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1篇
  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从一例人感染禽流感患者的救治谈医院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华 《中国医院》2006,10(4):16-18
文章分析了在呼吸道传染病救治中的医院危机管理问题.对医院危机的界定、预防、处理进行了研究.提出要注重医院危机预案的制订和演练,做好危机的分离、应急决策、信息管理、善后处理、交流与合作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03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男64例,女39例,平均年龄36.2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38例,旋后内收型26例,旋前外展型23例,旋前外旋型16例。其中51例采用急诊手术治疗,52例采用择期手术治疗。结果 10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6.5个月。急诊手术组与择期手术组在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组骨折解剖复位49例(96.1%),择期手术组骨折解剖复位42例(80.8%),两组患者骨折解剖复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情况,急诊手术组5例(9.8%),择期手术组14例(26.9%),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与择期手术相比,实施急诊手术可缩短病程、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搏对位相型束支阻滞的揭示作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利用早搏的回归周期明显长于基础周期这一特征,对17例患者早搏后第1次窦性搏动形态改变进行分析,间接诊断位相型束支阻滞,并确定其类型。结果 17例患者早搏后的QRS形态均发生改变,依据位相型束支阻滞诊断标准,共发现3相右束支阻滞8例、3相左束支阻滞5例、3相左前分支阻滞1例、4相右束支阻滞1例、4相左束支阻滞2例。结论位相型束支阻滞多呈一过性改变,较难扑捉,借助于早搏后回转周期长于基础窦性周期来间接诊断是一种简洁、可靠的方法,无疑对基础疾病的预后判断以及对心律失常机制的理解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1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主动脉内膜破裂,循环血液进入主动脉壁,进而形成血肿并与主动脉血流相通的危重症之一,临床上常因主动脉破裂出血、动脉分支栓塞或心包填塞等而造成猝死。该病多数患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急性者中约80%于发病2周内即可死亡。近年,急性病例有增加趋  相似文献   
16.
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手段。方法 2005年11月,救治1例确诊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的青年女性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患者发病前与病死家禽有密切接触史,从发病至死亡约10d。在呼吸困难发生前,发热持续了5d,以急性社区获得性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主要特征入院,X线胸片示双肺大片实变影并进行性进展,入院至死亡不足3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患者下呼吸道吸出物标本,发现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5型特异性基因片段呈阳性;尸检肉眼所见主要有支气管充血、双肺实变,多浆膜腔积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结论 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是一种致命的传染性疾病。提高认识,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早干预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19.
张磊  陈娜  王颖  翦凡  张在强  潘华 《武警医学》2021,32(12):1030-1032
 目的 探讨髂腰肌肌电图在诊断多发性肌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01至2019-02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多发性肌炎的28例患者(多发性肌炎组)的临床资料,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20名(对照组),就其髂腰肌、股四头肌、三角肌肌电图自发电位和小力收缩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 MUAP)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髂腰肌未检测出自发电位,多发性肌炎组髂腰肌自发电位阳性率为57.14%(16/2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另外其MUAP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424.20±82.41)μV vs. (593.93±65.49 )μV,P<0.001],MUAP时限也显著短于对照组[(9.73±2.05)vs. (11.26±0.42) ms,P<0.01]。在肌肉病患者中,股四头肌自发电位阳性率为35.71%(10/28),三角肌自发电位阳性率为25.00%(7/28),三角肌自发电位显著低于髂腰肌(P<0.05)。结论 髂腰肌在多发性肌炎患者中有明显的肌源性损害的表现,可为临床提供更加敏感、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三叉神经-脑干-面神经传导通路功能状况,为发现亚临床颅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瞬目反射技术,分别检测无颅神经及脑干病变的糖尿病患者67例,其中伴周围神经病变的39例,不伴周围神经病变的28例,同时,检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36例.糖尿病患者记录其最近一周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检查当日早餐前的空腹血糖.结果:糖尿病不伴周围神经病变组与伴周围神经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的R1潜伏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糖尿病两组间R1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R2潜伏期,R2、R3与R1潜伏期差值,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R1潜伏期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无相关性.结论:选择R1潜伏期改变,提示无症状糖尿病患者存在三叉神经-脑干-面神经传导通路亚临床病变.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这一通路受损进一步加重,还应防范因血脑屏障的破坏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