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Kringle1结构域(kringle1domai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K1)基因对人前列腺癌裸鼠骨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向裸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建立人前列腺癌裸鼠骨移植瘤模型;分别向移植瘤和裸鼠尾静脉内注射PBS、携带有HGFK1基因或增强型绿色萤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病毒上清液rAAV-EGFP和rAAV-HGFK1,观察肿瘤生长、体内转移和裸鼠生存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移植瘤组织中Ki67、E-cadherin和CD31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人前列腺癌裸鼠骨移植瘤模型,rAAV-HGFK1组的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小于PBS和rAAV-EGFP组(P<0.05),抑瘤率达46.69%;rAAV-HGFK1组裸鼠的中位生存时间比PBS和rAAV-EGFP组明显延长(P<0.05);PBS和AAV-EGFP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rAAV-HGFK1组(P<0.05);rAAV-HGFK1组肿瘤组织中Ki67和CD31的表达明显低于PBS和AAV-EGFP组(P<0.05),E-cadherin的表达明显高于PBS和AAV-EGFP组(P<0.05)。结论:HGFK1具有抑制人前列腺癌裸鼠骨移植瘤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的作用,并可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狄诺塞麦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实体瘤骨转移及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按照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项RCT,共包括57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狄诺塞麦组与唑来膦酸组相比,明显延迟至首次发生SREs的时间,风险比(hazard ratio,HR)降低17%(HR=0.83,95%CI:0.76~0.90,P<0.0001),平均延迟时间为4.3个月;明显延迟随后发生SREs的时间,比率比(rate ratio,RR)降低17%(RR=0.83,95%CI:0.76~0.90,P<0.00001)。两组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HR=0.98,95%CI:0.91~1.06,P=0.64)、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HR=1.01,95%CI:0.95~1.08,P=0.72)、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发生率[比值比(odds ratio,OR)=0.86,95%CI:0.65~1.15,P=0.31]、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Es,SAEs)发生率(OR=0.96,95%CI:0.87~1.07,P=0.49)、恶心发生率(OR=0.97,95%CI:0.86~1.08,P=0.55)、疲劳发生率(OR=1.01,95%CI:0.83~1.22,P=0.94)、背痛发生率(OR=0.95,95%CI:0.84~1.07,P=0.36)和颌骨坏死发生率(osteonecrosis of the jaw,ONJ)(OR=1.42,95%CI:0.95~2.13,P=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狄诺塞麦组的贫血(OR=0.86,95%CI:0.76~0.96,P=0.009)、肾毒性相关AEs(OR=0.73,95%CI:0.55~0.96,P=0.02)和急性期反应(OR=0.37,95%CI:0.32~0.43,P<0.00001)发生率均较唑来膦酸组低,而低钙血症发生率(OR=2.05,95%CI:1.66~2.53,P<0.00001)较高。结论:狄诺塞麦在延迟恶性实体瘤骨转移及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SREs方面优于唑来膦酸。在安全性方面,狄诺塞麦的贫血、肾毒性相关AEs和急性期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唑来膦酸,但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骨肉瘤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探讨其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其临床意的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骨肉瘤组织及8例瘤旁正常骨组织中XIA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性,并对骨肉瘤患者进行生存分期,研究XIAP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XIAP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XIAP在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明显高于瘤旁正常骨组织的25%,P=0.012。统计学分析显示,XIAP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以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En-neking临床分期有关,Ⅲ期明显高于ⅡB期,P=0.009。生存分析显示,40例ⅡB期患者中高水平表达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短于低水平表达组,P=0.023;而所有患者中(40例ⅡB和10例Ⅲ期)高水平表达组中位总生存时间短于低水平表达组,P=0.004。结论:骨肉瘤组织XIAP高水平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它对判断骨肉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影响复发性肢体骨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37例复发性肢体骨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与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37例肢体骨肉瘤复发后的2年生存率为42.6%。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后病灶切除与否、复发部位、肺转移灶数目以及至复发时间对复发后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0.05),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以及复发后化疗与否对复发后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复发后病灶切除和至复发时间是影响复发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0.008和=0.001)。结论 至复发时间和复发病灶完全切除对肢体骨肉瘤患者的复发后生存时间有重要影响;复发后化疗的价值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CD133和CD4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33和CD44在79例骨肉瘤
患者石蜡切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卡方检验比较CD133、CD44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互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
率,Log rank检验比较CD133、CD44阴性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患者之间的生存差异,并以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
Ennecking 分期、CD133和CD44表达水平、局部复发及肺转移为变量指标,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因素与骨肉瘤
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CD133和CD44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Ennecking分期及局部复发无关,发
生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其CD133和CD44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14和0.0008)。
经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肿瘤大小,局部复发,肺转移,CD44和CD133表达水平。多因素分析显示CD133
和CD44表达水平及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D133和CD44表达水平与骨肉瘤肺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D133和CD44
的表达可以作为骨肉瘤患者肺转移及预后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46.
