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在门静脉未转流下梗阻性黄疸及其肝切除时第一肝门阻断耐受时限。方法胆总管结扎3d后72只大鼠,随机分6组行手术,检测各组术后血清转氨酶、肝组织匀浆中黄嘌呤氧化酶含量、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术后1周内各组动物生存只数。结果胆道梗阻3d大鼠第一肝门阻断15min以内,术后1周全部存活;肝叶切除时第一肝门阻断15min,术后1周多数死亡。结论梗阻性黄疸大鼠在门静脉未转流下常温入肝血流阻断(PTC)时限应〈15min,如行肝叶切除,PTC时限应〈10min。  相似文献   
102.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一期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约 12 %~ 14 %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其病程中会出现自发性破裂。我们回顾性总结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 1993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救治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经验 ,着重探讨控制出血的技术及围术期处理。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8例 ,女 4例。中位数年龄4 8岁 (12~ 76岁 ) ,其中伴有肝炎后肝硬化 2 6 32例 ,门静脉浸润 2 2 3例 ,肿瘤具包膜 12 2 6例 ,肿瘤大小 2 5~ 2 0 0cm ,中位直径 9 9cm ,血清甲胎蛋白阳性 16 2 8例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2 8 32例 ,术前肝功能ChildA级 2 9例 ,B级 3例。入院时有低血…  相似文献   
103.
肝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附4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评价肝血管瘤手术治疗的风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具有各种不同程度的非特异性腹部症状或体征。B超、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三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4.7%、84.2%和100.0%。结果16例患者行肝血管瘤挖除术,27例行常规肝叶或肝段切除术,1例行肝右动脉结扎加碘油栓塞术,3例患者实施了右半肝联合左外叶切除术以及肝段切除联合血管瘤挖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5%(12/4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中失血量和术中有无输红细胞(≥2U)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280,P=0.0013)。结论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B超、CT和MRI是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手段,MRI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手术切除是肝血管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手术指征应从严把握。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有无输红细胞(≥2U)是影响肝血管瘤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肝癌肝切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34%(280/497),出血12.07%(60/497)、感染18.71%(93/497)、胆漏2.01%(10/497)、胸腔积液6.64%(33/497)、腹腔积液42.45%(211/497)、肝衰3.42%(17/497)、死亡4.23%(21/497)。从全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可见肝脏血流阻断时间(X10)、手术时间(X11)、失血量(X12)在a=0.05水平上显著,肝癌肝切除并发症的的主要危险因素按其影响的大小顺次为X10、X11、X12,它们所对应的相对危险度在1.273~1.578之间,且X12为影响肝切除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肯定了上述结果,且右半肝切除(X3)影响突出,P=0.0012,标准系数=0.204301,相对危险度OR=2.489。而半肝血流阻断(X7)能减少肝切除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选用肝血流阻断方法有效控制失血量,尽量缩短肝血流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在保证肝癌根治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有功能的肝组织是减少肝切除并发症和降低肝切除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用于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2例近端胃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行近端胃部分切除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消化道重建联合NOSES治疗,对照组行食管残胃吻合术联合经腹部切口取标本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肿瘤直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大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4% vs. 258%,P>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患者。结论近端胃癌患者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消化道重建联合NOSES治疗比食管残胃吻合术联合经腹部切口取标本治疗的效果更优,术后恢复更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6.
1987年7月~1995年5月,共收集38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通过术前、术后心电图监测,探讨心电图改变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变化及临床恢复的关系。臣临床资料回.三一般资料38例中男18例,女ZO例;年龄ZI~67岁,平均44岁。在未发病前心电图均正常。互.2心电图检查结果见附表。2讨论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中,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50.0%,通过术前、术后心电图监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8例中有35例心电图可逆,另外死亡3例心电图不可逆,出现了严重的心律紊乱,心房纤颤、室颤。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中,心电…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采用肝脏移植治疗直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方法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供肝发取,4℃UW液灌注和保存。手术采用体外静脉转流肝脏移植技术。结果 手术历时12小时,无肝期100分钟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肾功能正常。结论肝移植治疗肝硬化肝癌本外静脉转汉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总结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HAML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进行血清AFP、CEA、CAl9.9等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指标检查,根据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及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选择手术方式。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1年6月。结果15例患者中5例患者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无肝炎病史。术前超声、CT、MRI及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15、3/13、2/6和1/3。肿瘤位于肝左叶者4例、肝右叶者11例,肿瘤均为单发。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肝肿瘤剜除及周围部分正常肝组织切除术,2例因肿瘤直径较大行左半肝切除术。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示HMB45、CD34和阳一67表达均为阳性。15例患者术后痊愈出院,1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9.8年,中位随访时间3.2年。11例获得完整随访,另2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9.8年和6年后失访。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生存,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HAML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诊率不高,病理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HMB45阳性是特征性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HAML的首选方法,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9.
前入路肝切除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前入路肝切除术在难切性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例用常规手术方法难以切除的肝右叶肝癌和2例肝门部胆管癌用前入路的方法行肝切除,探讨其手术技巧和适应证。结果 2例右半肝切除,1例肝门部胆管加左半肝切除,1例肝门部胆管加尾状叶切除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平均出血量1075ml,手术至出院时间12.5d。无手术死亡。结论 前入路肝切除术对难切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乌司他丁在肝切除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临床60例肝癌行肝叶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常规肝切除和护肝治疗;实验组35例,除同对照组治疗之外,术前ld到术后第7天静脉使用乌司他丁20万U。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第l、3、5、7天肝功能: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J)。结果 实验组在术中第一肝门阻断10min以上组和右半肝切除病例中,术后AST、ALT以及TB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术后l周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乌司他丁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