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正> 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儿童感染率居首,故搞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环境卫生工作,是降低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的有力措施,同时可作为学校卫生的监督指标。对此,在1998年对部分小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病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抽查对象及方法 抽取城乡6所小学,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用盐水沉淀法进行了肠道寄生虫病检测,所查6所小学抽样人数2150人,实查2105人,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122.
文章的特点为:1对椎管内神经鞘瘤,作者采用了椎板切除双侧钉棒内固定,对椎间孔区域神经鞘瘤采用部分椎板关节突切除单侧钉棒内固定充分暴露肿瘤所在区域的视野,完整切除神经鞘瘤,有效避免损伤脊髓神经,更能有效维持脊柱稳定性,防止出现椎体滑脱、椎体失稳,可预期和重点观察远期效果。 2对载瘤神经根的处理:椎管内外神经鞘瘤(尤其颈椎及下腰椎),切除椎管外神经根后往往造成相应支配区域的严重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此神经鞘瘤,应予以尽量保留。 3对脑脊液漏的处理:对于出现脑脊液漏合并感染者,不论年龄、体质好坏,均应立即行清创置管冲洗引流并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 背景:神经鞘瘤切除方式的选择关系着瘤体能否切净、能否有效避免肿瘤切除过程中牵拉损伤脊髓神经,最终关系着治疗的预后。 目的:分析椎管内、椎间孔区域神经鞘瘤行椎板关节突切除复合单侧或双侧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后的脊柱稳定性。 方法:对颈、胸、腰不同部位椎管内、椎间孔区神经鞘瘤48例患者行椎板关节突切除复合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治疗,其中管内神经鞘瘤34例行双侧螺钉固定,椎间孔区域神经鞘瘤14例行单侧螺钉固定。 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3 d及内固定后3,6,12个月X射线复查结果示:内置物位置良好,植骨融合,无脊柱失稳、椎体滑脱现象。治疗后神经功能Bodford(1997)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Lovett分级评估肌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疼痛程度分级(VRS)法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 〈0.01)。48例患者神经鞘瘤均完全切除,内固定后有6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出现脑脊液感染,有1例因脑脊液感染行二次手术,3例因肿瘤侵蚀神经根行肿瘤神经根一并切除。表明对椎管内神经鞘瘤采用椎板切除双侧钉棒内固定、椎间孔区域神经鞘瘤采用部分椎板关节突切除单侧钉棒能够充分暴露肿瘤所在区域的视野,完整切除神经鞘瘤,有效避免损伤脊髓神经,更能有效维持脊柱稳定性,防止出现椎体滑脱、椎体失稳,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3.
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卫生资源、潜在的经济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为增强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山东是中医药大省,“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健康山东建设、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的关键时期,中医养生保健、特色康复、健康旅游等新业态的快速形成和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催生出对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人才的强烈需求。近年来,山东中医药事业发展虽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基层中医药人才紧缺,县级以下中医药服务能力较为薄弱,城乡社区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不足、水平不高等问题,亟需充分发挥中医药职业院校的作用,加大基层技术技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24.
褪黑素在鸡脊柱侧凸模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应用松果体切除和持续光照来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验证褪黑素在鸡脊柱侧凸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刚孵育出的WhiteLeghorn鸡50只,随机分为三组。(1)10只作为对照,未行任何处理,在控制白天12h光照(光照度为500lx)、夜间12h完全黑暗(光照度为0~5lx)条件下饲养。(2)20只在出生后3d时行松果体切除术,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制造鸡脊柱侧凸模型。控制光照条件同对照组。(3)20只行持续光照(光照度为500lx),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达到“生理性松果体切除”的目的。(4)每月行X线检查,观察所有鸡脊柱的改变。(5)3个月时,留取所有鸡白天和夜间的静脉血,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褪黑素含量。结果(1)3个月时,对照组均无脊柱侧凸发生。松果体切除组中,术后第1个月X线检查时即发现4只鸡出现明显的脊柱侧凸,侧凸在随后的2个月中进行性加重。在2个月时共有7只鸡出现明显侧凸。3个月时,11只鸡发生侧凸,发生率为55%,Cobb角为11°~85°,平均30.63°。持续光照组3个月时仍无脊柱侧凸发生。(2)对照组血清褪黑素呈现明显的白天低(平均10.6pg/ml),夜间高(平均110.4pg/ml)的周期性变化;松果体切除组血清褪黑素白天平均为8.4pg/ml、夜间平均为6.9pg/ml,其白天低、夜间高周期性变化消失;持续光照组中,血清褪黑素平均为10.8pg/ml。松果体切除  相似文献   
125.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28 d内出现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暂时性的生理性黄疸[1-2].大部分黄疸可自然消退,但仍有部分患儿需要口服益生菌或退黄药物甚至需要蓝光治疗,胆红素升高会...  相似文献   
126.