乔光磊  祁伟祥  郑水儿  闵大六  沈赞  姚阳 《肿瘤》2012,32(8):622-627
目的:比较误诊误治骨肉瘤患者与正确诊断和治疗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2月共30例误诊误治骨肉瘤患者与60例正确诊断和治疗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Enneking外科分期、Karnofsky体能状况(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病理类型、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肿瘤坏死率、辅助化疗周期数、局部复发率和肺转移率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2年生存率.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Enneking外科分期、KPS评分、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方式、辅助化疗周期数、局部复发时间和肺转移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误治组发病年龄≥30岁的比例(分别为46.7%和11.7%,P<0.001)、肿瘤最大径≥10 cm的比例(分别为50.0%和23.3%,P=0.011)、肿瘤坏死率<90.0%的比例(分别为80.0%和60.0%,P=0.016)、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3.3%和10.0%,P=0.006)和肺转移率(分别为63.3%和43.3%,P=0.037)均较正确诊断和治疗组高.误诊误治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5个月(95%可信区间为7.1~58.9个月),正确诊断和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8.0个月(95%可信区间为12.2~55.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正确诊断和治疗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83.3%)明显高于误诊误治组(63.3%)(P=0.036).结论:年龄≥30岁的骨肉瘤患者易被误诊为良性疾病,对骨肉瘤的误诊误治可导致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肺转移率,并缩短生存期.  相似文献   
47.
祁伟祥  何爱娜  汤丽娜  沈赞  林峰  姚阳 《肿瘤》2012,32(4):263-268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2月本科共收治并确诊骨肉瘤患者339例,回顾性分析其中56例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3~130个月,平均45.1个月.以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新辅助化疗、第1次术后辅助化疗次数、肺转移、其他部位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这10项因素作为变量,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总生存率和复发后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56例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局部复发后的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95%可信区间:24.5~33.5),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95%可信区间:29.3~72.7),累计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和46.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大小、肺以外其他部位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方案是局部复发性骨肉瘤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肺以外其他部位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方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年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新辅助化疗、第1次术后辅助化疗和肺转移与复发性骨肉瘤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肺以外其他部位转移和局部复发后治疗是影响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局部复发灶和远处转移灶采用积极的外科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局部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MAID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STS 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根治术后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STS 患者137 例,阿霉素(ADM)60mg/m2第1 天静脉滴注,异环磷酰胺(IFO )8~10g/m2分4~5 天静脉滴注,IFO 开始静脉滴注的0、4、8h 各予美司纳(Mesna)每天总量的20% 静脉推注,氮烯咪胺(DTIC)200mg/m2静脉滴注,连续4~5 天。21天为1 个周期,完成2~6 个周期,中位周期数为4 个。结果:全组患者CR4 例(2.9%),PR13例(9.5%),SD88例(64.2%),PD32例(23.4%),有效率12.4% ,临床获益率76.6% 。PFS 2~14个月,mPFS(5.00± 1.12)个月,OS3~19个月,mOS(8.00± 1.32)个月。3 个月PFS 生存率56.9% ,6 个月PFS 生存率27.2% ,1 年PFS 生存率7.8% 。3 个月OS生存率100.0% ,6 个月OS生存率41.5% ,1 年OS生存率10.7%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其他不良反应少见。结论:MAID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STS 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作为进展期STS 的一线化疗方案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沈赞 《自我保健》2009,(11):47-47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肺癌癌变、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以及一些生物信号传导通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并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50.
STK11基因是最近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9p13.3区。其基因产物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一种,与细胞的生长增殖等行为有重要的关系,并且可能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但该基因的作用机制还不甚清楚,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