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今世界上,凡是传染病得到满意控制的国家或地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病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眼1演。因此,在人群中普及心血管疾病基础知 识及院前急救常识,加强防治工作及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院自2001年开始成立健康心俱乐部,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吸引了大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健康心俱乐部会员到目前已发展到300人之多。现将实施过程与体会总结如下。1组建健康心俱乐部1.1目的普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及院前急救常识,提高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促进预防与康复。1.2工作小组由门诊主任、护士长及经验丰富有授课能力的医生、护士组成眼2演;全院各科室轮流指派人员协助开展活动。护士长负责安排日常接待、办理入会登记手续、筹备各项活动,并在门诊大厅公告栏上张贴俱乐部的细则、每月课程安排,以便患者前来就诊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入会参加学习。1.3成员和入会制度前来就诊的所有患者及患者亲友,年龄、性别、职业不限,凡自愿参加者,即可报名入会。凡入会者予办理会员卡,填表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址、联系电话、疾病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血肿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方法调查分析7例病人发生囊袋血肿的原因、发生时间、血肿大小及发现血肿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5例囊袋血肿发生在术后24h内,其中1例由护士查看伤口时发现,4例由医生换药时发现;2例囊袋血肿发生在术后14天,病人出院后在家中发现.7例病人的囊袋血肿经穿刺抽吸、切排、止血、沙袋压迫等处理后痊愈.结论起搏器术前应全面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停用抗凝药与抗血小板制剂;术中应规范操作,止血彻底;术后应仔细查看伤口,发现囊袋血肿妥善处理.同时还应对病人加强起搏器知识教育,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再狭窄和临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冠心病并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12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阿托伐他汀80 mg顿服,术后改40 mg/次,1次/d,30 d后再改为20 mg/次,1次/d;对照组维持20 mg/次,1次/d.观察治疗后6个月血脂、管腔造影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LDL、HDL、最小管腔直径和狭窄百分比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43例复杂病变且有临床缺血症状的患者接受了CYPHER支架治疗,196处靶病变共置入231个CYPHER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及晚期管腔丢失情况等。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置入,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10%,未见任何并发症。临床随访11±4·4(5~22)个月,临床随访率94%,有7例(5·2%)症状再发,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4例为支架内再狭窄所致,需再次血运重建,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心脏不良事件,无一例死亡。术后6~18(9±2·3)个月共10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造影随访率76·2%,支架近端边缘节段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2±0·02)mm,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5±0·04)mm,支架远端边缘节段(0·10±0·02)mm;病变再狭窄率2·6%,病例复发率5·2%,再次血运重建率3·4%。结论:CY-PHER支架治疗冠脉复杂病变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6个月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改进植入式心脏起搏患者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2011年度36例植入式心脏起搏患者护理质量相关问题,确定根本原因是:流程指引未及时更新,护士培训不到位,健康宣教方法不当。制定措施并实施,跟踪实施效果并持续改进。措施包括:更新护理流程与指引;制作健康宣教卡,统一健康宣教内容;完善护士技术培训与考核。结果 2012年3月—2013年2月,应用新举措后,患者的卧位不正确率、肢体活动不当率分别降低了26.2%、11.8%,起搏器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了24.2%,不适症状发生率分别降低了11.9%~32.2%。结论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单病种护理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植入式心脏起搏患者护理质量,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经治的200例PCI病人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开展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对两组病人健康行为情况、自我管理效能进行对比。[结果]出院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分别为135.7分±14.5分与115.3分±11.4分、健康行为评分分别为143.2分±22.1分与110.6分±10.5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56与13.253,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帮助病人更好地培养健康行为,促进病人自我管理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ICU停留时间进行分组,分析性别、年龄、心率、生活习惯、血压、疼痛程度、并发症、焦虑程度与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相关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舒张压、心率、焦虑、疼痛评分≥7分、低氧血症是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内确定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冠脉)长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43例冠脉长病变且有临床缺血症状的患者接受了CYPHERTM支架治疗,51处靶病变共置入62个CYPHERTM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及晚期管腔丢失等。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置入,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10%,未见任何并发症。临床随访(11±3.5)个月(6~19个月),临床随访率100%,有2例症状再发(支架内再狭窄)而再次血运重建,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心脏不良事件,无一例死亡。36例患者术后(9±2.2)个月(6~14个月)复查了冠脉造影,造影随访率84%,支架近端边缘节段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6±0.05)mm,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1±0.03)mm,支架远端边缘节段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10±0.02)mm,病变再狭窄率4.8%(2/42),病例再狭窄发生率5.6%(2/36),再次血运重建率4.7%(2/43)。结论CYPHERTM支架治疗冠脉长病变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6个月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  相似文献   
20.
总结分析33例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血流动力学、氧合情况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监测,加强呼吸道护理等,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有效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