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6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216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799篇
内科学   379篇
皮肤病学   251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270篇
外科学   665篇
综合类   1475篇
预防医学   423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669篇
  9篇
中国医学   521篇
肿瘤学   20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旨在进一步改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自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老年全麻手术患者580例,年龄均为65岁以上,ASA分级Ⅱ~Ⅲ级,从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随机分为A、B两组,全部患者均采取连续腰麻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其中A组于手术结束后连续3 d行电针刺激,B组空白对照。对比2组患者脑脊液血浆乙酰胆碱含量、术后MMSE评分以及最终POCD发病率。结果全麻手术后各组均有患者出现POCD症状,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认知功能上,2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在术后A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哮鸣音发生率较B组更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A组患者脑脊液乙酰胆碱明显高于B组(P0.05),A组脑脊液胆碱酯酶活力低于B组(P0.05);最终A组患者POCD发病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1)。结论针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采取电针刺激,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降低哮鸣音发生率,抑制患者脑内胆碱酯酶活性的同时增加脑内乙酰胆碱含量,恢复胆碱能神经功能,达到控制POCD发病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2.
目的:观察郁元芷麻汤结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舒血宁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郁元芷麻汤口服。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听力水平及耳鸣、眩晕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耳鸣改善总有效率、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郁元芷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73.
目的: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为模型,探讨叶下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 12 mg/kg)组和叶下珠(16 g/kg、8 g/kg、4 g/kg,生药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1 ml/kg),每周2次,连续8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从第一次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开始,各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8周,8周末摘除眼球取血,收集肝脏。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表达水平;生化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 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中α-SMA、TGF-β1相对表达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比较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叶下珠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LN、HA、PCⅢ和Ⅳ-C含量;并显著降低肝组织中MDA、TNF-α、IL-6及IL-1β水平,升高GSH-Px和SOD活性;下调肝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1、α-SMA表达;病理切片显示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和肝纤维化病变程度明显改善。结论:叶下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调控α-SMA、TGF-β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74.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石上柏双黄酮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用于石上柏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0.6 m L·min-1,检测波长330 nm,进样量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0批样品进行共有峰确认及相似度评价。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方法学考察指标的RSD均2.0%,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仪器精密度良好,样品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方法准确度良好;根据10批药材测定结果表明,各共有峰较稳定,具有指纹图谱特征性,可初步确定为石上柏双黄酮的指目标成分群。在对照指纹图谱上共标定出9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3个化学成分,分别为穗花杉双黄酮、银杏双黄酮、扁柏双黄酮。10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0.850,说明各产地的药材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0批样品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重庆和四川产地的石上柏,第二类是贵州产地的石上柏,第三类是广西产地的石上柏,并且2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8.096%。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为石上柏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5.
目的对治疗消渴病使用分时辨治给药方式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82例消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分时辨治给药治疗方式,观察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同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消渴病使用分时辨治的方式有显著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6.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合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骨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浙江省中医院就诊的PMOP合并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拍摄患者站立位膝关节X线片,根据Kellgren和Lawrence影像分级标准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5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患者L1~L4的骨密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ⅠNP)、N端中段骨钙素(N-terminal in the middle osteocalcin,N-MID-OT)、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水平。