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李国锋  王春霞  潘斌  刘静  晏媛 《中国药房》2008,19(31):2423-2424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瑞巴派特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给大鼠口服含瑞巴派特4mg的壳聚糖胶囊、明胶胶囊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分别于给药不同时间取血浆和结肠组织,用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瑞巴派特浓度并计算Cmax。结果:瑞巴派特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0~2 000ng·mL-1;血浆及组织样品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8.4%、90.8%。3种制剂在结肠组织中的Cmax分别为5 963.9、2 190.7和1 185.8ng·g-1,在血浆中的Cmax分别为252.7、949.0和1 023.3ng·mL-1。结论:本方法可定量检测瑞巴派特在血液和结肠组织中的浓度,以用于其结肠定位释药制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脊索样脑膜瘤及脊索样胶质瘤各自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两者的鉴别诊断要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两组病例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并复习两种疾病的相关文献。结果脊索样脑膜瘤及脊索样胶质瘤病理形态相同点为:不同区域可表现为脊索瘤样组织学改变,黏液样背景中出现条索状或簇状排列的肿瘤细胞,同时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细胞浸润。不同点为:脊索瘤样脑膜瘤往往部分区域见有脑膜瘤细胞特征,而脊索样胶质瘤瘤细胞常可见胶质细胞分化,并有胶质纤维突起。免疫组化显示EMA、PR、GFAP等抗体在两种肿瘤细胞中表达不同。结论两种肿瘤的组织形态相似,容易混淆,需要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探讨改良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治疗Ⅰ期精原细胞瘤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8例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性睾丸切除术,15例患者采用传统经腹股沟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结果 改良组和传统根治组两种手术方式手术均获得成功,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方面两种手术方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切口长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前者因切口小比后者更美观.结论 改良根治性睾丸切除治疗Ⅰ期精原细胞瘤安全、有效,与经腹股沟根治性睾丸切除术相比,具有切口微创美观、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讨DJ-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在各类型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良性脑膜瘤复发和演进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同江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并随访的脑膜瘤病例72例,其中术后无复发的良性(WHO I级)脑膜瘤50例,术后复发良性脑膜瘤12例,高级别脑膜瘤(WHO II~III级)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J-1和mTOR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DJ-1和mTOR在术后无复发和术后复发的良性脑膜瘤及高级别的脑膜瘤中表达不同,DJ-1在3种脑膜瘤组织中的高表达分别为3,5和6例,mTOR的高表达分别为3,4和5例,DJ-1和mTOR在高级别和复发性良性脑膜瘤中均呈高表达状态(P〈0.05)。mTOR与DJ-1的表达有关(P〈0.05),DJ-1,mTOR的表达强度与良性脑膜瘤的复发有关(P=0.001)。结论:DJ-1和mTOR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良性脑膜瘤的复发,结合组织学分级,二者的高表达可能是预测良性肿瘤复发的有临床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5.
目的研究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129例,选择3种不同术式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3年,比较肿瘤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行腮腺区域切除术45例,发生暂时性面瘫6例(13.33%);局部积液5例(11.11%)。腮腺浅叶切除术76例,发生暂时性面瘫19例(25.00%);局部积液23例(30.26%);2例涎瘘。全腮腺切除术8例,发生暂时性面瘫5例(62.5%)。复发1例为全腮腺切除术者(0.78%)。结论选择适当腮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控制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在预防腮腺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2009年90例腮腺良性肿瘤需行浅叶或区域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本术中植入脱细胞真皮基皮,对照组用常规术式、术后随访,进行客观评价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12~24个月复查时,观察组Fery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7.17%(8/48),对照组发生率为57.73%(24/4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脱细胞真皮基质能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7.
腮腺肿瘤区域切除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腮腺浅叶肿瘤区域性切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腮腺浅叶肿瘤行区域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区域性切除和经典切除复发率均为0,但区域性切除术后效果优于经典术式。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区域切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8.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前列腺增生(BPH)及前列腺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前列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临床收集到的确诊为前列腺增生37例、前列腺癌12例病变组织及7例来自意外死亡成年男性志愿者的正常前列腺组织共56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HE染色观察不同病理状况下前列腺的组织结构改变.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定位并定量VEGF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各组间表达的差异性。结果HE染色显示,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病变表现为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到VECS腺上皮细胞的胞浆,基质细胞和间质,在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周围基质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VEGF在3种前列腺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前列腺组织有VEGF的表达,表明其在维持正常机体前列腺的完整性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VEGF表达较正常前列腺组织明显增多。提示血管形成促进因子在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化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监测的不同微小残留病(MRD)水平的预后意义.方法 对102例ALL患儿进行MRD监测研究,分别在患儿诱导化疗开始后第15天、第29天、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进行MRD监测.根据患儿初诊时免疫表型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的四色单克隆抗体组合.常用的抗体组合包括CD45CD19CD34CD10和CD45CD19CD34CD20等.结果 102例ALL患儿的5年总体生存(OS)率和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86.9±3.4)%和(79.9±4.0)%,共12例患儿复发.在第15天、29天、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有14.3%、43.9%、39.1%、39.7%和45.6%的患儿处于MRD阴性(MRD<10~(-4)).其中MRD水平能在1年内达到阴性的患儿的长期存活率明显高于MRD持续阳性的患儿[5年EFS:(92.5±3.2)% vs. (58.3±8.6)%,P<0.001].各时间点上,化疗后第15天时MRD≥10~(-2)[(79.8±10.3)% vs.(28.6±17.1)%,P<0.001]、第29天时MRD≥10~(-3)[(88.3±4.9)% vs.(51.3±14.4)%,P<0.003]、第3个月[(92.4±5.1)% vs.(65.5±7.5)%,P<0.015]、6个月[5-year EFS rates(96.3±3.6)% vs.(65.4±7.5)%,P<0.003]及第12个月[(100.0±0.0)% vs.(67.7±8.4)%,P<0.002]时MRD≥10~(-4)的患儿的5年EFS率明显较差.而第15天时MRD≥10~(-2)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MRD水平能有效地评估ALL患儿的预后,而不同时间点上具有预后意义的MRD水平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探究及分析流感病毒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D3、IL-10、IL-17水平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根据加拿大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流感量表(CARIFS)将其分为A组(33~48分)、B组(17~32分)和C组(≤16分),每组30例,选取同时期的3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D组。比较四组血清维生素D3、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同时比较A组、B组及C组中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3、IL-10、IL-17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维生素D3、IL-10、IL-17与CARIFS评分的关系。结果:A组血清维生素D3低于B组、C组及D组,B组低于C组及D组,C组低于D组(P<0.05)。A组血清IL-10及IL-17均高于B组、C组及D组,B组高于C组及D组,C组高于D组(P<0.05)。A组、B组及C组中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