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15篇 |
预防医学 | 52篇 |
药学 | 2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探讨使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老年人胃癌的次数对其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培养后的CIK回输给老年胃癌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用Kaplan-Meier估计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临床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用RR及95%CI估计CIK治疗的次数与老年人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联系强度.结果 在化疗组和CIK治疗组之间,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是否转移和临床分期等因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治疗组老年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个月)明显高于化疗组(61对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5,P=0.001);并随着CIK治疗次数的增加,4组生存率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1,P=0.006).CIK治疗组的2年与5年生存率有高于化疗组的趋势.结论 用CIK细胞回输治疗老年人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并与其CIK细胞治疗的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胃癌以无瘤生存为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生物技术体外诱导自体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进行临床应用.选择199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的胃癌病例181例.采用Kaplan-Meier及Log-rank检验比较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组(CIK治疗组)和化疗组对胃癌无瘤生存的影响.结果 对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如性别、年龄、胃癌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等因素进行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K治疗组胃癌患者的无瘤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化疗组(x2=9.722,P<0.01);且生存时间和CIK细胞治疗次数呈正相关(x2=14.769,P<0.01).结论 CIK细胞治疗可以显著延长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医学本科生生理学和诊断学的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教学质量和试卷质量,为进一步的教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教学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进行分析。结论:生理学试题平均难度适中偏容易,区分度和信度较好;男生生理学成绩均低于女生。诊断学试题难度适中偏难,区分度和信度较好;男生和女生成绩相当。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可溶性E-钙黏素(sE-Cadherin)对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69例[轻度急性胰腺炎(MAP)30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23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16例],其他急腹症20例,健康个体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腹痛开始12、24、48 h血浆sE-Cadherin值,评价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关联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血浆sE-Cadherin值在发病12、24、48 h均呈阳性,但MAP组、健康组、其他急腹症组相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SAP组、SAP组血浆sE-Cadherin值分别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 0.001),且SAP组高于M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sE-Cadherin对判断中度以上胰腺炎敏感度92.3%,特异度90%,判断SAP敏感度81.3%,特异度98.1%.sE-Cadherin与乳酸脱氢酶、高敏C反应蛋白、血糖、白细胞呈线性正相关,与白蛋白呈线性负相关(P均<0.05).结论 sE-Cadherin对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与临床判断严重程度指标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95.
隐函数Delta法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可信区间的估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隐函数Delta法计算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可信区间的基本原理和SAS编程方法.方法实例介绍用SAS PROC IML过程,实现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整PAR及其可信区间的估计.结果利用此程序计算了上海市男性食管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吸烟、饮酒和水果摄入过少因素的调整PAR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46.59%(34.92X.26%),20.87%(10.281.47%)34.54%(19.81%~49.29%).结论对符合条件的病例-对照资料,隐函数Delta法可以对暴露因素调整PAR及其可信区间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宁波市空气中粒径≤2.5μm的颗粒物(PM2.5)和≤10μm的颗粒物(PM10)对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季节效应、气象因素及"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后,分析2011-2014年宁波市大气颗粒物日均浓度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短期效应。结果 单污染物模型分析显示,宁波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在滞后2 d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效应最强。PM2.5和PM10的移动平均浓度(滞后2~3 d和滞后2~4 d)每升高10μg/m3分别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0.55%(0.23%~0.87%)和0.53%(0.28%~0.78%)。多污染物模型分析显示,调整了其他污染物后,PM10与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相关,纳入PM2.5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0.58%(0.09%~1.07%);PM2.5与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无关。结论 大气颗粒物浓度升高与宁波市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97.
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NKI等国内外大型专业数据库及相关儿科学杂志,初筛文献,经全文浏览确定最终纳入文献。通过Meta分析,比较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退热时间、CRP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无反应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初筛得到22篇文献,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将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于川崎病的初始治疗,4篇将糖皮质激素用于对丙球无反应患儿的治疗即追加治疗。经Meta分析,①追加治疗组、激素联合初始治疗组急性期、治疗1个月随访后与丙球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热程比较:激素原发治疗组比丙球组热退时问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无反应率的比较;在川崎病原发治疗时,激素联合丙球与单用丙球相比,治疗的无反应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激素联合丙球用于川崎病初始治疗或追加治疗时,与常规丙球治疗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方面无差异.且可缩短热程,使炎症指标(CRP)下降更快,并可降低治疗无反应率或需丙球再治疗率。目前仍无单独应用激素作为川崎病初始治疗的依据,但对耐丙球或高危川崎病患儿可选择性慎用。要进一步验征激素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98.
研究证实,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比较肯定的预后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FAB分型以及一些细胞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指标,如Ph^ 、ALL基因重排、Tel/Aml-1融合、染色体数>50、P170以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另外,一些分子生物学指标如CD10、CD2、P16、MDM2等也可能与儿童ALL的预后有关联。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避孕套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方法:对111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虽然感染后最后三次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的比例都有所上升,其中性途径感染者这一比例由感染前的5.88%上升到感染后25.00%,血液途径感染者由感染前的11.11%上升到感染后的52.63%,吸毒共用注射器感染者则由感染前14.81%上升到感染后20.00%,但是使用避孕套的比例仍然很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在30-45岁和经血感染者更倾向在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结论:HIV感染者的避孕套使用率较低,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使用率,从而有效控制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0.
刘琪贾晗颖魏文倩沈月平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5):135-138
目的调查苏州市企业员工高血压患病情况,探索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4类企业共5 24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体检资料,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苏州市企业员工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6.7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别、BMI、年龄、企业、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3.375,95%CI:2.566~4.438)、超重(OR=3.670,95%CI:1.821~7.397)或肥胖(OR=7.595,95%CI:3.660~15.763)、高龄(≥40岁)(OR=3.534,95%CI:2.380~5.248)、企业类型、高血清甘油三酯(OR=1.376,95%CI:1.046~1.810)是苏州市企业员工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苏州市企业员工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龄、男性、超重或肥胖、高血清甘油三脂、企业类型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应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