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应用短节段或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1月~2009年6月,对146例腰椎滑脱者行腰椎管扩大开窗减压或全椎板切除减压、短节段或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横突间或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年龄22~73岁,平均53岁。椎弓峡部裂型腰椎滑脱11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34例。短节段固定72例,长节段固定74例。[结果]13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14年,平均6.5年,优74例,良41例,中13例,差6例,优良率85.8%。短节段固定有8例13枚螺钉发生断裂,而长节段固定较牢固。[结论]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各有优缺点,应该根据患者腰椎滑脱的类型、程度、病程长短、是否合并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不稳等情况综合分析,再选择是用短节段还是用长节段固定。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笼肋骨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6年12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笼肋骨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28例,获得随访21例,男14例,女7例,其中胸5、6椎体结核1例,胸6、7椎体结核3例,胸7、8椎体结核3例,胸9、10椎体结核 2例,胸10、11椎体结核4例,胸11、12椎体结核2例;胸6、7、8椎体结核1例,胸7、8、9椎体结核3例,胸9、10、11椎体结核2例;根据术前、术后随访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以及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和植骨融合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0个月至7年,Frankel分级,术前B级1例,C级5例,D级6例,E级9例;末次随访时D级4例,E级17例。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29±1.27)分,术后1周平均为(2.81±0.8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1.24±0.89)分。术前测量患者的Cobb角平均为(19.81±11.08)°,术后1周平均为(3.81±2.77)°,末次随访时平均为(4.52±3.23)°;21例患者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5~11个月,平均(6.93±1.33)个月,至末次随访未发现内固定钉棒系统松动、脱落及断裂。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笼肋骨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3.
脊柱胸腰椎前路Z-PLATE(Ⅱ型)钛钢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Z -PLATE(Ⅱ型 )系统在脊柱胸腰段前路减压后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 10例病人 (其中胸腰椎结核 5例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4折 ,腰3椎体转移癌 1例 )经前路减压、病 (瘤 )灶清除、植骨或骨水泥后 ,采用Z -PLATE(Ⅱ型 )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 6~ 2 0个月 (平均 12 .9个月 ) ,神经损害情况 :术前Frankel分级 :A级 1例、C级 4例、D级 2例、E级 3例。术后A级 1例、D级 4例、E级 5例。术后后凸矫正角度 16°C ,结核病例术后未见复发 ,未见内固定松动征象。结论 对胸腰段椎结核、椎体肿瘤及椎体爆裂型骨折病例 ,前路侧前方减压后 ,采用Z -PLATE(Ⅱ型 )系统复位内固定术 ,重建脊柱稳定性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4.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方法]采用双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LSS 62例(A组);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LSS 54例(B组);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LSS合并腰椎不稳125例(C组).[结果]经临床、MRI、X线片检查诊断单节段LSS 23例,2节段狭窄107例,3节段98例,4节段13例.241例LSS中合并腰椎不稳125例.术后随访200例,随访时间平均4年4个月,三种手术方法术后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6.9%、79.0%和78.5%.[结论]三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A、B组减压效果均良好,对腰椎的稳定性影响小.但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术野开阔、操作方便、不易损伤神经,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对LSS合并腰椎不稳者,在减压术后需做植骨+内固定,能有效的维持和重建脊柱的稳定,是目前治疗LSS合并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选择2004-08/2008-04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病外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70~93岁。全部为行走跌倒致伤,骨折类型按Evans分类:Ⅱ型18例,Ⅲ型10例,Ⅳ型18例,Ⅴ型2例,均为不稳定性骨折。全部患者均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置换前患髋Harris评分为差。记录置换时间,置换过程中出血量,Harris评分及围置换期并发症。48例患者中42例获得随访,6例失访。置换时间50~88 min,平均78.5 min。42例患髋均无明显疼痛,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再骨折等,置换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一过性精神障碍3例,肠道菌群失调3例,6例双下肢不等长,髋臼磨损2例。置换后1年Harris评分优22例,良18例,优良率达83.3%。置换后1周开始扶拐或在助行器帮助下下地行走,3周后基本能弃拐行走,置换过程中输血200~1 400 mL,平均600 mL,伤口均Ⅰ期愈合。提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选择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效可靠,但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RF、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总结RF、AF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 使用RF、AF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86例。结果 经 6个月~ 6年随访 ,椎体平均前后高度由术前的 4 7 1%和 74 8%恢复到术后的 90 3%和 95 3% ,Cobb角由术前平均 17 2°恢复为术后平均 1°。结论 RF、AF系统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固定坚固 ,疗效优于Steffee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27.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临床较为多见 ,我们选择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住院及出院随访的 3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治疗 ,发现有较好的降脂作用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30例患者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为5 8 4岁 ,患病时间平均为 4 5年 (0 .5~ 12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 1985年建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院后空腹血糖≥ 7.8mmol/L ,血清胆固醇 (TC)≥ 6 .0mmol/L和甘油三酯 (Tg)≥2 0mmol/L为入选观察对象 ,排除糖尿病…  相似文献   
28.
29.
患者,男,60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择期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术中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因导丝异常走行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通过适当地操作,将双极起搏电极置入于右心室心尖部,测试起搏阈值及感知功能良好,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30.
王先安 《中医药研究》2011,(10):1267-126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和治疗组(缬沙坦联合疏血通)。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ER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治疗后两组BUN、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和缬沙坦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