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并亚甲蓝染色定位在胸腔镜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58例患者,行CT引导Hookwire系统与亚甲蓝染色联合定位,后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若术中快速病理为肺癌则行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统计穿刺定位时间、并发症,肺楔形切除术时间等。结果穿刺定位时间20.18±5.39 min,少量气(9/58),胸膜反应(2/58),血胸或血气胸(2/58);肺楔形切除时间15.71±4.25 min。结论术前CT引导穿刺并亚甲蓝染色定位肺小结节方法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提高成功率,对肺小结节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支气管袖状、隆凸切除及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成形术等手术方式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10年5月间9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施行以支气管袖状成形术为主的多种切除重建手术。其中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49例,左肺上叶袖状切除术14例,右肺中叶袖状切除术3例,左肺下叶袖状切除术4例,左肺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8例,右肺上叶切除合并器官隆凸切除重建3例,全肺切除合并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7例,主气管袖状切除4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 h 43分,平均失血415 ml,术后肺不张7例(7/92),声音嘶哑4例(4/92),机械通气支持3例(3/92)。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59.6%,31.5%。结论隆凸切除、支气管袖状成形术、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成形术等术式既能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又能最大限度保护了肺功能,且隆凸切除气道重建术能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证,提高了中央型肺癌的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13岁.胸部CT见左侧胸壁肿块,最大直径约8.0cm.曾行穿刺,病理学检查找到小圆形恶性肿瘤细胞,考虑为原发性胸壁神经外胚层肿瘤.予全身化疗,方案为“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经2次化疗后,复查胸部CT见肿块较前明显缩小,但4次化疗后,胸部CT示胸壁肿块增大,且侵犯左肺上叶.PET-CT见肿块FDG摄取率增高( SUVmax5.3),未见其他脏器肿瘤转移表现(图1).2010年4月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范围为包括肿块在内的左侧第4~6肋骨,大小约10 cm×20 cm(图2),左肺上叶、纵隔淋巴结,以聚四氟乙烯片修补胸部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侧胸腔病变时需行普胸外科手术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对策。方法对7例双侧胸腔及肺不同病变(A组)和84例相同病变(B组)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中,一侧肺叶切除3例,纵隔肿瘤切除2例,分期两侧肺叶切除2例。B组中,肺大疱合并或不合并气胸51例,其中的30例接受了电视胸腔镜手术。B组其余33例为双侧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6例、肺结核16例、支气管扩张症8例和支气管源性肺囊肿3例;其中的28例仅做一侧手术。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双侧胸腔内存在不同种及同种病变临床并非少见,不同种病变中最常见的是各种类型结核合并其他疾病,同种病变最常见的是双侧肺大疱(合并或不合并气胸)。双侧病变并非均需手术处理,而是根据具体病情定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肺部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恶性病变的数学预测模型,探讨有效检出恶性病变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指标、以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部恶性小结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灶位置(OR=4.218,P=0.042)、病灶类型为磨玻璃结节(GGN)(OR=24.625,P=0.000)、病灶类型为部分实性结节(PSN)(OR=6.228,P=0.052)、血管穿行征(OR=10.646,P=0.036)、分叶征(OR=18.162,P=0.027)及毛刺征(OR=8.054,P=0.018)为肺部恶性小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预测值(P)=ez/(1+ez),Z=-2.761+(3.204×GGN)+(1.829×PSN)+(1.439×位置)+(2.086×毛刺征)+(2.899×分叶征)+(2.365×血管穿行征).根据ROC曲线,选取预测概率0.64作为良恶性判断的临界值,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87.0%,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54.2%,阳性预测值87.1%,阴性预测值为86.7%.结论 肺部病灶位于上叶,CT影像特征表现为GGN、PSN、血管穿行征、毛刺征和分叶征的小结节,恶性概率较高.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预测肺部小结节恶性概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十年来我们对于肺癌的认识以及对其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存率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临床上Ⅰ期NSCLC治疗预后最佳,5年生存率可达60%~80%,但即使对于完全切除的Ⅰ期NSCLC复发率仍然达25%~50%[1].Ⅰ期NSCLC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而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等在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指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4- 2008年我院196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其手术前后血清标本中CEA浓度的变化情况,探讨与其预后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分析肺部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恶性病变的数学预测模型,探讨有效检出恶性病变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指标、以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部恶性小结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灶位置(OR=4.218,P=0.042)、病灶类型为磨玻璃结节(GGN)(OR=24.625,P=0.000)、病灶类型为部分实性结节(PSN)(OR=6.228,P=0.052)、血管穿行征(OR=10.646,P=0.036)、分叶征(OR=18.162,P=0.027)及毛刺征(OR=8.054,P=0.018)为肺部恶性小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预测值(P)=ez/(1+ez),Z=-2.761+(3.204×GGN)+(1.829×PSN)+(1.439×位置)+(2.086×毛刺征)+(2.899×分叶征)+(2.365×血管穿行征)。根据ROC曲线,选取预测概率0.64作为良恶性判断的临界值,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87.0%,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54.2%,阳性预测值87.1%,阴性预测值为86.7%。结论 肺部病灶位于上叶,CT影像特征表现为GGN、PSN、血管穿行征、毛刺征和分叶征的小结节,恶性概率较高。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预测肺部小结节恶性概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亚厘米(≤1 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方法:自2009-2015年,78例肺部亚厘米结节患者,根据术前CT表现将其分为3组,纯磨玻璃样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组、混合型GGO组和实性结节组.78例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术后病理提示为非小细胞肺癌(包括原位腺癌、微浸润癌以及浸润癌),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纯GGO及混合性GGO组均未见淋巴结转移,在实性结节组可见4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为纵隔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纯GGO组为100%,混合性GGO组为99%,实性结节组为90%.结论:胸部CT表现为GGO形态(包括纯GGO和混合性GGO)的早期肺癌患者无淋巴结转移,可行包括解剖性肺段切除及楔形切除在内的亚肺叶切除术;对于实性亚厘米结节的肺部病灶,因其存在淋巴结转移可能,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系统性清扫术仍然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肺大疱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年至2013年1 228例经病理确诊为肺大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上差异明显(男女之比为7.4︰1),年龄分布特点明显,20岁以下及20~25岁两组(青少年组)发病数明显占高位,分别占30.0%及15.6%(368、192/1228),其中18、19、20岁又是青少年组中患病发病的高峰,分别占该组的27.4%、25.0%及21.7%;男女比例高达15︰1;且男青少年有身材瘦高,头围小,肩宽,胸部扁平,肌肉及脂肪不发达,四肢细长等体征,首发症状多为自发性气胸,无体检发现肺大疱病例,主要临床症状有胸闷、胸痛、咳嗽,无明显呼吸困难,CT可见不同程度气胸,血气分析正常,既往有对侧气胸病史占24%。2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有明显下降。60岁以上老年组患者常见合并肺部其他疾病,体型瘦弱,临床起病急,易有张力性气胸、皮下气肿及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故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青少年组与老年组在临床特征上的差异与肺大疱发病原因不同有关,其病理特点亦有不同,故临床特征、手术中所见、围手术期处理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