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125篇
神经病学   22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冠状动脉支架现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支架内血栓是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的一个并发症,可导致心肌梗死或死亡。最近,药物洗脱支架引起晚期支架内血栓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操作因素(如支架贴壁不良、置入支架的数目、支架长度及夹层)、患者及病变因素、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支架释放的药物使内皮延迟愈合等。现对支架晚期血栓的概念、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治措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粥样斑块发生率情况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筛选冠心病及非冠心病组,对114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以及观察粥样斑块发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及冠心病组IMT为0.67±0.10 mm及 0.85±0.26 mm,斑块发生率为10%(4/40)及63.5%(47/74),组间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以IMT≥0.85mm及/或出现粥样斑块来预测冠心病,特异性85%,敏感性71.6%,阳性预测率89.8%.结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预诊冠心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23.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附两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入选2例典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于全麻下使用Symplicity导管及射频仪对患者行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螺旋式消融肾动脉内膜4~6个点,术中消融指标:每点消融时间2min,消融功率8W,消融阻抗250~350Ω,消融温度50~60℃。结果经过术后短期随访,两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病例1患者血压由术后163/102mm Hg缓慢下降,术后第2天晨起血压125/90mm Hg,逐渐减少降压药,术后1个月行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均值为129/82mm Hg。病例2患者血压由术后151/102mm Hg缓慢下降,术后第2天晨起血压120/78mm Hg,逐渐减少降压药,术后1个月行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均值为130/81mm Hg。结论使用Symplicity导管及射频仪进行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血清YKL-40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诊断为脑胶质细胞瘤并行手术治疗的成年病例68例为胶质瘤组,20例健康体检病人作为对照组,根据术后病理学分级,低度恶性Ⅰ级2例、Ⅱ级17例,高度恶性Ⅲ级15例、Ⅳ级34例。观察生存时间及复发时间,生存时间〈12个月15例,12~24个月15例,〉24个月38例。复发前死亡10例,复发时间〈12个月14例,12~24个月15例,〉24个月未复发29例。术前均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YKL-40水平。结果低级别(I级、Ⅱ级)胶质瘤病人血清YKL-40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Ⅳ级胶质瘤病人血清YKL-40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生存时间〈12个月和12~24个月的病人血清YKL-40水平显著高于生存时间〉24个月的病人(P〈0.05)。复发病人血清YKL-40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者(P〈0.05),12个月内复发的病人血清YKL-40水平显著高于12~24个月复发的病人(P〈0.05)。结论血清YKL-40水平与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心肌桥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病及预后的可能影响。方法顺序入选2010年1月~2014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STEMI急诊行冠状动脉诊疗手术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1)探讨心肌桥对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选取前降支罪犯血管STEM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无心肌梗死(MI)病史的前降支存在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分析STEMI的危险因素;(2)探讨心肌桥对STEMI预后的影响:根据前降支罪犯血管患者住院期间有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判断心肌桥对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结果 (1)STEMI患者中,心肌桥的检出率高于同期择期冠状动脉诊疗患者(34.5%vs 11.8%,P0.05);(2)对前降支罪犯血管的STEMI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男性(OR 1.816,95%CI 1.227-2.688,P=0.003)、LDL-C升高(OR 2.363,95%CI 1.929-2.894,P=0.000)和心肌桥(OR2.704,95%CI 1.749-4.181,P=0.000)是STE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前降支罪犯血管STEMI患者分析发现,心肌桥与住院期间MACE无关(P0.05)。结论 STEMI患者心肌桥检出率较高,前降支心肌桥是STE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STEMI患者中,血流开通后罪犯血管的心肌桥对住院期间MACE无影响。  相似文献   
26.
目的:采用单支架“骑跨”术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观察术前左回旋支开口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斑块负荷(PB)与其术后发生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5例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进行术前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单支架“骑跨”术后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评价术前左回旋支开口MLA和PB与术后存在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5例患者术前左主干平均MLA为(4.99±177;2.3)mm2,平均最小管腔直径(MLD)为(2.26±177;2.8)mm;左前降支开口及近端平均MLA为(4.01±177;2.0)mm2,平均PB为(68.15±177;10.1)%;左回旋支开口平均MLA为(4.94±177;0.4)mm2,平均PB为(66.00±177;6.0)%。对5例患者采用从左主干至前降支的单支架“骑跨”技术进行治疗后,仅1例(病例2)患者左回旋支的FFR为0.42,行双支架术治疗后,左回旋支的FFR升至0.84;其余4例患者左回旋支的FFR均大于0.75。结论整合血管内超声和血流储备分数技术,有可能获得左回旋支开口预测单支架术后发生心肌缺血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27.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表现。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严重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会导致冠状动脉支架的膨胀不全和贴壁不良,将显著增加血管夹层或破裂的风险,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早期、准确地检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对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指导PCI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阐述临床上常用的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影像学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以期帮助读者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中风防治灵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防治灵颗粒(太子参、制何首乌、水蛭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风防治灵颗粒(院内制剂)与蛭龙血通胶囊(中成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各36例,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风防治灵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制备方法简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心肌组织炎性因子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扶正护脑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纽、模型组,扶正护脑纽和安宫牛黄纽,分别于术后6、24.72h3个时相点取材,采用免疫纽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蛋白表达,通过图像分析,测定IOD值。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HSP70的IOD值均显著升高,扶正护脑组和安宫牛黄组均能明显降低TNF-α的IOD值,升高HSP70的IOD值。结论炎性因子参与了脑出血诱发心肌损伤的机制,扶正护脑胶囊通过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增强热休克蛋白表达而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脑室内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采用微创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第2组采用微创 西医内科的治疗方法,第3组采用单纯西医内科的治疗方法;3组均在治疗28天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90天时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合并症与死亡原因、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合并症的发生方面,第1组明显优于第2、3组。第1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第2、3组。结论:采用微创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室内出血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节约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