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24例,0级组26例、Ⅰ级组15例、Ⅱ级组39例、Ⅲ级组26例、Ⅳ级组18例。5组患者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00±0.045)g·cm~(-2),(0.788±0.048)g·cm~(-2),(0.813±0.042)g·cm~(-2),(0.827±0.051)g·cm~(-2),(0.849±0.049)g·cm~(-2),F=4.724,P=0.001];0级组的骨密度与Ⅰ级组、Ⅱ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36,P=0.291);0级组的骨密度小于Ⅲ级组、Ⅳ级组(P=0.040,P=0.001);Ⅰ级组与Ⅱ级组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Ⅰ级组的骨密度小于Ⅲ级组、Ⅳ级组(P=0.012,P=0.000);Ⅱ级组与Ⅲ级组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8);Ⅱ级组的骨密度小于Ⅳ级组(P=0.007);Ⅲ级组与Ⅳ级组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5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N-MID-OT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72±9.66)ng·m L~(-1),(17.46±13.18)ng·m L~(-1),(17.92±13.22)ng·m L~(-1),(15.93±6.51)ng·m L~(-1),(16.23±5.54)ng·m L~(-1),F=0.180,P=0.948;(24.39±4.73)ng·m L~(-1),(25.92±5.45)ng·m L~(-1),(23.55±4.35)ng·m L~(-1),(22.44±4.71)ng·m L~(-1),(21.29±5.48)ng·m L~(-1),F=2.424,P=0.052]。5组患者血清PTH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59±7.74)pg·m L~(-1),(42.37±8.08)pg·m L~(-1),(44.37±9.44)pg·m L~(-1),(45.86±8.88)pg·m L~(-1),(48.18±8.69)pg·m L~(-1),F=2.457,P=0.049];0级组的血清PTH含量与Ⅰ级组、Ⅱ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29,P=0.089);0级组的血清PTH含量低于Ⅲ级组、Ⅳ级组(P=0.031,P=0.005);Ⅰ级组的血清PTH含量与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52,P=0.220,P=0.059);Ⅱ级组的血清PTH含量与Ⅲ级组、Ⅳ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2,P=0.128);Ⅲ级组与Ⅳ级组的血清PTH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8)。5组患者血清PIN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33±7.01)ng·m L~(-1),(45.55±6.55)ng·m L~(-1),(43.60±8.34)ng·m L~(-1),(39.25±6.31)ng·m L~(-1),(36.06±7.19)ng·m L~(-1),F=5.912,P=0.000];0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与Ⅰ级组、Ⅱ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06,P=0.695);0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高于Ⅲ级组、Ⅳ级组(P=0.014,P=0.000);Ⅰ级组与Ⅱ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1);Ⅰ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高于Ⅲ级组、Ⅳ级组(P=0.009,P=0.000);Ⅱ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高于Ⅲ级组和Ⅳ级组(P=0.020,P=0.000);Ⅲ级组与Ⅳ级组的血清PIN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5组患者血清β-CTX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4.93±189.91)pg·m L~(-1),(1 010.00±241.77)pg·m L~(-1),(810.64±104.43)pg·m L~(-1),(761.18±119.94)pg·m L~(-1),(728.25±193.47)pg·m L~(-1),F=8.178,P=0.000];0级组与Ⅱ级组的血清β-CTX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0级组的血清β-CTX含量高于Ⅲ级组、Ⅳ级组(P=0.013,P=0.004);Ⅰ级组的血清β-CTX含量高于0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P=0.011,P=0.000,P=0.000,P=0.000);Ⅱ级组的血清β-CTX含量与Ⅲ级组、Ⅳ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1,P=0.077);Ⅲ级组与Ⅳ级组的血清β-CTX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结论:PMOP合并KOA患者,在KOA初期骨代谢呈以骨吸收为主的高转换状态,后期骨转  相似文献   
977.
对于年轻未生育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目前存在较多争议。文章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和文献报道,重点就其适应证选择、治疗前评估、治疗方案、疗效评价、病情监测、治疗后的生育问题、完成生育后的处理等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978.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临床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一般认为,AChR抗体参与了MG的发生,通过与神经肌接头处的AChR结合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造成AChR数量的减少而产生肌肉收缩无力等临床症状[1-2]。因此AChR抗体在MG临床  相似文献   
979.
病例:男,55岁,农民,因"双下肢麻木、乏力伴尿潴留1 d"入院。患者于2011年2月某日上午10点无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麻木,无法自行排尿,无发热,无腹痛、腹泻,无上肢活动障碍。下午5点来我院就诊,神经科体检:双下肢肌力3+级,腱反射消失,剑突下针刺觉减退。急查血糖、肝功  相似文献   
980.
目的:比较戴平光眼镜加语言暗示和颞侧皮肤刺激加语言暗示治疗癔症性视力下降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2 年2 月至2016 年10 月在本院诊断为癔症性视力下降的患者32 例,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戴镜组(20 例)和器械组(12 例)。戴镜组采用配戴平光眼镜加语言暗示治疗,器械组采用泪道扩张器刺激颞侧皮肤加语言暗示治疗。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及组间视力提高差异,并用χ2 检验比较组间视野好转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器械组视力提高0.78±0.2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2,P<0.001);戴镜组视力提高0.82±0.2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4,P<0.001)。组间视力提高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45)。器械组视野好转率为83%,戴镜组为8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P=0.30)。器械组2 例(2/12)发生并发症,其中1 例破皮,1 例皮下淤血,戴镜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P=0.002)。结论:戴平光眼镜加语言暗示治疗和泪道扩张器刺激颞侧皮肤加语言暗示治疗均能有效提高癔症性视力下降患者视力,但后者可能出现皮下淤血或破皮等不良反应,前者无并发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