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薏苡仁麸炒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治疗脾虚水湿不化药效之间的相关性,为明确薏苡仁麸炒前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HPLC法建立麸炒前后薏苡仁指纹图谱;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比较其麸炒前后的药效作用;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5批生品及其麸炒品进行谱效关系分析,分别找出关联度较大的化学成分,并比较麸炒前后谱-效关系差异。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指认9个共有峰。与模型组比较,生品与麸炒品均有显著性差异;与生品组比较,麸炒薏苡仁各药效指标明显高于生品。麸炒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GAS、MTL、SS、体质量、胸腺指数以及脾指数的关联度明显高于生品;生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VIP的关联度明显高于麸炒品。结论薏苡仁治疗脾虚水湿不化的药效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结果,麸炒后药效明显高于麸炒前。  相似文献   
62.
目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以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尤其适用于高危患者.文献报道,在所有腹主动脉瘤患者中,约43%患者同时合并有单侧髂动脉瘤,约11%患者同时合并双侧髂动脉瘤[1].对于此类患者行EVAR术时往往需要考虑如何认真处理单侧或双侧髂内动脉(internal iliac artery,ⅡA).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总结5例院内发生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5例院内发生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因出血性休克所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其余4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救治,行肾动脉下腹主动脉阻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行急诊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4例手术成功,随访6~3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是有效治疗方法,对于非腹部疾病引起的住院腹主动脉瘤患者特别是有明确诱因患者,采取术前降低血压并紧急外科手术治疗是降低破裂腹主动脉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毒品注射所致的慢性感染性股部动脉假性动脉瘤(CIFA)的合理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血管外科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4例CIFA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组,单号为第一组(20例)行主干动脉血流重建术,双号为第二组(24例)行主干动脉结扎术。结果第一组14例(70%)术后无任何并发症。6例(30%)术后出现严重感染.取出移植物后行二期血流重建术;第二组20例(83.3%)术后无任何并发症,4例(16.7%)出现间歇性跛行因而行二期血流重建术。所有患者行一期或二期手术后均康复出院,无一例患者行截肢术。两组最终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二组一期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第一组(P〈0.05),第二组出现严重并发症并行二期血流重建的病例显著低于第一组(P〈0.05)。随访5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缺血性症状及患肢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干动脉结扎术是CIFA的合理手术方式,必要时可行二期血流重建术。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男性乳腺发育症的年龄特征和超声图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经病理证实和临床随访诊断的1618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的临床、超声和病理资料。结果 1618例患者年龄呈双峰分布,发病高峰为16~20岁,其次为36~40岁。其声像图表现可分为结节型(41.9%)、树根型(11.6%)和类女性乳腺型(46.5%);手术组83例腺体层厚度(12.2±4.3)mm,与非手术组1535例腺体层厚度(8.3±4.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3.3%。结论超声测量男性乳腺腺体厚度是临床治疗的客观依据,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67.
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是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体,其功能是将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serotonin,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分别转运入突触前神经细胞,以终止相应的突触信号传递。SERT、NET抑制剂可阻断5-HT和NE的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单胺递质水平,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SERT、NET作为主流抗抑郁药物的作用靶标,了解其分布与功能、分子结构和活性调节因素,以及单胺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对抗抑郁药物研发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维拉唑酮是兼有5-羟色胺1A(5-HT1A)受体部分激动作用和5-HT重摄取抑制作用的双重活性药物。该药物的设计是基于特异性加速5-HT1A自身受体脱敏的原理,以达到加快起效和增强疗效的目的。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维拉唑酮是重组细胞系和正常组织的5-HT1A受体的高效的部分激动剂,能占有并功能性阻断5-HT转运蛋白的活性位点,抑制5-HT重摄取;在多个动物模型中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活性。维拉唑酮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重度抑郁症的治疗。目前尚无将维拉唑酮与其他抗抑郁药进行直接比较的报道,但现有临床研究已表明该药物抗抑郁的治疗效果与其他抗抑郁药相当。与5-HT重摄取抑制剂一样,维拉唑酮也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但性功能障碍和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并且起效可能更快速。维拉唑酮全新的抗抑郁机制,为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观察食管癌调强放疗(IMRT)中心脏及肺组织受量上的情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理想的计划模式。方法采用TopslaneVenus调强放疗系统,对29例首程治疗食管癌病人设计动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均做全组处方剂量60~68Gy,在规定计划靶区(PTV)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肺及心脏组织受照射时剂量体积与损伤关系,以及临床因素与心脏及肺损伤关系。结果与放射性肺损伤有关的因素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肺V10、V20、V30中,V20、V30、Dmean的参数有显著性差异。与放射性心脏损伤有关的因素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心脏V45、V60、V75、V90中,V45、V60、V75、V90、Dmean、Dmin的参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剂量学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放射性心、肺损伤的发生。其中肺Dmean,V30,V20的剂量是放射性肺损伤的关键因素;心脏的V45、V60、V75、V90、Dmean、Dmin是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