左旋吡喹酮与吡喹酮治疗慢性日本血吸虫病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旋吡喹酮与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患者189例和75例。均按30mg/kg的剂量,顿服,治后3个月与6个月粪孵阴转率分别为84.3%、86.5%与71.6%、72.9%;累积阴转率分别为73.5%与60.2%。二组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左旋吡喹酮组的无反应率(70.4%)与吡喹酮组(69.1%)比较则无差异(p>0.05)。该两药毒副反应均轻而短暂,无需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治疗前与治后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血、尿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变化。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左旋吡喹酮单剂疗法的疗效优于吡喹酮。我们认为左旋吡喹酮可用于血吸虫病流行区大规模普治  相似文献   
127.
附子甘草配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亭  徐暾海 《中草药》2009,40(8):1332-1334
附子和甘草均为常用中药,临床上配伍应用非常广泛.将从"减毒"和"增效"2个方面综述近年来附子、甘草配伍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对近年研究成果的综合和分析提示,甘草所含的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是其对附子发挥"减毒增效"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附子配伍甘草减毒的机制可概括为煎煮过程、用药过程两个环节;而二者配伍的增效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各自有效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然而,二者配伍的具体物质基础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左的研究结果出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患者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315例因胸腰椎OVCFs行PVP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男114例,女201例;年龄65~89岁,平均(76.97±4.92)岁;单椎体骨折216例,双椎体骨折85例,三椎体骨折14例。对患者行PVP治疗,术后追踪1年,观察患者术后1年内邻近椎体骨折情况,将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骨折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Cobb角、是否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风险因素。结果 经过1年的追踪随访,315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出现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为12.4%。其中术后3个月内骨折者23例,术后4~6个月骨折者11例,术后7~12个月骨折者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老年颅内动脉瘤(ICA)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94例,均行介入治疗,统计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出院准备度相关因素,并讨论相关干预策略。结果94例患者RHDS评分为(146.37±29.71)分,独居、居住于农村、无业、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5km、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需长期服药种类>3种者RHDS评分较低(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发现居住于农村、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5km、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需长期服药种类>3种为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居住于农村、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较远、文化程度低、需长期服药种类多均为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临床据此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出院准备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和自体静脉血管包绕在缝合口处观察吻合口处瘢痕增生的情况.方法:实验于2002-05/2003-05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创伤中心完成.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和血管组,每组30只.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大鼠,分别切断两侧坐骨神经,并切去2 mm神经段造成缺损,一侧单纯行常规外膜缝合做为对照侧,另一侧常规外膜缝合后,吻合口及局部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均匀涂抹,做为实验侧;血管组同法切断大鼠坐骨神经,一侧单纯外膜缝合做为对照侧,另一侧常规外膜缝合后,吻合口及局部用自体静脉血管包绕,做为实验侧.两组标记后分笼喂养.术后4,8,12周分别对每组中10只大鼠神经修复处,进行局部观察,电生理检测,并切取神经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有髓神经纤维再生分析.结果:实验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8,12周时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和血管组肉眼形态学、组织学观察瘢痕明显少于单纯缝合组.②术后4,8,12周时电生理测试两组运动电位的潜伏期实验侧明显短于对照侧[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实验侧(2.41&;#177;0.32),(1.54&;#177;0.15),(1.31&;#177;0.25)ms,对照侧(3.96&;#177;0.72),(2.63&;#177;0.65),(2.0&;#177;0.72)ms;血管组:实验侧(2.20&;#177;0.51),(1.60&;#177;0.17),(1.15&;#177;0.75)ms,对照侧(4.02&;#177;0.51),(3.01&;#177;0.72),(2.7&;#177;0.65)ms,P<0.01],而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和血管组的动作电位的波幅实验侧明显高于对照侧[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实验侧(11.62&;#177;0.76),(15.7&;#177;0.88),(16.22&;#177;0.38)mV,对照侧(9.65&;#177;0.65),(12.3&;#177;0.65),(14.2&;#177;0.55)ms;血管组:实验侧(10.59&;#177;0.66),(15.91&;#177;0.72),(16.10&;#177;0.12)mV,对照侧(8.65&;#177;0.65),(13.0&;#177;0.55),(14.1&;#177;0.75)ms,P<0.01].③组织图像分析系统显示两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率及有髓神经纤维所占面积比例实验侧明显优于对照侧[透明质酸钠凝胶组:(53.22&;#177;1.89)%,(76.55&;#177;1.32)%,(89.62&;#177;2.18)%和(45.36&;#177;1.69)%,(78.56&;#177;1.56)%,(87.61&;#177;0.52)血管组:(54.21&;#177;1.37)%,(75.21&;#177;1.56)%,(89.95&;#177;1.35)%和(46.67&;#177;1.56)%,(77.67&;#177;1.67)%,(87.72&;#177;1.96)%,P<0.01].④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和血管组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中,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或局部缝合口用自体静脉血管包绕,可明显减少缝合口处瘢痕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