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搔抓动作表现为手腕的加速度变化,采用加速度记录仪以手表形式佩戴于利侧手腕客观定量化评价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瘙痒程度。方法健康志愿者与AD患者连续佩戴加速度记录仪记录手腕的加速度变化,设定ZCM模式第13型Mini—Motionlogger作为分析参数。为排除非瘙痒引起的干扰,采用夜间睡眠期的变量作为分析对象。评价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areaandseverityindex,EAS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值变化,观察平均活动量(nightactivity,NA)和瘙痒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hepercentofitchingtime,PIT)的变化。并评价三者与皮损EASI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AD患者夜间睡眠时活动量较健康受试者更为频密。AD患者治疗前后NA的前后差值(△)与EASI评分的前后差值(△)相关性较低(p〉0.05,r=0.42);VAS评分的前后差值与EASI评分的前后差值几乎没有线性关系(P〉0.05,r=0.34);而PIT的前后差值与EASI评分的前后差值则呈直线相关p〈0.05,r=O.75)。结论本研究以健康人的夜间活动量作为基础阈值,计算PIT值,将非瘙痒引起的因素尽可能降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PIT值作为分析指标,可取得AD患者夜间搔抓行为相对准确的定量。PIT值与EASI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葎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曹运记  李天磊  潘卫东  梁光义 《中草药》2011,42(9):1692-1695
目的研究葎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葎草干燥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24R)-stigmast-7,22(E)-dien-3β-ol(1)、胡萝卜苷(2)、豆甾烷-3,6-二酮(3)、epidioxyergosta-6,22-dine-3β-ol(4)、豆甾醇(5)、大豆脑苷II(6)、齐墩果酸(7)、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1-己酯(8)、东莨菪内酯(9)、白桦脂酸(10)、大豆脑苷I(11)。结论化合物1、3、4、6~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外源选择标记基因转入杜氏盐藻叶绿体中并表达。方法:以光非依赖性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chlN基因为同源片段,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和除草剂草丁膦(PPT)抗性bar基因为选择标记,构建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chlN-CAT-BAR,并通过基因枪法转入野生型盐藻细胞,筛选转化藻株。对转化株和野生对照组的细胞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00mg/L氯霉素的选择下,野生型盐藻12d左右死亡,转化藻仍正常生长,再经4mg/LPPT继代筛选3~5代,得到表达氯霉素和PPT抗性的盐藻转化株。盐藻转化株和野生株1个月内藻株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chlN基因作为同源片段构建盐藻叶绿体转化载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表现, 以提高对该病CT表现的认识。  方法  选择本院9例经病理证实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 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表现。  结果  CT示肺内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 2例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块, 1例仅表现为支气管阻塞, 未见肿块; 纵隔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 CT均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 1例界限清楚, 2例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 鼻根部、颈部及盆腔肌纤维母细胞瘤各1例, 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 部分病变界限不清, 侵犯周围组织; 3例病变增强扫描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结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 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重组人自细胞介素-11(rhIL-11)改善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减少围术期血小板的输注。方法将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准备行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n=45)分成A、B两组,A组(n=23)术前注射rhIL-1150μg·kg^-1·d^-1,共10d;B组(n=22)使用安慰剂。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变化、血小板输注情况、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高发生率,肝、肾功能指标,门静脉血栓形成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用药后A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B组,A组血小板输注频率及输注量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小板增高发生率A组12.5%,B组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项肝酶学指标恢复均未受影响;门静脉血栓形成率A组18.6%,B组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红眼、关节痛、局部疼痛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应用rhIL-11可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围术期血小板输注量,对术后肝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6.
认知储备能(CR)可以理解为不同个体预防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发病的能力,有助于理解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发病过程中,认知功能下降的差异性。CR主要分为不可塑性认知储备假说和可塑性认知储备假说,除了脑容量、民族、遗传等不可调控CR外,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语言学习、移民以及收入等,均是后天能够影响CR的可调控因素。在充分认识CR性质的前提下,通过可增加CR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或延缓此类疾病的进展。文中主要从CR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观察安神健脑方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并以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方法 选取早期PD睡眠障碍患者65例,分成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在多巴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安神健脑方(ASJN),对照组仅根据病情调整多巴药物.在治疗前、后分别予PD睡眠量表(PDSS)评分及治疗前1周和治疗第6周分别解析加速度记录仪记录的患者生理节律(BIO)、睡眠效率(SE)、入睡延迟(SL)、最低5 h活动量(L5).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DSS总评分及PDSS 1、PDSS 2、PDSS 3、PDSS 5、PDSS 8、PDSS 14、PDSS 15等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解析加速度记录仪也证实治疗组的SE、入睡时间、L5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加用ASJN对PD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总时间均有明显改作用,且能部分改善患者运动症状及精神症状.总体而言,ASJN能改善早期PD患者的睡眠质量,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经门静脉导管-皮下药盒系统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5-2007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42例分为A、B两组:A组20例,通过门静脉导管.皮下药盒系统溶栓.以尿激酶1000 U?kg-1?h-1持续注入,维持3~6 d血栓溶解后改为低分子肝素100 AxaIU/kg,每12小时1次,持续7~10 d;B组22例,通过外周静脉溶栓,尿激酶剂量加倍,其他同A组.比较完全溶栓率、有效溶栓率、溶栓时间、远期再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A组血栓完全溶解率为75%,有效溶栓率为90%;B组血栓完全溶解率为41%,有效溶栓率为59%.两组之间血栓完全溶解率、有效溶栓率、溶栓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复发率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门静脉导管-皮下药盒系统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溶栓方法 .  相似文献   
99.
术中超声引导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术中超声引导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56例(A组),以及2001年9月至2005年12月,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的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63例(B组)。术后15d行“T”管造影和腹部超声或CT检查,比较两组手术结石取净率、残留率以及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中有53例肝内胆管结石完全取净,取净率是94.6%;B组51例结石完全取净,取净率是81.0%。A、B两组结石残留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 vs 19.0%,P=0.025)。结论术中超声引导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避免了术中盲目探查操作,能明显降低肝内胆管的残留率,显著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优化盐酸吉西他滨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参数,考察纳米粒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壳聚糖为辅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盐酸吉西他滨壳聚糖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为参考指标设计试验,确定优化制备参数,以透射电镜观察其表观特征,考察纳米粒体外释药程度。结果:以优化参数制备的盐酸吉西他滨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为(78.93±1.52)%,载药量为(11.71±0.88)%,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69±24)nm,体外释放试验表明纳米粒中盐酸吉西他滨的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盐酸吉西他滨可以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其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可控,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