳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42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6只,单纯噪声组(噪声组)及噪声+雌激素预防组(雌激素组)各18只。两实验组暴露于模拟风洞噪声环境中。分别于噪声暴露前(Pr)、暴露后1天(E1)、3天(E3)、7天(E7)、恢复后3天(R3)、7天(R7)检测其双侧听性脑干反应阈值(ABR)。并于E3、E7、R7时间点取实验动物耳蜗行连续冰冻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凋亡标志物Caspase-3在实验动物内耳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上的表达。结果 E1、E3、E7时间点,噪声组ABR阈值较噪声暴露前明显增高(P<0.01),且暴露时间越长,ABR阈值增高越明显。雌激素组在E1的ABR阈值较噪声暴露前明显增高(P<0.01),E3和E7时ABR阈值有增高趋势,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实验组间噪声暴露后听阈变化值在E1和E3点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E7点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R3点较E7点,噪声组ABR阈值降低(P<0.05)。雌激素组在R3时间点,ABR阈值明显降低(P<0.01),与R7点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两实验组间比较雌激素组的实验动物ABR阈值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噪声组(P<0.01)。噪声暴露后,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及毛细胞的凋亡标志物Caspase-3表达在各时间段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雌激素组Caspase-3表达变化有相同趋势,但在E3、E7及R7三时间点均弱于噪声组。结论豚鼠暴露于风洞噪声环境下可导致其听功能损伤,损伤程度在本研究噪声暴露时间内与噪声累积量呈正相关。噪声暴露结束后,听力损失可部分恢复。同时,内耳凋亡标志物的表达和听力下降呈现相同趋势。噪声暴露前预防性应用雌激素,可促进噪声暴露后听力损伤的恢复、减少内耳凋亡标志物表达、减轻内耳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2.
血管介入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糖尿病的周围血管病变(PAD)是导致糖尿病足及截肢的主要原因,其患病率可达15%,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糖尿病足病介入治疗研究的资料较少,自2011年3月-2011年6月,我科应用介入治糖尿病足患者1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自拟归芪升白汤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61例恶性肿瘤放化疗致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归芪升白汤,对照组服西药鲨肝醇片、利血生片、维生素B4片等;当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至2.0×109/L时,均联合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60%,两组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致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同样的西药及牵引复位手法治疗之外,还同时给予中医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4%,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2.1%,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中药"舒心Ⅰ号"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疗效。方法:500例CP患者用ZUNG抑郁目评量表筛选,分成A组(111例)CP伴发抑郁障碍和B组(389例)单纯CP。A组和B组随机分成A1、A2组,B1、B2组。A1、B1组予以中药、西药治疗,A2、B2组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前后A1、A2、B1、B2组NIH-CPSI评分。A1与A2比较在总评分及NIH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与B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总有效率77.78%,A2组总有效率59.64%,B1组总有效率64.50%,B2总有效率60.32%,A1与A2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与B2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心Ⅰ号配合西药对CP伴发抑郁障碍有较好疗效,中药、西药有协同作用。B1、B2组治疗结果排除舒心Ⅰ号的安慰剂效应。  相似文献   
997.
正交试验优选盐炙续断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盐炙工艺对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影响,优选盐炙续断炮制工艺.方法:以HPLC测定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盐炙续断炮制工艺参数.结果:优选的盐炙续断炮制工艺为每500 g续断药材用10 g盐浸润45 min,150℃炒制8 min.结论:优选的盐炙续断炮制工艺可明显提高续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且工艺稳定、质量可控,为续断炮制规范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背景:血管支架置入后靶血管部位易发生炎症反应。 目的:利用siRNA技术抑制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观察其对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方法:采用RT-PCR测定脂多糖刺激EA.HY926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 mRNA的时间梯度与浓度梯度,针对白细胞介素6构建短发卡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EA.HY926,抑制其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 结果与结论: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转染EA.HY926细胞后,脂多糖刺激下EA.HY926细胞表达的白细胞介素6 mRNA及蛋白明显减少。共培养模型中,转染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的EA.HY926细胞作用下,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及蛋白明显降低,结晶紫染色显示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迁移数量减少。说明siRNA技术可抑制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并通过降低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减弱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99.
背景:研究表明皮肤扩张术应用逐渐广泛,但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及对基底压迫影响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通过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观察其疗效,评价定向扩张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对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病灶的患者12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观察非定向、定向两种扩张方法的皮肤组织学改变。 结果与结论:两种扩张方式使扩张器表面皮肤表皮细胞及纤维包膜组织增殖;部分成纤维细胞在真皮层可转化为具有收缩功能的肌成纤维细胞。定向扩张组相对于非定向扩张组具有扩张时间短、扩张次数少、疗效好等优点。两种扩张术对皮肤软组织的病理组织结构改变相似,未发现定向扩张术因单向扩张对皮肤软组织造成更严重损伤及扩张越快挛缩越严重的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提示,临床中定向扩张器相对于非定向扩张器扩张效率高、对基底压迫小、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面颈部体表病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下磨镶矫治屈光不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下磨镶术(SBK)治疗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方法234例(468眼)。术前近视屈光度为-1.75—11.75DS,散光-0.50- -4.75DC。术前经过详细的检查后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下磨镶术,术中测量角膜瓣厚度,术后观察角膜瓣的愈合情况、角膜知觉的恢复时间、白天及夜间视力、夜间眩光、主观干眼的症状等。结果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下磨镶术后角膜知觉的恢复时间为术后3个月,角膜瓣与原角膜融合需半年左右,患者术后干眼症状极轻,不需长期滴用人工泪液并且视觉效果恢复的更好。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下磨镶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