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62.
63.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验室改革与思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涂刚  任国胜 《重庆医学》2005,34(12):1907-1907
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是发展医学科技和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园地,其常年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特别是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是维系其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医学实验室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业务发展,实验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运用正确的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Y14和Upf1在人乳腺癌细胞株和人乳腺癌组织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激光共聚焦方法测定Y14和Upf1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ZR-75-30、T47D、MDA-MB-435s、MDA-MB-453、MDA-MB-231与乳腺上皮细胞株HBL-100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⑴人乳腺癌细胞株中Y14和Upf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乳腺上皮细胞株(P<0.05)。⑵在人乳腺癌细胞中,MDA-MB-231细胞株的Y14和Upf1表达明显高于MCF-7细胞(P<0.05)。⑶Y14和Upf1在人乳腺癌组织表达增强(P<0.05)。结论 Y14和Upf1在人乳腺癌细胞和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165例I、Ⅱa、Ⅱb、Ⅲ期乳腺癌行^99mTc联合亚甲蓝示踪剂注射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其中65例Ⅱb、Ⅲ期先行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再行前哨淋巴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另100例I、Ⅱa期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行新辅助化疗组和未行新辅助化疗组每例平均腋窝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4.60枚和14.74枚(P〉0.05)、前哨淋巴结数分别为1.46枚和1.5枚(P〉0.05)、SLN检出率分别为96.7%和96.9%(P〉0.05)、SLN假阴性率分别为4.6%和4%(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检出数、前哨淋巴结的确认率和假阴性率与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结果一致,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66.
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s,PTG)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在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稳定钙、磷浓度,维持神经、肌肉稳定性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甲状腺手术特别是二次手术时造成PTG损伤、PTG的炎症、肿瘤以及遗传缺陷均可引起PTH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从而导致PTG功能低下症(hypoparathyroidism,HPT),表现为血钙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显著增高,手足抽搐,甚至喉与膈肌痉挛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41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中GPER蛋白的表达,利用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量的关系,结合随访资料利用生存函数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PER阳性表达率为64.7%,其表达与ER、PR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与HER-2及其他临床病理指标(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中位随访时间44.6月,GPER阳性肿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较阴性患者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ER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GPER在大部分乳腺癌中阳性表达,但对患者预后无显著影响,可能不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和肾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用膀胱癌细胞株、小型香猪和兔肾Vx2肿瘤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随着HIFU声强增强,膀胱癌细胞存活率迅速下降,其治疗时间与膀胱癌细胞存活率呈直线相关;HIFU对小型香猪膀胱定点损伤效果好。HIFU照射兔肾肿瘤后发生凝固性坏死,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论从肿瘤体积或是肺转移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IFU治疗膀胱癌和肾肿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快、慢转法及不同滤膜和显色检测法在Western blotting中的应用及各实验环节分析.方法 采用MDA-MB-231细胞制备细胞蛋白,应用不同印迹膜[硝酸纤维素膜、聚偏乙烯二氟(PVDF)膜和阳离子尼龙膜]分别采用快转法和慢转法进行增强化学发光法(ECL)和DAB化学显色法检测,并对Western blotting的各实验环节进行了分析.结果 (1)在快、慢转法中硝纤膜的蛋白预染marker条带略强于尼龙膜,而尼龙膜又略强于PVDF膜;PVDF膜和尼龙膜的正反面易于混淆,而硝纤膜的正反面不易混淆.(2)在快、慢转法中,PVDF膜的DAB化学显色法图像略强于尼龙膜和硝纤膜,而尼龙膜和硝纤膜无明显差异;与慢转法相比,快转的硝纤膜和尼龙膜中的蛋白条带略呈波浪状.(3)在慢转法中三种膜化学发光法的图像无明显背景,但在快转法中尼龙膜的背景较明显,而硝纤膜和PVDF膜亦无明显背景.结论 应根据实验需要选用不同的印迹膜;慢转法通常优于快转法,增强化学发光法优于DAB化学显色法;增强化学发光法特异胜强、灵敏度高,是分析蛋白质表达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