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4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242.
目的:探讨经精囊面吊带悬吊膀胱颈技术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6月,在12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中采用经精囊面吊带悬吊膀胱颈技术行膀胱颈离断。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颈切缘阳性率、术后短期尿控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8±21.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4±26.4)ml。术后病理报告示膀胱颈切缘均为阴性。术后3个月仅1例发生轻度尿失禁。无尿漏、肾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精囊面吊带悬吊膀胱颈技术用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颈的离断安全性好,更好地保留了膀胱颈口,易于其与尿道的吻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3.
目的:构建携带抑癌基因PTEN的腺病毒载体,探讨PTEN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及cyclin D1、p2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海马神经元扩增目的基因PTEN,连接入pENTR2A载体,在293A细胞中进行重组腺病毒的包装及扩增。以携带PTE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感染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株PC-3。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PTEN的过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PTEN、cyclin D1和p21表达的变化,通过细胞生长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PTEN对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PTEN;PC-3细胞经Ad-PTEN感染后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Western印迹实验所得条带进行灰度值分析后与β-actin求比值,PTEN蛋白在Ad-PTEN感染组细胞中表达(0.215±0.065)明显高于对照组[(0.052±0.009),t=4.30,P0.05]和Ad-LacZ组[(0.056±0.008),t=4.21,P0.05]。cyclin D1蛋白在Ad-PTEN感染组细胞中表达(0.256±0.072)明显低于对照组[(0.502±0.087,t=3.77,P0.05)]和Ad-LacZ组[(0.498±0.081,t=3.87,P0.05)]。p21蛋白在Ad-PTEN感染组细胞中表达(0.589±0.076)明显高于对照组[(0.146±0.026,t=9.55,P0.01)]和Ad-LacZ组[(0.163±0.024,t=9.26,P0.01)]。MTT实验显示Ad-PTEN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自48h后(21.98%)有显著性(t=6.80,P0.01)。平板克隆实验显示Ad-PTEN组克隆形成率[(37.4±4.18)%]明显低于对照组[(54.9±4.81)%,t=4.76,P0.01]及Ad-LacZ组[(56.5±5.42)%,t=4.83,P0.01]。结论:通过腺病毒载体Ad-PTEN使PC-3细胞表达PTEN基因,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并可降低cyclin D1表达,同时增加p2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4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膀胱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例膀胱淋巴瘤患者的资料,5例为原发性膀胱淋巴瘤,男2例,女3例,年龄57 ~78岁,平均68岁;3例为继发性膀胱淋巴瘤,男1例,女2例,年龄41 ~81岁,平均61岁.泌尿系CT检查示膀胱壁有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占位,突向膀胱腔内,直径1 ~4 cm,边缘较光滑,密度均匀,相应膀胱壁外缘较毛糙,增强后病灶强化较明显、均匀.膀胱镜检查:7例为菜花状肿瘤、中央为坏死钙化区域;1例为多发型,1个较大的肿瘤直径3.5 cm,伴3个小的卫星病灶.7例采用TURBt加CHOP方案化疗、放疗,1例放弃手术治疗.术后2周开始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750 mg/m2,第1天;表柔比星90 mg/m2、长春新碱1.4mg/m2,第1~5天;口服泼尼松100 mg或甲泼尼龙80 mg,1次/d.每4周1个疗程,共3个疗程.3例继发性膀胱淋巴瘤患者辅以三维适型放疗:400 cGy/次,连续3次,休息2d,共6000 cGy.结果 病理诊断5例为原发性膀胱MALT,其中3例为外周带区域膀胱MALT,2例为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3例为继发性膀胱MALT,其中2例为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全身滤泡囊中央淋巴瘤,属于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染色检查:3例低级别MALT CD20、CD21、CD43(+),5例高级别MALT CD3、CD20、CD31(+).本组随访3~ 44个月,3例继发淋巴瘤患者于确诊3~13个月死亡;5例原发性MALT患者均生存,其中1例术后14个月复发,膀胱镜检查见原位菜花状新生物,再次行TURBt及CHOP方案化疗,病理检查示肿瘤由外周带区域MALT转化为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随访无复发. 结论 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是MALT最常见的类型;原发和继发性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在组织学上存在相似性,但前者预后好于后者,TURBt配合放化疗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5.
目的总结Ⅰ期采用标准或者微通道的患者Ⅱ期行经皮肾镜碎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Ⅱ期经皮肾镜碎石的患者相关资料,其中Ⅰ期采用标准通道9例,Ⅱ期经皮肾镜碎石均未使用同型号的扩张外鞘,结合钬激光和或三代超声均成功碎石取石;Ⅰ期采用微通道10例,其中有明显肾积水者7例,无积水者3例,采用重新穿刺另辟通道或经原通道或经原通道扩张保留同型号外鞘等方法碎石取石。结果Ⅰ期采用标准通道9例患者行Ⅱ期经皮肾镜碎石术,Ⅱ期碎石成功率100%;Ⅰ期采用微通道10例患者Ⅱ期经皮肾镜碎石,其中有6例均重新穿刺另辟通道,3例经原通道碎石取石后仍残留结石后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1例经原通道扩张保留外鞘后碎石也残留结石辅助ESWL治疗,Ⅱ期碎石成功率80%。结论Ⅱ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经原标准通道者无需使用扩张外鞘,可以取得较好的碎石取石效果;有明显积水患者Ⅰ期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者建议直接采用标准通道,而不推荐使用微通道。  相似文献   
246.
目的 探讨晚期膀胱癌合并顽固血尿的治疗.方法 针对晚期膀胱癌合并顽固血尿的患者在积极保守治疗(膀胱灌注、适形放疗等)的同时,积极行髂内动脉栓塞化疗(顺铂100 mg+吉西他滨1 500 mg经双侧髂内动脉注入).结果 通过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患者肿瘤明显缩小,血尿消失.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化疗(顺铂+吉西他滨方案),间断治疗2次,对缩小肿瘤体积、控制出血等初见成效,是晚期膀胱癌特别是合并顽固血尿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在术前术后要积极准备、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7.
目的从护理和临床角度比较仰卧位与俯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效果,探讨仰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30例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住院患者按手术体位分为仰卧位组(53例)和俯卧位组(77例),仰卧位组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时采用腰肋悬空仰卧位;俯卧位组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时采用俯卧位。结果仰卧位组舒适度显著优于俯卧位组(P<0.01);两组出血、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体位手术均安全有效,但腰肋悬空仰卧位手术的舒适度更佳,且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