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57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279篇
综合类   721篇
预防医学   293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68篇
  6篇
中国医学   357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胸腔镜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镜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是目前脊柱外科领域中一项新型实用技术,由于该技术(尤其是胸腔镜在脊柱前路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前路脊柱开放手术无法比拟的微小创伤优势,因而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开展,国内也正逐渐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本文就胸腔镜在脊柱前路手术中应用的有关历史、优缺点、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技术、初步的临床应用结果和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矫正面部凹陷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首先在患者脂肪丰厚的部位,注射器抽取脂肪颗粒,经清洗液反复冲洗后,将脂肪颗粒分点多层注入皮下。结果本组85例患者,55例注射1次,25例注射2次,5例注射3次。72例随访6~24个月,3例上下睑凹陷出现局部不平整,2例患者出现无菌性炎症,其余效果满意。结论面部凹陷畸形采用自体脂肪颗粒填充矫正,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3.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各类颈椎疾患患者179例,观察患者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终板处理情况、钢板类型、植骨及椎体撑开情况等。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有17例患者发生钛网沉陷,沉陷的原因主要为骨密度下降、钛网修剪放置不当、术中过度撑开、终板刮除过多、使用非限制性钢板、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螺钉进钉深度过浅和方向不当、钢板放置位置偏斜等。术后所有患者JOA评分比术前平均增加3.5分(P〈0.01)。162例未发生钛网下沉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JOA评分比术前平均增加4.4分和4.7分:发生钛网下沉患者中。6例有临床症状者沉陷时和沉陷3个月时的JOA评分为2.9分和3.8分.7例无临床表现者为3.3分和3.9分.4例有临床症状行翻修手术者翻修术后1周和3个月时JOA评分比翻修前提高3.3分和3.7分。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可发生钛网下沉,骨质疏松患者应该避免使用钛网。手术时应尽可能增加钛网与终板接触面积,多保留相邻终板,选用限制性钢板,尽量选择自体骨植骨,避免椎间过度撑开等。防止术后钛网沉陷。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分析Lenke 1A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胸弯融合术后发生远端附加现象的原[因,探讨远端固定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的选择方法.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54例Lenke 1A型AIS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固定,女43例,男11例,平均年龄14.4岁.平均随访3.2年,在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上观察融合远端附加现象,主胸弯下端椎(lowest end vertebra,LEV)向远端移动且Cobb角增加5°以上或LIV远端椎间隙成角5°以上为发生远端附加现象.将发生远端附加现象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有12例(22.2%)发生远端附加现象,纳入病例组;未发生附加现象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单因素变量分析发现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包括:术前LIV偏离骶骨中线(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SVL)距离、LIV与LEV相距节段数、LIV与中立椎(neutral vertebra,NV)相距节段数、LIV与稳定椎(stable vertebra,SV)相距节段数以及Risser征;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LIV偏距超过10mm、未固定到NV (NV-LIV>0)、Risser 征 2级以下是发生远端附加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远端固定椎选择不当和骨骼发育程度低是术后发生附加现象的重要原因;固定到NV是最佳选择,当选择NV-1作为LIV时,术前LIV偏离CSVL的距离超过10mm容易发生附加现象.  相似文献   
145.
