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丹皮多糖-2b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抗糖尿病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丹皮多糖-2b(CMP-2b)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抗糖尿病作用。方法 给大鼠iv小剂量链脲霉素(streptozocin,STZ)加高热量饲料喂养复制T2DM大鼠模型,连续po 4~5周,测定各实验动物体重、食和水摄取量、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血脂、胰岛素及胰岛素受体(InsR)。结果 CMP-2b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食和水摄取量,FBG,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改善葡萄糖耐量;提高肝细胞膜低亲和力InsR最大结合容量(Bmax2)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论 CMP-2b可能对T2DM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抗氧化应激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由基是细胞呼吸及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高活性分子 ,氧化应激 (OS)是细胞内自由基生成和清除能力失衡 ,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病理反应过程。缺血性脑损伤后 ,活性氧自由基 (ROS)增加 ,以不同的细胞分子机制引起组织损伤。自由基可以损伤细胞内脂质、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物质 ,继而通过坏死或凋亡的方式引起细胞死亡。抗氧化剂可防止脑组织损伤 ,改善神经细胞存活率及功能。本文就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抗氧化剂作一综述 ,并分析动物与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抗氧化应激策略。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建立一种对薏苡仁中的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SB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异丙醇(1∶1),等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为m/z 100~1 500,并采用全扫描模式对样品数据进行收集,根据高分辨质谱结合二级质谱所得的信息对薏苡仁中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学成分进行快速的鉴定。结果检测出薏苡仁中29种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学成分,并对化合物的裂解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的质荷比、Scifinder和Reaxy网络数据库以及文献得知,这些化合物在离子源的作用下通过失去油酸、亚油酸、棕榈酸、氧化油酸等结构,得到不同质荷比的碎片离子,从而推测出29种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的名称及结构式。结论研究建立的薏苡仁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的方法准确、快速、灵敏,为提高薏苡仁的质量控制水平及后续阐明薏苡仁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我院1996~2005年收治的10例颈动脉体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和疗效情况。[结果] 1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38.7岁,其中1例为双侧颈动脉体瘤,7例患者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s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4例行临时球囊阻断(temporary balloon occlusion,TBO)试验,其中1例为TBO阳性,6例颈动脉体瘤被单纯剥离切除,3例行包括颈外动脉在内的瘤体切除术,1例行颈内动脉结扎的瘤体切除术,1例行人工血管重建颈内动脉。所有病例随访1~10年无复发、无死亡。[结论]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完善检查和准备非常重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中具有良好作用。较小的肿瘤可以完整剥除;与颈外动脉包绕紧密的一并切除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包绕紧密难以剥离的最好行血管重建。  相似文献   
55.
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4.9亿,其中超过70%的患者大于50岁。中国糖尿病患者约1.2亿,约占总人口的11% [ 1] 。由于年龄、步态异常、视力障碍、骨质疏松及其他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踝关节骨折发病率要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 2] 。据文献报...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重建算法对SPECT断层成像分辨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Siemens Symbia T SPECT机,对长轴分布5条线源的椭圆柱分辨力模型进行成像。选择Hann和Butterworth 2种滤波反投影法(FBP),每种窗函数各选择3种截止频率;Flash 3D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OSEM)法2种迭代法,各选择5种平滑函数;分别对图像进行断层重建。以线源半高宽(FWHM)代表重建图像的分辨力,计算5条线源6个层面上的径向、切向和轴向FWHM,并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FBP重建中,FWHM随窗函数截止频率增大而变小;同一截止频率下,Butterworth重建图像的FWHM小于Hann。迭代法中,FWHM随平滑函数核宽度增大而变大;Flash 3D和OSEM法重建图像径向及切向FWH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轴向Flash 3D图像的FWHM显著小于OSEM。结论 重建算法及参数设定对断层图像分辨力的影响较大,应根据临床需要和经验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收治的12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初次手术残癌率54.3%,淋巴结转移率31.5%;再次手术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1%(4/127)及1.6%(2/127),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分别为4.7%(6/127)及0.8%(1/127)。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均无甲状腺肿瘤复发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局部切除术后,有必要据首次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结果等合理选择再次手术方式。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术中仔细操作,可有效降低再次手术并发症,减少癌残留与淋巴结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探测仪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患者采用采用美国Medtronic Xomed公司生产的NIM-Response 3.0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5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确认喉返神经发现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结果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在术中监测组的均要比常规手术低,为1.53% vs 8.0%(P0.01)、0 vs 4.0%(P0.01);术中监测组喉返神经确认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常规手术暴露组低,为5.56±1.95 min vs15.92±2.69 min(P0.001,t=-23.94)、113.90±9.40 min vs 132.40±21.40 min(P0.001,t=-6.23)。结论和常规手术相比,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能显著降低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而且确认喉返神经和手术时间均能明显降低,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薏苡仁麸炒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治疗脾虚水湿不化药效之间的相关性,为明确薏苡仁麸炒前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HPLC法建立麸炒前后薏苡仁指纹图谱;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比较其麸炒前后的药效作用;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5批生品及其麸炒品进行谱效关系分析,分别找出关联度较大的化学成分,并比较麸炒前后谱-效关系差异。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指认9个共有峰。与模型组比较,生品与麸炒品均有显著性差异;与生品组比较,麸炒薏苡仁各药效指标明显高于生品。麸炒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GAS、MTL、SS、体质量、胸腺指数以及脾指数的关联度明显高于生品;生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VIP的关联度明显高于麸炒品。结论薏苡仁治疗脾虚水湿不化的药效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结果,麸炒后药效明显高于麸炒前。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