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了解安徽大别山区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简称IDD)效果和儿童营养,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对大别山区霍山县太平畈乡5的小学的849名7-14岁儿童,进行了加碘前及加碘1年后的尿碘,甲状腺肿大率,血清FT3、FT4、TG、sTSH及TRH-ST的对比研究。结果甲肿率明显下降(P〈0.001),以7-8岁儿童最为显。甲肿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同年龄组中女性高于男性(P〈0.001)。加碘前,后尿碘  相似文献   
52.
合肥市全民食用碘盐前后儿童碘营养及甲状腺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获得全民食用盐加碘前、后合肥市儿童碘营养、甲状腺肿大率及其甲状腺免疫学状况 ,为今后碘盐合理实验依据。方法 以 2 6 44~ 2 395名 7~ 14岁儿童为对象 ,作甲状腺肿大率调查和尿碘、甲状腺肿大者作免疫学测定。结果 食用碘盐前 7~ 14岁儿童甲肿率为 4.0 % (8~ 10岁 3.8% )。肿大的甲状腺均为弥漫 度 ,其过氯酸盐排泌试验阳性率 8.1% ,TGA和 MCA阳性率为 12 .5 % ,尿碘中位数为 79.2μg/ L ,而食用碘盐1年后甲肿率为 7.5 % ,肿大的甲状腺 10 0 %为结节 I°,其过氯酸盐阳性率增至 42 .9% ,TGA、MCA阳性率增至19.6 % ,尿碘中位数 2 6 8.8μg/ L ,且 5 0 0~ 2 0 0 0μg/ L者占 42 % ,前后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3- 0 .0 0 0 1)。结论 现标准全民碘盐 ,防治碘缺乏病效果良好 ,但有高碘致甲肿和高碘损伤之虑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TRH-ST)在碘缺乏病(IDD)防治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全民食盐加碘前后安徽大别山、巢湖缺碘病区和碘营养不足地区合肥市儿童TRH兴奋试验的曲线变化特征及其与尿碘(UI)的相关性,并和其它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加碘后大别山和巢湖地区儿童TRH-ST反应曲线增高,合肥地区和加碘前后TRH-ST反应曲线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UI与TRH-ST中30,60min TSH值及兴奋绝对值和FT4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UI在200-500μg/L范围内,TRH-ST与UI的相关性进一步增强。结论 TRH-ST在IDD病区加碘前后变化明显,且比其它血清学指标更敏感,对于儿童垂体-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反应,考核安全的UI范围,防止高碘与低碘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骨密度 (BMD)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用X线骨密度仪测定 112例绝经后T2DM患者和 74例非糖尿病对照者正位腰椎 (L2 ~L4)及股骨近端 [Neck区、Ward区、GT(大转子 ) ]BMD ,血钙 (Ca)、磷 (P)、碱性磷酸酶 (ALP) ,病例组加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脂浓度。结果 绝经后T2DM患者L2 、L3 、L4、Neck、Ward区、GT的BMD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1) ;L2 ~L4BMD高于对照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除L2 外 ,糖尿病 5年以上组 (DM B)上述各部位BMD低于 5年及以下组 (DM A组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显示 :年龄与Neck、Ward区、GTBMD显著负相关 (P <0 .0 1) ,绝经年限与L2 、L2 ~L4BMD明显负相关 (P<0 .0 5 ) ,HbA1c同L2 、L3 、L2 ~L4BMD明显负相关 (P <0 .0 5 ) ,体重指数 (BMI)与L2 、GTBMD明显正相关 (P <0 .0 5 ) ,病程、血脂与骨密度无显著相关。T2DM患者血钙、血磷、ALP与对照组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绝经后T2DM患者各部位BMD明显高于对照组 ;年龄、绝经年限、血糖控制不良是BMD危险因素 ;BMI可能是T2DM患者BMD保护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5.
2型糖尿病发病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贯穿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β细胞功能缺陷是发病必要条件。胰岛素抵抗常合并一系列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现象又称为“代谢综合征”。这些症候群的表现归结到底,均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以及动脉粥样硬化(AS)。随着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以及动脉粥样硬化(AS)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研究结果.发现了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机制参与了IR与内皮功能紊乱,并将IR、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并发症联系在一起,炎症反应成为其“共同的土壤”。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长期高血糖对继发磺酰脲类药物 (SU )失效的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继发SU失效的T2DM患者 51例 ,血糖控制前后均行标准馒头餐和精氨酸兴奋试验 ,血糖控制后另行格列苯脲试验。观察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反应 (IRG)、校正的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 (MBCI)、精氨酸刺激的急性胰岛素反应 (AIRARG)。 结果 血糖控制前后AIRARG、IRG、MBCI的差异无显著意义。血糖控制前 ,格列苯脲有效组AIRARG 较失效组高 (P <0 0 5) ,IRG、MBCI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血糖控制后 ,格列苯脲有效组AIRARG、IRG、MBCI均较失效组显著升高 (均P <0 0 5)。格列苯脲有效组血糖控制后IRG、MBCI均较控制前升高 (均P <0 0 5) ,而AIRARG在血糖控制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意义。格列苯脲失效组血糖控制前后AIRARG、IRG、MBCI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 长期高血糖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 ,部分患者血糖控制后可使 β细胞功能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探讨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性与合肥地区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在合肥地区人群中对84例T2DM患者和104例健康对照者(NC组)KC-NQ1基因rS2237892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 T2DM组与NC组的KCNQ1基因rs2237892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2237892位点CT基因型T2DM患病风险是CC基因型的1. 44倍(OR=1.44,95%CI:1.06~1.95,P=0.02).结论 KCNQ1 基因 rs2237892可能是合肥地区T2DM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运动对肥胖大鼠血清Irisin及骨骼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肥胖组(n=20)、肥胖运动组(n=20),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肥胖组及肥胖运动组大鼠以建立肥胖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各筛选10只,对肥胖运动组大鼠进行6周的游泳运动,随后将动物处死取血样及骨骼肌组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risin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AMPK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肥胖组大鼠血清Irisin水平较正常组大鼠降低,骨骼肌AMPK磷酸化水平减弱(P<0.01),而肥胖运动组大鼠血清Irisin水平较肥胖组大鼠增高,骨骼肌AMPK磷酸化水平增多(P<0.01),各组大鼠血清Irisin水平与骨骼肌AMPK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 运动能增强肥胖组大鼠血清Irisin水平及骨骼肌AMPK磷酸化水平,且两者呈正相关性,Irisin可能是运动效应分子机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血尿酸(SUA)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血脂、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327例,依据SUA水平分为高尿酸(HUA)组59例和正常尿酸(NUA)组268例.比较两组BMI、血脂、肾功能等临床相关指标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结果 在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中,HUA患病率为18%.与NUA组相比,HUA组BMI、三酰甘油(TG)、 血肌酐(SCr)、以C肽代替胰岛素改良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尿白蛋白/肌酐显著升高(P<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肾脏病(DKD)、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1.199,P<0.001)、TG(OR=1.293,P=0.012)、SCr(OR=1.019,P=0.008)是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HUA与体重增加、脂代谢紊乱、肾功能下降有关,且有较高的DKD及NAFLD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