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73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受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在移植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结果 17例患者中,男3例,女14例.肾移植术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进行免疫抑制治疗,14例采用CNI类药物+抗增殖类药物+泼尼松,3例采用西罗莫司+抗增殖类药物+泼尼松.通过术前输尿管CT及根治手术可见肿瘤部位:单纯膀胱肿瘤4例,输尿管合并膀胱肿瘤4例,肾盂、输尿管合并膀胱肿瘤1例,单纯肾盂肿瘤2例,单纯输尿管肿瘤4例,肾盂合并输尿管肿瘤2例.术后病理:移行细胞癌16例,均为高级别,其中2例伴腺性及鳞状分化,1例(80%)为鳞状分化;肾盂-输尿管腺癌1例.根治手术后随访3~ 72个月,死亡1例,死亡时间为肿瘤手术后3个月.随访至今,存活16例.结论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影响肾移植术后受者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输尿管CT可提高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肿瘤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2.
廊坊市三甲医院临床医生亚健康状态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廊坊市三甲医院临床医生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廊坊市3家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及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发现临床医生亚健康发生率为46.28%,30~40岁、工龄5~10年是临床医生发生亚健康的危险阶段。初级和中级职称医生发生亚健康的风险高(P〈0.01);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睡眠质量、休闲活动、工作能力、生活环境、居住条件、消极感受等。结论廊坊市三甲医院临床医生为亚健康高发人群,中青年医生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53.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为常用药,但有着用药风险,包括严重上胃肠道出血.老年人、用抗凝剂者、尤其有上胃肠道出血史者使用NSAIDs存在高风险.尽管阿司匹林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但其他NSAIDs会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升高血压并与心血管负性事件相关,如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已证明,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可增加心肌梗死风险;不过,美国仅有塞来考昔(celecoxib)COX-2抑制剂可用,就这种担心而言其显得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患者采用据影像学分级治疗方案及原始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4-02/2008-1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52例肾移植后疑似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37例确诊为卡氏肺囊虫肺炎.2004-02/2005-02收治的12例采用原始治疗方案,2005-02年以后收治的25例采用影像学分级治疗方案.结果:25例采用据影像学分级治疗方案患者均获得治愈,6例在治疗期间出现血肌酐轻度增高,经扩血管治疗后好转:而采用原始治疗方案患者中,9例治愈,3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以影像学分级治疗方案治疗肾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NKT细胞在诱导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作为供体,C57BL/6小鼠作为受体,建立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排斥组:单纯行心脏移植,无其他处理;耐受组:受鼠于术前7天接受BALB/c来源脾细胞(1×107个/只)尾静脉注射,并分别于术前7天、5天、3天,接受抗CD40L抗体腹腔注射(250μg/只/次)。术后通过腹部移植心触诊,观察移植心存活情况;分别取排斥组术后10天及耐受组术后50天的受鼠脾脏,分离NKT细胞,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检测NK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通过ELISA法检测NKT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 NKT细胞可以抑制供体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并可通过IL-10参与诱导免疫耐受。结论 NKT在诱导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在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3例肾移植患者分别采用CREGs配型原则和HLA配型原则的配型情况并对其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LA配型A、B、DR位点0(抗原错配)MM的比率分别为7.51%、4.04%、3.46%,2MM的比率分别为39.88%、65.31%、58.38%;而应用CREGs配型A、B、DR位点0MM的比率分别为49.71%、30.63%、24.27%,2MM的比率分别为5.20%、12.14%、8.67%。HLA配型A、B、DR位点0MM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96%、21.38%、7.51%,2MM分别为22.54%、20.23%、66.67%;CREGs配型A、B、DR位点0MM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83%、20.21%、6.14%,2MM分别为22.22%、20.00%、69.82%。结论:CREGs配型原则能够有效提高供肾利用率,是一种新的选择肾移植供-受者的配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尿液中供者细胞的出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供者为男性、受者为女性或HLA-DR抗原有错配的80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定期收集尿液标本,从中提取DNA,利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片段DYZ-1和HLA-DR抗原的基因DRB-1。结果:手术当天受者的尿液中即有供者细胞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尿液中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术后30天,仍有90.0%受者的尿液中有供者细胞DNA的基因表达,其中8例(29.6%)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出院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90.0%的尿液标本中能检测到供者细胞DNA,抗排斥治疗结束后2周,83.3%转为阴性;肾功能良好的稳定期受者,仅6.7%的受者尿液中DYZ-1或HLA-DRB基因阳性。结论肾移植受者尿中供者细胞DNA的检测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一种方法,其基因表达强度变化为定量评价排斥反应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NKT细胞在诱导小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作为供体,BALB/c小鼠作为受体,建立皮肤移植模型。对照组:单纯行皮肤移植,无其他处理;NKT组:受鼠于术前1 d尾静脉注射供体来源NKT细胞(5×106个/只);CsA组:受鼠于手术当日开始腹腔注射CsA(4mg.kg-1.d-1);NKT+CsA组:受鼠于手术前1 d尾静脉注射供体鼠NKT细胞(5×106个/只),手术当天开始腹腔注射CsA(4mg.kg-1.d-1)。术后每日观察移植皮肤存活情况;术后第10天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确定耐受的状态;并通过过继转移实验,进一步探讨NKT细胞在耐受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术前输注供体NKT细胞,可延长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并且此种耐受可被过继转移。结论 NKT在诱导小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超声检查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移植肾功能正常75例,急性排斥反应22例,急性肾小管坏死8例),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移植肾的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 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移植肾在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其声像图有特征性改变,72.7%(16/22)病例移植肾呈球形增大(148.8±30.6 mm3),72.7%(16/22)病例肾实质呈现回声减低、肾锥体增大、皮髓质界线不清、肾窦回声紊乱及减少等改变;急性排斥反应组均有肾皮质部RI升高(0.67±0.18),50%病例主肾动脉血流速度加快(50.77±10.07)cm•s-1,并且这些特征性影像改变在亚临床型急性排斥反应时即可检测到,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及时地为临床提供急性排斥反应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可以作为动态监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手段。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莪术提取物(莪术醇)对人脑恶性胶质瘤CHG-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莪术提取物诱导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应用人工培养CHG-5细胞,配制不同质量浓度的莪术提取物作用于该细胞;经过一定时间后,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CHG-5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形态学变化情况;采用MTT法检测莪术提取物对CHG-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丫啶橙染色观察药物作用下对细胞形态的改变及对凋亡的影响;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凋亡,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及凋亡率则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根据实验及统计分析结果分析莪术提取物与其原癌细胞株CHG-5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莪术醇对人脑恶性胶质瘤CHG-5细胞增殖表现抑制效应,显示为浓度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P均〈0.05);莪术醇的浓度可以影响人脑恶性胶质瘤CHG-5细胞密度、形态;莪术醇可以增加人脑恶性胶质瘤CHG-5细胞的凋亡,显示出浓度依赖性(P〈0.05)。蛄论莪术提取物对CHG-5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强度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莪术提取物对CHG-5细胞的凋亡具有诱导作用,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增加,凋亡率也随之增加。莪术提取物影响CHG-5细胞的周期分布,于G1/s期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这可能是莪术提取物影响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