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腰腿痛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 ,在临床中笔者发现根性坐骨神经痛 (其包括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 ,腰椎管狭窄 ,腰椎椎体滑脱等 ) ,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的病因。笔者将 1996年 1月~ 1998年 12月的 376例根性坐骨神经痛病例资料中 ,112例的物理检查诊断与腰椎 CT,X光片、MRI等影象检查诊断作一对比 ,其表明 :物理检查是诊断根性坐骨神经痛的重要方法 ,是基层诊断的重要手段 ,利于患者得到早期及时的治疗 ,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年龄 18~ 35岁 30例 ,36~ 4 5岁 4 2例 ,4 6~ 55岁2 6例 ,56~ 6 5岁 10例 ,6 5岁以上 4…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否能预防结直肠新生物。方法全面收集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有关化学预防结直肠新生物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9个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纳入系统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时间内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RR0.81,95%CI(0.72,0.91),P=0.0005],但不支持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RR0.97,95%CI(0.79,1.20),P=0.79],也不支持苏林酸和塞来昔布预防或治疗结直肠息肉或家族性结肠息肉[RR0.71,95%CI(0.49,1.03),P=0.07和RR0.90,95%CI(0.76,1.07),P=0.23]。结论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在每10~18个病例中可预防1例病人发生腺瘤。但阿司匹林的预防能否代替肠镜下结直肠息肉的切除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结直肠新生物的临床意义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43.
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继2004年系统评价之后,对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8种相关中文期刊和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全世界关于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仅有2篇随机对照交叉试验包括32例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由于这2个研究在设计及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存在较大差别,无法进行Meta分析,仅进行定性的系统评价。这2个研究对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抑制夜间酸突破的疗效没有一致性的结论。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尚不能确定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抑制夜间酸突破的发生,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44.
急性肾功能衰竭212例肾活检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方法对212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小管、肾小管阃质病变占74.4%,肾小球疾病占22.6%。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中急性小管间质肾病(ATIN)占99,3%、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占0.7%;药物、感染、挤压综合征、出血、肺癌、多发性骨髓瘤和原因不明21例,其中ATN17例(80.9%),急性间质性肾炎(AIN)3例(14.3%),ATIN 1例(4.8%);肾小球疾病48例,其中新月体肾炎17例,余31例为基本病变伴AIN5例,ATIN26例。治愈189例(89.2%),好转10例(4.7%),无效13例(6.1%)。误诊和诊断不明确29例(13.7%)均得到了确诊,更改了治疗方法。结论EHF和肾小球疾病(除新月体肾炎外)多为ATIN,药物、中毒、挤压综合征、出血为ATN;疗效与原发病相关;ARF确诊困难时应尽早肾活检。  相似文献   
45.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5 2岁。因反复头晕 10余年 ,胸闷、胸痛 7年 ,加重 4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 :血压 180 / 12 0mmHg ,脉搏 80 /min。双肺呼吸音清 ,心律整 ,心尖区闻及 2 / 6级收缩期杂音。医技检查 :血红蛋白 118g/L ,白细胞 4 8×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长期受电磁辐射下与在普通环境下(没有电磁辐射及废气的污染)工作的人员尿潜血试验阳性率对比观察,分析电磁辐射对人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人员留取中段晨尿,行尿分析仪11项检查及尿沉渣镜检,对尿潜血阳性者行肾穿活检,在电镜下观察病理切片。结果辐射组:尿潜血试验阳性7例,阳性率29%,肾小球滤过膜有超微结构的改变;对照组:尿潜血试验阳性2例,阳性率4%,肾小球基膜有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SPSS10.0软件分析,采用配对χ^2检验,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电磁辐射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进而导致肾小球基滤过膜漏出RBC,使尿潜血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47.
据WHO预测,到2020年,急性冠状动脉梗阻性疾病将是世界上主要的致死原因,不管通过内科溶栓还是介入、外科搭桥手术,冠状动脉再通后都将直接面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 .因此MIRI已成为一个重大的临床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伤产生或减轻其程度就成为热点问题,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近年来有些研究证实,中医药在MIRI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在再灌注过程中或治疗后应用药物来防治MIRI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而中药因其副反应小和价格低廉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本文复习近年文献,就灯盏细辛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8.
前牙冠折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对于冠折在龈上1-4mm不伴根折并且牙冠完整的患者,临床治疗时多将冠折部分拔除,保留牙根,经完善根管治疗后行桩核烤瓷修复。我科采取利用折断的自体牙冠根管内固定的方法,对上前牙牙冠2/3横折和冠根斜折者,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技术,有效的固定松动牙冠,均达到保留天然牙冠即刻修复患牙的目的,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胎乐颗粒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LC法对山药、山茱萸、甘草、黄芩、墨旱莲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测出山药、山茱萸、甘草、黄芩、墨旱莲。结论定性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胎乐颗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抗凝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时颅内血肿体积变化及相关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或脑出血合并脑室出血的患者,均在入院7 d内予以注射低分子肝素,并在用药7 d后复查头颅CT。计算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CT上的颅内血肿体积的变化,血肿体积的计算使用ABC/2法,脑室出血量的计算使用手绘出血区域方法。结果共入选64例,平均年龄65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值为10.6,基线时血肿体积平均为(24.3±22.3)ml,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CT检查上的颅内血肿体积变化为(-4.35±10.5)ml,仅有1例的血肿体积增大。经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7 d内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并不导致颅内血肿的增大。结论在脑出血伴/不伴脑室出血的急性期,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不导致颅内血肿的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