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12.
颈腰综合征是指脊椎退行性变所致的颈椎病与腰椎病合并存在的病病[1].  相似文献   
13.
魏珍莲  熊建 《西南军医》2005,7(1):28-29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JNA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切除中鼻甲后端,以圈套器摘除JNA。结果 12例患者术后内窥镜复查鼻腔粘膜恢复良好;随访1-3年,无手术并发症,术后无复发。结论 鼻内窥镜下行JNA手术切除安全可行,具有损伤小,术野充分,出血量相对较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在CT引导下巴德针经皮肺穿刺活检肺内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CT引导下经皮肤用巴德针穿刺活检肺内占位性病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在CT引导下对26例患者用巴德针经皮肤肺穿刺活检肺内占位性病灶。结果有24例标本适合病理或细胞学作出诊断,活检成功率92.3%(24/26),其中腺癌14例、鳞癌2例、小细胞癌1例、干酪性坏死3例、脓肿1例、炎症2例、红染变性坏死组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7%(8/26),其中4例患者出现少量气胸,1例出现气胸及皮下气肿,1例出现肺内少量出血,1例出现肺内出血和咯血,1例出现面色苍白。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肤用巴德针活检肺内占位性病灶,具有活检成功率高及并发症少且可耐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熊建  蔡华成 《中国内镜杂志》2003,9(12):63-63,65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将NIP进行手术切除,配合鼻内窥镜下鼻道开窗,清除上颌窦腔内肿瘤残留。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随访1.5~4年,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仅1例复发,15例术后经半年换药冲洗后术腔上皮化,鼻腔通畅。结论 鼻内窥镜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腔被侵犯的NIP具有损伤小、面部不留疤痕、术野清晰、便于术后复查、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方法对2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单侧小关节交锁10例,双侧小关交锁16例)行前路复位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中无大血管、气管、食管、脊髓损伤。26例均获随访,时间5~6个月。患者复位良好,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结论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滑脱并关节突交锁疗效确切,术中只要掌握好复位技巧,能解决脱位和交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System,LIMS),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来对实验室进行规范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1],通过LIMS实验室可以达到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对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LIMS作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状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行之有效的中小学生伤害干预应对策略和措施、降低学生伤害发生率及伤害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闸北区2006—2009学年期间全部中小学生伤害个案信息,记录"学生伤害个案卡"并对其内容调查登记核实,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类型和特征。[结果]2006—2009学年监测中小学生伤害计95例,性别比为2.87∶1,其中初中学生为最多,占59%,小学生为41%,高中学生为30%。中小学生伤害主要类型为跌倒528例(55.23%),碰撞/挤压伤268例(28.03%)。伤害发生性质中以骨折较多,占55.71%,中学生发生以脱位、扭伤、拉伤的情况较小学生多。伤害事故发生较多时段分布为:以课(午)间休息发生数最高,为300例(31.38%),其次上课时发生263例(27.51%),节假日发生132例(13.81%),放学后发生130例(13.60%)。伤害部位好发于肩、上肢420例(44.03%),髋、下肢298例(31.24%),头面部189例(19.81%)。[结论]中小学生面临着伤害的严峻挑战,应根据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护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19.
内毒素休克大鼠肠粘膜免疫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后大鼠肠粘膜免疫功能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健康Wistar大鼠81只,随机取9只为实验前基础值组,余72只按腹腔注射的药物不同,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休克组(精制内毒素5mg/kg),每组9只,各组于实验后0、2、6和24h分别检测肠粘膜及血浆中sIgA、TNF—α、IL-1β含量和肠粘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殖活力。结果:内毒素休克组肠粘膜、血浆内sIg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TNF-α、IL-1β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于注射后2h、6h达峰值(P〈0.05),上述指标在血浆中的变化滞后于肠粘膜的变化;同时肠粘膜上皮内淋巴细胞(T、B细胞)增殖活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内毒素休克后肠粘膜免疫功能呈双向性变化,肠粘膜局部免疫功能的紊乱可能是引起整个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缺损修复实验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nano-HA)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重建过程中的应用,为临床运用于骨缺损修复领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进行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作为实验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4周,8周和12周分别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监测两组人工骨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结果:通过ROI方法定量对比两种材料植入区和正常区放射性浓集比值,nano-HA人工骨组成骨作用优于HA人工骨组,骨缺损修复能力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修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