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8篇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早期腹泻(术后1~7d)与吻合口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间行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4~7cm)前切除术的192例(A组)和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间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236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患者术后早期腹泻发生率为19.3%(37/192).其中9例予止泻药物治疗;早期腹泻和无早期腹泻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16.2%(6/37)和5.2%(8/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早期腹泻发生率为16.5%(39/236),均予以止泻药物治疗,其中3例患者接受肛门蕈状双套管冲洗引流:早期腹泻和无早期腹泻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5.1%(2/39)和4.1%(8/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02,P〉O.05)。A组与B组早期腹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腹泻患者中吻合口瘘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早期腹泻提示可能存在吻合口瘘.积极治疗术后早期腹泻可一定程度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关于脾脏损伤处理的文献较多,但集束式捆扎及缝合在脾脏损伤处理中的应用鲜有报道.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利用集束式捆扎及缝合处理胃癌手术中脾脏损伤12例,效果肯定,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46~78岁,中位年龄64岁;术前均经病理诊断为胃癌,其中经腹全胃切除术9例,近端胃切除术2例,远端胃切除术1例.术中探查:肿瘤未浸润胰腺及脾脏,脾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出血部位:脾脏上极出血3例,脾脏体部出血3例,脾脏下极出血6例,均为脾脏被膜撕裂伤.  相似文献   
33.
成分输血是严重贫血、大量失血以及其他血液成分缺乏患者的首选输血方法.但如果使用不当,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而忽视了出、凝血功能的监测及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及时补充,常可发生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现将术中单纯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PTEN基因和ICAM-1与肝细胞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46例手术切除的经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变的标本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正常肝细胞组织中PTEN有4例呈强阳性表达,ICAM-1均呈阴性表达。肝细胞癌变患者PTEN基因阳性率为65.2%(30/46),而ICAM-1阳性率为58.7%(27/46),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和ICAM-1阳性率分别为90.9%(30/33),87.8%(29/33),两者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AFP是否阳性无关,而与肝细胞癌变的病理分级,包膜及癌栓的有无关系密切。其中PTEN与HBsAg是否阳性无关,ICAM-1与HBsAg是否阳性关系密切。结论 PTEN基因具有抑制肝细胞的癌变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作用,而ICAM-1对肝细胞的癌变、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发现两者在肝细胞的癌变、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5.
改良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中线入路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11月60例采用改良的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改良术式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47例传统术式患者及71例中线入路术式患者相比较。结果改良术式组第三站淋巴结清扫数平均2.5个,传统术式组第三站淋巴结清扫平均1.2个,中线入路术式组第三站淋巴结清扫平均2.6个,改良术式组清扫第三站淋巴结效果和中线入路组相当(P=0.693),两组均高于传统术式(P值分别为0.044,0.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改良术式组平均手术时间46.3m in,传统术式组组平均手术时间48.2m in,中线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65.9min,改良术式组平均手术时间和传统术式组相当(P=0.788),两组均低于中线入路组(P值分别为0.039,0.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平均出血量及术后平均引流量相当;本组病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改良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能够安全的、彻底的清除肠系膜根部淋巴结,同时降低右半结肠切除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Hartmann术后盆腔感染肛管减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自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我科直肠癌行Hartmann术式治疗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例行Hartmann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盆腔感染2例,指诊发现直肠残端瘘,均经直肠残端置引流管充分冲洗引流治愈出院。结论 Hartmann术后因直肠残端瘘致盆腔感染后,通过残端留置引流管持续有效冲洗引流,能够有效地治疗感染。  相似文献   
37.
胰腺远端切除术常用于切除胰体尾部肿瘤及胃癌侵犯胰腺时,因解剖及生理学原因,手术操作复杂,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胰漏是胰腺远端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30%~40%[l].国内外学者采取了各种方法以降低胰漏的发生率,包括缝扎、直线切割闭合器应用、生物蛋白胶封闭等[2],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术后胰漏的发生.本研究对接受胰腺远端切除术,或联合脾脏、全胃切除的胰腺远端切除术患者在术中采用大网膜或横结肠系膜封闭包埋胰腺残端,使胰漏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手术中常见大出血的类型及临床特点、处理理念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03月,19例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大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盆腔肿瘤手术中大出血的经验教训,分析大出血的手术技巧.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中,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7例,术中髂内静脉出血5例,骶前静脉丛出血并髂内静脉出血6例,髂内外静脉出血1例.6例骶前静脉丛和4例髂内静脉大出血行缝扎止血;6例骶前合并髂内静脉大出血、1例骶前静脉、1例髂内静脉出血经腹会阴切口或经腹行棉垫压迫止血;1例髂内外静脉出血,髂外静脉直接给予结扎,髂内静脉给予压迫止血.19例患者中,18例术中有效止血,术中出血量为400~1500 ml,术后恢复尚可.1例术中大出血死亡,术中出血量约为4500 ml.结论 盆腔肿瘤术中大出血多为骶前静脉丛及髂内静脉出血,术者应掌握手术止血技巧,视术中情况行缝扎或压迫止血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行骶前清创并压迫止血治疗低位直肠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人所收治的低位直肠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患者11例,全部患者均为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给予近端肠管造瘘并局部冲洗等非手术处理后,止血效果差,最终行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给予清创并压迫止血治疗。 结果11例患者均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给予清创并压迫止血。中位手术时间20 min,中位出血量为110 ml,骶前留置棉垫压迫止血中位时间为5 d。术后6~12个月,7例给予预防造口还纳,造口还纳后6个月内肛门排便每天约3~6次。2人吻合口周围局部狭窄增厚,需要排除肿瘤复发,建议延迟造口还纳时间。2人放弃造口还纳。 结论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行骶前压迫治疗低位直肠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不仅安全有效,而且保留肛门功能,操作简单易行,可作为保守治疗止血无效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40.
我科2007-01—2010-01收治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并行I期切除吻合术117例,其中12例出现吻合口瘘并发症,其余均I期吻合成功,成功率89.7%。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