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定向与非定向皮肤扩张的临床应用及组织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研究表明皮肤扩张术应用逐渐广泛,但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及对基底压迫影响至今少有报道.目的:通过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观察其疗效,评价定向扩张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病灶的患者12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观察非定向、定向两种扩张方法的皮肤组织学改变.结果与结论:两种扩张方式使扩张器表面皮肤表皮细胞及纤维包膜组织增殖;部分成纤维细胞在真皮层可转化为具有收缩功能的肌成纤维细胞.定向扩张组相对于非定向扩张组具有扩张时间短、扩张次数少、疗效好等优点.两种扩张术对皮肤软组织的病理组织结构改变相似,未发现定向扩张术因单向扩张对皮肤软组织造成更严重损伤及扩张越快挛缩越严重的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提示,临床中定向扩张器相对于非定向扩张器扩张效率高、对基底压迫小、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面颈部体表病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背景:研究表明皮肤扩张术应用逐渐广泛,但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及对基底压迫影响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通过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观察其疗效,评价定向扩张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对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病灶的患者12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观察非定向、定向两种扩张方法的皮肤组织学改变。 结果与结论:两种扩张方式使扩张器表面皮肤表皮细胞及纤维包膜组织增殖;部分成纤维细胞在真皮层可转化为具有收缩功能的肌成纤维细胞。定向扩张组相对于非定向扩张组具有扩张时间短、扩张次数少、疗效好等优点。两种扩张术对皮肤软组织的病理组织结构改变相似,未发现定向扩张术因单向扩张对皮肤软组织造成更严重损伤及扩张越快挛缩越严重的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提示,临床中定向扩张器相对于非定向扩张器扩张效率高、对基底压迫小、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面颈部体表病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3.
背景:研究表明皮肤扩张术应用逐渐广泛,但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及对基底压迫影响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通过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观察其疗效,评价定向扩张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对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病灶的患者12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观察非定向、定向两种扩张方法的皮肤组织学改变。 结果与结论:两种扩张方式使扩张器表面皮肤表皮细胞及纤维包膜组织增殖;部分成纤维细胞在真皮层可转化为具有收缩功能的肌成纤维细胞。定向扩张组相对于非定向扩张组具有扩张时间短、扩张次数少、疗效好等优点。两种扩张术对皮肤软组织的病理组织结构改变相似,未发现定向扩张术因单向扩张对皮肤软组织造成更严重损伤及扩张越快挛缩越严重的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提示,临床中定向扩张器相对于非定向扩张器扩张效率高、对基底压迫小、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面颈部体表病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中小城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知识水平与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中小城市男男性接触者(MSM)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其高危行为状况。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和方便抽样法选取对象,用自行设计的《同志健康需求评估》问卷开展调查。结果共调查214名MSM,对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正答率超过70%;在近一年内,90.7%的调查对象性伴数超过1个,66.0%的被调查者与陌生性伴发生性关系;肛交与口交率分别达到84.7%和91.2%,且每次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32.9%和3.6%;44.4%在婚或离异,37.2%与异性发生过性关系。结论中小城市MSM人群存在高度流行并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危险因素,对其开展切实有效的艾滋病干预工作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病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6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比较警告期与痉挛期之间,不同发病日龄组之间血清胆红素值。结果①病因以溶血性因素占首位(占72.09%),其次是感染因素(占27.91%);②围生因素是影响胆红素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③警告期与痉挛期组间血清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④不同发病日龄组间血清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感染、避免院外生产是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均倾向于手术治疗.我科从2000年9月以来采用滑动加压髋螺钉(DHS、Richar's)、Gamma钉、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内固定手术方法,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沐浴美容法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就有『摩之浴之』以治病的记载,现代美容专家认为,这种『摩之浴之』更有健美的内涵。利用沐浴进行美容,可通过水温导热和压力刺激,使肌肤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加速体内三磷酸腺苷等能量物质的合成,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白细胞的吞噬  相似文献   
38.
胡颦  陈丽  王薇  石碧珍 《贵州医药》2002,26(4):354-355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症状 ,其发展及程度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及智力发育。临床工作中又以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多见。本文就开塞露通便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作用进行探讨。1 资料及方法将 1999年 7月至 1999年 9月在我院产科出生、于母婴同室单纯母乳喂养、体重 2 5 0 0~ 4 0 0 0g、孕37~ 4 1周并排除母亲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妊高症及新生儿患有胎儿宫内窘迫、产伤、窒息、感染、肝炎、溶血性黄疸及先天性缺陷的健康儿共 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两组新生儿其母年龄、孕周、催产素使用率、出生体重、生后 3天哺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超低浓度肿胀麻醉下体外超声吸脂术的疗效。方法 在超低浓度肿胀液(生理盐水1000ml 利多卡因300mg 肾上腺素1mg 碳酸氢钠300mg)的肿胀麻醉下(利多卡因浓度为0.015%),使用体外超声吸脂机,对39例局部皮下脂肪堆积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39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和术后效果,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超低浓度肿胀麻醉下体外超声吸脂术是一种低创、快速、安全、有效的吸脂技术。  相似文献   
40.
肖玲  阳进  刘颦  胡兰  容燕 《西部医学》2017,29(12):1731-1732+1737
【摘要】目的 评价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6年6~12月就诊的12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除同时采用口服抗感染、止咳平喘药物治疗外, 实验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糜蛋白酶雾化吸入, 5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喘息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雾化吸入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缓解患儿喘息症状, 疗效显著、安全,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