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烟草危害是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的、然而又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1]。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报告中指出[2],全世界吸烟者总数约为13亿,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每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达500万,因二手烟暴露所造成的非吸烟者年死亡人数约为60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筛选3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 d;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 d。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CT、MRI显示治疗组病灶缩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使病灶缩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05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的死因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05年至2010年住院死亡 12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5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总的死亡率为0.86 %(1277/146 820),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05年至2010年死亡率分别为1.16 %、1.05 %、0.99 %、0.85 %、0.84 %、0.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63,P<0.001);住院患者中男性总死亡率(1.26 %)高于女性(0.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367,P<0.001);肿瘤死因顺位分析结果显示,肺癌占癌症死因比例最高,为36.4 %(456/1253)。前10位肿瘤死因顺位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干部职员和工人、中学文化程度、60岁以上人群在肿瘤死亡患者中占大多数。 结论 山西省肿瘤医院患者死因构成的确定为疾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吉西他滨和依托泊苷联合应用对人卵巢癌3AO细胞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和依托泊苷联合应用对人卵巢癌3AO细胞系的抑制效应,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化疗药物对人卵巢癌3AO细胞系的抑制率(Fa);FCM(流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吉西他滨和依托泊苷单用或合用对人卵巢癌3AO细胞系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通过中效原理计算CI(合用指数)合用48h后,两种药物的CI〈1,呈协同作用。合用72h后,当Fa〈0.78时,合用指数CI〈1,两种药物之间是协同作用,而当Fa〉0.78时,合用指数CI〉1,两种药物之间呈拮抗作用;吉西他滨和依托泊苷二者联合应用对细胞周期没有影响,但凋亡率明显提高。结论:吉西他滨和依托泊苷单用或合用对3AO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合用48h后,两种药物呈协同作用。合用72h后,当Fa〈0.78时,两种药物之间是协同作用,而当Fa〉0.78时,两种药物之间呈拮抗作用;吉西他滨和依托泊苷的作用均与其诱导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有关,二者联合应用对细胞周期没有影响,但凋亡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5.
抗肿瘤药物产生多药耐药(MDR)是导致肿瘤化疗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众多抗癌药中,阿霉素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如何克服阿霉素的耐药行为是解决抗癌药MDR的首要难题。目前有关抗癌药耐药逆转的报道甚多,笔者仅对阿霉素的耐药逆转情况作如下综述。1抗癌药多药耐药机理MDR是指肿瘤细胞在反复多次应用某种药物后,不仅对初次应用的药物产生耐药,还会对作用机制不同、功能迥异、结构相差较大的其他抗癌药产生耐药。其耐药机理大致有:谷胱甘肽及其酶类的改变;Topoase-II的降低和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增强;MRP表达的增加;mdr-1基因…  相似文献   
106.
自 2 0 0 2年 1 1月底中国广东地区暴发流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infectiousatypicalpneumonia ,IAP)以来 ,全球多个国家 ,尤其是中国大陆、东南亚等地都出现了暴发流行。 2 0 0 3年 2月底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仍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其病原学已基本明确 ,一些针对性的药物也在研发之中 ,但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 ,所以目前临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前一阶段广泛应用的抗病毒药物和激素、免疫调节药物联合…  相似文献   
107.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诊断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9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移植肾的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结果2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移植肾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皮质出现片状无回声区;移植肾体积增大超过5%;肾窦回声消失;RI值升高,与移植肾功能稳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动态、有效及时地监测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氧化侵袭与肾细胞凋亡在肾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摘除大鼠左肾,钳夹右侧肾蒂的方法,制成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测定GSH-Px、SOD活性和MDA含量及检测肾细胞凋亡率。结果 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肾组织SOD活力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GSH-Px在再灌注早期活力减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晚期活力基本恢复;肾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抗氧化酶SOD活力与细胞凋亡率负相关,MDA含量与细胞凋亡率正相关。结论 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肾组织氧化侵袭在肾损伤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再灌注损伤与氧化侵袭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为乳腺癌患者患甲状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住院的511例新发乳腺癌患者,选取同期住院的年龄匹配的303例新发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341名健康体检者。对3组进行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及甲状腺功能检测。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  相似文献   
110.
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血液透析建立血管通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应用于临床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总结198例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检测其透析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计算尿素下降率(URR)及尿素清除指数(Kt/V),以50例同期应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例为对照,比较其透析效果。 结果: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194例,成功率为97.9%。与置管相关的主要并发症为血肿6例(3.0%),感染11例(5.6%),血栓栓塞23例(11.6%)。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充分(>190 mL•min-1),透析后BUN均下降45%以上,透析前后的BUN、URR、Kt/V等检测值与动静脉内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