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功能性便秘患者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的护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对2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并分型,探讨针对各型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计算传输指数(TI)和结肠排出率将患者分为出口梗阻型、慢传输型和正常传输型便秘3种类型.根据便秘类型施实针对性护理.结果 2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出口梗阻型14例,占58.3%;慢传输型5例,占20.8%;正常传输型5例,占20.8%.经过针对性的护理,临床痊愈者9例,占37.5%;症状改善者13例,占54.1%;无效者2例,占8.3%;总有效率达91.7%.结论根据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分型,施实有的放矢的护理,可为提高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72h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ERCP组),并与同期保守治疗36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ERCP组全部成功实施EST,66例胆总管结石者行网篮及气囊取石,所有82例均行鼻胆管引流,重症组8例同时行胰管支架引流。ERCP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RCP组重症组死亡率8.33%,对照组重症组死亡率33.33%。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治疗是安全的,能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减少病人住院天数和费用。  相似文献   
1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胃镜和肠镜发现的消化道直径大于2 cm的隆起病变行ESD治疗:在病灶周围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灶、处理创面.结果 28例患者,8例病灶位于食管内,11例位于胃内,9例位于结直肠内,病灶直径20~35 mm(平均24 mm),病灶均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食管内病灶,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4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早期鳞癌2例.胃内病灶位于胃窦5例,胃底2例,胃体4例.其中增生性息肉4例,异位胰腺1例,管状腺瘤伴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早期胃癌侵犯黏膜肌层1例,间质瘤1例.结肠内病灶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5例,其中绒毛状腺瘤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绒毛状腺瘤伴局部癌变1例,类癌1例,平滑肌瘤1例.ESD时间50~120 rain,病灶整块切除26例,分块切除2例.食管及胃内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3.5 d.结直肠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4.6 d.所有患者术中有少量出血,给予电凝或氩气止血,有1例胃窦管状腺瘤ESD术后出血,电凝、氩气止血无效,给予2枚钛夹止血.有1例直肠病灶ESD术后出现小穿孔,保守治疗16 d后康复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和肠镜,创面愈合良好,有1例胃窦增生性息肉有少量残留,给予圈套切除,余未出现复发.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可使该类患者免于剖腹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4.
经电子胆道镜U100双频激光治疗胆系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电子胆道镜下双频激光碎石对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3月,经T管窦道采用电子胆道镜双频激光碎石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54例(肝外胆管结石16例,肝内胆管结石23例,肝内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5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3例治愈,治愈率98.15%,1例为远端肝内胆管结石,胆管过于狭窄,胆道镜无法进入而取石失败。结论电子胆道镜下双频激光碎石能有效治疗肝内外胆管残留结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内生性腺瘤的内镜下诊治方法。方法2005年6月~2008年10月对8例B超、MRCP影像学检查提示胆总管及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扩张,乳头开口及下段狭窄,进一步行ERCP及IDUS检查,发现病变并予以治疗。结果2例绒毛管状腺瘤伴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及1例管状腺瘤行胰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1例绒毛管状腺瘤术后病理局部癌变,3个月后肝转移行介入化疗及栓塞2次,16个月全身复查未见异常;1例管状腺瘤伴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者术后病理局部印戒细胞癌,术后6、14个月随访全身复查未见异常。1例管状乳头状腺瘤行十二指肠乳头内镜下切除术后置入胆管支架内引流,6个月后复发并癌变,术后10个月死亡;1例绒毛管状腺瘤伴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行十二指肠乳头内镜下切除术后置入胆管支架内引流,术后6、12个月复查未见异常;1例绒毛管状腺瘤伴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与术前相同,且切除干净,未随访。1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级上皮内瘤变,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术后4个月反复胆道感染,内镜下更换为金属支架。1例乳头状腺瘤置入胆管支架内引流,术后失访。1例管状腺瘤拒绝治疗,电话至12个月随访无异常不适。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内生性腺瘤临床罕见,且易于癌变,对乳头切开后黏膜层及肌层增厚的患者尤其有增生性病变者应常规多点取活检,避免乳头内腺瘤及恶性变病灶的遗漏,并对相关病灶及时内镜下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探讨24h pH和胆红素监测插管时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 用PH梯度法将检测导管定位于下食管括约肌(LES)上方或下方5cm处,有针对性地处理插管时常遇到的问题。结果 119例患者插管均获成功。结论 操作者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以及娴熟的技术是插管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时塑料和镍钛记忆合金镀金网状支架内镜置入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塑料支架组129例,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8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16例,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11例,胆漏17例,胆管外科损伤狭窄10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34例,肝门部胆管狭窄8例,胰腺癌5例;镀金支架组42例,包括:中下段胆管癌15例,肝门部胆管癌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9例,胰腺癌10例。所有病人均行ERCP以证实狭窄部位及其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经十二指肠镜插入导丝至梗阻远端,狭窄明显者沿导丝进行球囊扩张;在x线监视下沿导丝用支架推送器将支架送至狭窄远端2cm。术后观察病人黄疸改善情况,同时观察肝功能、血清淀粉酶变化,并随访3-6月。结果:本组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成功率200%。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后1周,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下降68.50%,谷丙转氨酶(ALT)下降64.37%,r-谷胺酰转肽酶(r-GT)下降51.12%,碱性磷酸酶(ALP)下降45.10%;塑料支架置入后1周,STB下降64.24%,ALT下降59.70%,r-GT下降52.83%,ALP下降44.61%。早期并发症包括: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胰腺炎、胆管炎,晚期并发症有支架堵塞。镀金支架组随访期间有4例(14.29%)死于肿瘤进展。结论:经内镜塑料和镍钛记忆合金镀金网状支架治疗胆道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塑料支架在胆漏及胆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为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弥补手段。  相似文献   
20.
胆道镜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近4年应用胆道镜在胆道疾病中应用的情况。结果我院应用胆道镜检查和治疗496例,术中检查96例,残石率为6.29%;术后检查380例,其中345例发现结石并行取石治疗。经口胆道镜检查和治疗20例,其中15例为胆总管巨大结石,给予U100双频激光碎石后用取石网篮取出结石,5例于子镜中行胆管活检,证实为胆管癌。结论胆道镜应用操作简单、安全,能降低残石率,减少再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