【摘要】 目的:探讨A型激酶锚定蛋白2(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 2,AKAP2)基因表达对生长板软骨细胞(growth plate chondrocytes,GPCs)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设计AKAP2过表达和基因敲除质粒转染GPCs对AKAP2进行过表达或干扰,构建AKAP2过表达阴性对照组(Vector组)、AKAP2过表达组(AKAP2 OE组)、AKAP2干扰阴性对照组(si-NC组)、AKAP2干扰组(si-AKAP2组)和AKAP2 OE+U0126组[U0126: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ERK1/2)通路阻滞剂],记录各组GPCs细胞增殖活力及钙盐沉积情况,检测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Ⅱ alpha 1,COL2A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Ⅱ,COLⅡ)、增殖细胞核抗原(pro?鄄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RY-related high-mobility group box gene 9,SOX9)以及ERK1/2表达和磷酸化ERK1/2(p-ERK1/2)磷酸化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Vector组相比,AKAP2 OE组细胞内AKAP2、ALP、COL2A1基因表达与AKAP2、PCNA、SOX9、ALP、COLⅡ蛋白表达及48h细胞活力、p-ERK1/2磷酸化水平均升高,橘红色钙结节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NC组相比,si-AKAP2组上述相应检测指标均呈降低趋势(P<0.05)。与AKAP2 OE组相比,AKAP2 OE+U0126组ALP、COLⅡA1基因表达和PCNA、SOX9、ALP、COLⅡ蛋白表达及48h细胞活力、p-ERK1/2磷酸化水平均降低,橘红色钙结节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RK1/2基因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KAP2基因可以通过调控ERK1/2信号通路影响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代谢,并可能进一步改变正常的生长板软骨内成骨模式。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A级5例,B级3例;损伤节段:C4~53例,C5~63例,C6~72例。8例于受伤后3~7d行骨折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3例于术前,5例于术后3~7d发生低钠血症,所有患者低钠血症发生后第2~10d确诊SIADH,根据血钠水平,采用控制每日水量、补钠进行治疗。结果7例经10~21d治愈,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尿钠均正常;1例C4骨折、FrankelA级者,因截瘫平面上升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于普通低钠血症,早期正确的诊治能降低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严格控制入液量及补钠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7.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含十字形结构域蛋白-3(JMJD3)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25例新鲜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JMJD3和NF-κB信使RNA(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肝细胞癌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JMJD3和NF-κB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上述蛋白的相关性,采用生存分析法(Kaplan-Meier)法来评估JMJD3和NF-κ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JMJD3和NF-κB蛋白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参数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JMJD3和NF-κB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t=-15.130、-15.0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癌组织中JMJD3阳性率[87.25%(89/102)]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57.84%(59/102),χ2=22.1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癌组织中NF-κB阳性率[83.33%(85/102)]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29.41%(30/102),χ2=55.6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MJD3和NF-κB表达与甲胎蛋白水平、分化程度、有无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NF-κB与结节数目明显相关(χ2=5.1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MJD3蛋白高表达者的生存期高于低表达者(χ2=40.5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F-κB蛋白高表达者的生存期低于低表达者(χ2=48.8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JMJD3与NF-κB呈正相关(r=0.627,P<0.05)。结论JMJD3和NF-κB在肝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8.
正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congenital scoliosis,CS)是由椎体发育异常所致。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5‰~1‰~([1])。然而,部分患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临床畸形时才就诊,因此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2])。CS的进展取决于畸形椎的类型,两端软骨板及椎间盘发育完全的畸形椎所引起的脊柱侧凸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由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和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计算腰椎前凸的新型回归方程对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矫形术后机械性并发症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3月于我科接受后路矫形的ASD患...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探讨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质量评价和初步药效考察。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溶液,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盐酸西替利嗪用量、水化时间、磷酸盐缓冲液(PBS)用量为考察因素,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脂质体制备处方;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制备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凝胶,观察其外观性状,测定pH,并通过离心试验及温度试验观察凝胶的稳定性。取24只C57BL/6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5%米诺地尔酊,1 mL/次)、实验组(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凝胶,1 g/次),脱毛24 h后各组涂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8 d。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背部脱毛部位皮肤颜色变化及毛发生长情况,并于第4,6,10,13 d拍照;给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小鼠给药部位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水疱或溃烂等接触性皮炎症状,以及小鼠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改变。结果 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为,大豆卵磷脂250 mg,胆固醇50 mg,盐酸西替利嗪25 mg,PBS 5 mL,水化温度50℃,水化0.5 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脂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