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何首乌炮制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作为我国传统中医常用的滋补药,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尤其是补肝方面,但是最近几年临床上一直有关于何首乌生品及炮制品引起肝损伤的不良反应产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就其总结了近年来关于何首乌生品及炮制品的相关报道,从何首乌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变化和药理作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何首乌生品及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考虑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中成药的质量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应区分使用并注意合理用药,为正确应用何首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摘 要目的:观察小儿推拿结合刺四缝治疗脾虚夹积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温州市中 心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72 例脾虚夹积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组 36 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儿推拿联合刺四缝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儿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早饱、厌食及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0 %,高于对照组的 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刺四缝能有效减轻脾虚夹积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3.
高职高专院校感恩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高职高专院校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四位一体”感恩教育模式的具体内容,指出构建“四位一体”感恩教育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在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可有血压下降为使原有冠心病患者或单纯ST-T改变的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期,给予了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随机选择20例住院手术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43~86岁,平均64.5岁,体重50~85kg,平均67.5kg,血压20~28/10~16kPa 8例,在正常范围12例,有冠心病病史者1例,手术前无自觉症状心电图检查ST  相似文献   
38.
39.
40.
背景:脊柱真菌感染十分罕见,临床和影像学无特征性表现,容易误诊。目的:分析脊柱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过程,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的11例脊柱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及症状持续时间,有无发热以及引起免疫力降低的前置性因素;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抗原(G试验)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GM试验)等实验室检查;脊柱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通过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取组织进行真菌培养或(和)病理学检查明确致病菌。结果:全部患者表现为病变节段的疼痛,病史1~16周。1例合并高热,4例合并根性刺激痛,4例合并前置性因素。所有患者的ESR明显升高;CRP和PCT轻度升高;白细胞计数无升高。1例GM试验阳性、2例G试验阳性;G试验和GM试验可疑阳性各1例。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累及胸椎2例,腰椎9例。致病菌包括曲霉菌6例,念珠菌4例,隐球菌1例。结论:对存在免疫功能受损并表现为慢性脊柱感染的患者,应考虑真菌感染可能。获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和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脊柱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为防止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应争取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